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定江宁多管齐下
第247章定江宁多管齐下
常遇春联合左君弼、王弼两部兵马围歼陈野先所部乡勇时,石山也没闲着。
江宁城西、南两门外,战云密布,杀声震天,他坐镇中军,指挥着红旗营其余兵马,在西门石城门和南门聚宝门外展开佯攻,以牵制城中守军,为常遇春全歼陈野先所部创造机会。
数以千计的将士们扛着云梯、推着楯车,反复冲击城墙,虽非主攻,但攻势凌厉,箭矢如飞蝗般扑向城头,牢牢吸引住了守军的注意力。
与此同时,雨花台上,神机营新架设的火炮发出阵阵怒吼,实心铁弹划破长空,砸向聚宝门城楼及其周边地段,惊得守军慌乱尖叫。
虽然因为距离太远,实心弹对墙体的破坏力大减,但五斤重的铁丸,砸在人身上,便是身披重甲,也是非死即残,这种超远程武器初期投入战场,对敌军士气的打击效果,远大于其实际杀伤。
待到秦淮河东岸的战斗结束,江宁城外的佯攻也终于停止。
各部撤回营中,神机营指挥使邓大缸统计完今日炮击数据,便快步穿过忙碌的营地,来到元帅大帐外,深吸了一口气,整理了一下因操炮而沾满烟尘的衣甲,这才沉声禀报求见。
得到允许后,他踏入帐中,只见石山正站在一幅江宁城防图前凝神思索。
“元帅!”
邓大缸抱拳行礼,声音洪亮,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忐忑,道:
“末将邓大缸,汇报今日炮击聚宝门战果。”
石山转过身,目光平静而深邃,道:
“讲。”
“今日炮击,自辰时至申时,共发炮一百二十发。”
因射角和地势原因,邓大缸选定的炮台并不在雨花台东岗最北端。
若是十炮不间断齐射,一个时辰都能打出两三百发炮弹。但今日是佯攻,邓大缸轮流校准各炮射击参数,以尽量保证命中率,方能发射最少的弹丸震慑敌军。
“因雨花台距聚宝门城楼超过两里,已接近我军现役火炮极限射程,为确保弹丸能送达,末将下令稍稍增加了每炮的发射药量,今日共计用去火药一百六十二斤。”
邓大缸略微停顿,喉结微不可察地滚动了一下,才继续道:
“经三个观测点综合确认,有三十六发炮弹落入城墙及城楼区域,其中仅有十四发命中聚宝门城楼本体。这十四发命中弹中,根据毁伤痕迹判断,仅有三发对城楼木石结构造成了有效毁伤。
其余或打到守军身上,或因力道已尽未能造成实质性破坏。”
近一成的命中率和更低的有效毁伤率,让以操炮精细著称的邓指挥使脸上有些火辣辣的。
元帅今日就在雨花台上指挥各部兵马佯攻,邓大