第231章廖氏双雄见首功
第231章廖氏双雄见首功
太平路芜湖县,龙窝湖。
春日的阳光洒在浩渺的江面上,泛起粼粼金光。红旗营水师第三镇镇抚使廖永安(兼第五营指挥使)站立在座舰高大的艉楼甲板上,单手按着腰刀,目光如鹰隼般扫视着前方渐近的湖口。
预想中的戒备森严并未出现,映入眼帘的,只有一座仍在冒着滚滚浓烟的废弃水寨,焦糊的气味随风飘来,夹杂着木材燃烧后的余烬。
廖永安啐了一口,浓眉紧锁,脸上写满了失望与轻蔑:
“呸!满以为能抢个拔寨夺旗的头功,热热身!怎料这些鞑子真他娘的属耗子的,胆子比卵子还小!不待俺们船到,倒先点火烧营,撒丫子跑了!”
他的声音粗犷,在空旷的湖面上传出老远,引得身旁的将士们一阵低笑,却又不敢太过放肆。
一名斥候哨船飞速靠拢,队率站在船头,仰头高声禀报:
“镇抚使!俺们已仔细查探过了,元狗撤得很仓促,营寨里不少来不及运走的粮食都被他们自己点火烧了,还有些破烂军械扔得到处都是。
湖内几条大的河岔子,俺们也进去搜了,没见着元狗船队的影子,真跑干净了!”
“哼!丧家之犬,跑得了龙窝湖,还能跑得出这长江?躲得过初一,还能躲过十五?”
廖永安没有过多纠结于此处的扑空,他抬眼望向西面江面,只见帆影幢幢,庞大的主力船队正借助风势与水势,浩浩荡荡地向下游驶来。他转头对身旁一名精干的年轻军官下令道:
“华高,你乘快哨回去,向元帅禀报此处情况,龙窝湖已经空了,元军水师主力恐怕逃到了下游。禀报完毕后,再赶紧跟上来!”
“得令!”
队率华高抱拳领命,敏捷地顺着船舷跃入一旁待命的轻快哨船。那小船立刻扬起一面小帆,桨手奋力划动,如离弦之箭般逆流而上,朝着主力船队的方向疾驰而去。
“传令!各船起锚升帆,保持警戒队形,继续前进!”
廖永安不再耽搁,大手一挥,命令迅速通过旗语传递下去。
自从石山在徐州一战中正面击溃元廷十万大军,展现出争霸天下的雄厚实力后,一江之隔的江浙行省便寝食难安。
上至平章政事卜颜帖木儿,下至地方州县官吏,无不担心红旗营这支虎狼之师会随时渡江南下,蹂躏大元富庶的财赋重地。
当时彭莹玉、项普略的红巾军正大闹杭州路,沿海诸州县还被方国珍肆掠,江浙行省绝大部分兵力都被牵制在东线,实在无力沿千里长江全面布防。
无奈之下,只能仓促组建一支水军力量,核心目的并非歼敌于江北,而是控制江防。
其战略构想在于:即便石山军队侥幸渡江取得几座岸头城池,只要江浙水军足够强大,能够寻机摧毁红旗营的战船,断其后勤与退路,便能将其渡江部队变成孤军,届时再调集陆师从容围剿。
最初主持此事的是太平路万户纳哈出,他将水军营寨地址选在了能够就近监控巢湖两个主要入江口(裕溪口、栅江口),且位置又相对隐蔽的芜湖县龙窝湖内。
龙窝水军初建时,仅有大小战船四十余艘,兵马约两千人(还包含了芜湖县守军)。
纳哈出当时判断,红旗营起于淮西,即便有些水军力量,顶多也就是些在内河湖泊行动的小型渔船,根本无法与元军装备的大型战船相提并论。
他认为,有这样一支水军扼守龙窝湖,就足以应对可能来自江北的威胁。
后来,江浙大军逐渐击退了浙东的红巾军,江浙行省略有余力,平章政事卜颜帖木儿考虑到石山的威胁与日俱增,便向龙窝水寨增派了两千兵马及若干战船。
此后又将曾主持围剿方国珍的左丞左答纳失里调来,加强此地防务,全权负责龙窝水军。
左答纳失里与方国珍部多次交手,深知战船性能、数量以及水手素质在水战中的决定性作用,多次请求卜颜帖木儿,再调拨一批大型战船,进一步加强龙窝水军实力。
卜颜帖木儿好不容易从江西前线挤出一批战船,移交龙窝水军,却在途中遭遇红旗营水师突袭,所有战船尽数成了红旗营的战利品。
此战后,石山公然在黑心洲江面建立水寨,在长江中练兵,其渡江的野心已是昭然若揭,更让左答纳失里寝食难安。
尽管红旗营水师管控严格,龙窝水军派出的细作和哨船始终无法准确摸清对方水师的具体规模和真实战力,但左答纳失里根据那批被劫战船的数量和质量推断,红旗营水师的实力绝对不容小觑。
假以时日,待他们消化了这批新得战船,其实力只会更加恐怖。
更让他忧心的是,龙窝水寨本身并非绝佳防御要地,其依赖的陆上支撑点——芜湖县城,城小墙矮,缺乏立体纵深防御体系。
一旦红旗营大军渡江,主力无需攻打水寨,只要先拿下芜湖县城,龙窝水寨就将彻底失去陆上依托和补给,成为一座孤悬湖中的死地。
因此,左答纳失里曾多次提议,应将水军主力后撤至江宁城外的江面锚地,背靠坚城,与城中兵马协同防守,更为稳妥。
但此时,卜颜帖木儿正亲率江浙行省主力大军,在江州路与徐宋红巾军鏖战,平灭伪宋政权的大战已进入最关键阶段,后方万不容有失。
无论是防备石山攻入江浙行省捣毁自己的老巢,还是防备其水师顺江西进,与徐宋大军夹击在江西行省作战的江浙大军,都必须在黑心洲江面附近维持一支水军,起到监视、迟滞和预警的作用。
卜颜帖木儿拒绝了左答纳失里的撤防请求,但也深知龙窝湖的凶险,允许确认石山发起大规模渡江作战时,龙窝水军可灵活行动,避免水军主力被堵死在湖内遭围歼的结局。
如此,便有了廖永安所部前锋扑空龙窝湖水寨的一幕。
左答纳失里在接到一连串烽燧警报,确认红旗营水师倾巢而出后,毫不犹豫地执行了卜颜帖木儿“灵活行动”的命令,焚毁不便携带的物资,率领主力战船和运输船队撤离了这片“死地”。
不过,对于志在江南的红旗营而言,芜湖县本身并非此次渡江战役的首要战略目标。既然左答纳失里识趣地不战而走,那大军也确实没必要在芜湖这片区域浪费时间。
“目标当涂县,继续前进!”
旗舰上,石山听完华高带来的情报,果断调整了作战方案,随即又下达新的指令:
“命邵荣所部,执行第二号作战方案!率领第二批渡江部队,进抵窑塘坝水域集结待命。待我军主力登陆当涂,控制沿岸要点后,再发信号接应他们渡江!”
水上作战,简短的战术指令依靠旗语、锣鼓、灯光信号传递,而这种涉及整体计划变更,且非即时执行的复杂命令,则需要依靠轻快的哨船进行传递。
命令迅速被誊写于防水油布袋中,由专门的传令兵乘坐高速哨船,飞速驶向北岸。
按照战前制定的多套预案,由邵荣指挥的第二批渡江部队,早已在长江芜湖段北岸的集结点完成集结,无需哨船再远途返回上游的白茆洲营寨。
元军这边,左答纳失里虽是不战而放弃龙窝湖,却并非一味怯战逃窜。
为了掩护行动相对迟缓的辎重、粮船队伍安全东撤,他亲自统率麾下主力战船,在曹姑洲一带江面,调整队形,迎向了衔尾追来的红旗营水师廖永安前锋船队。 他不能一仗不打就直接逃回江宁,那样不仅对上面无法交代,对军心士气的打击也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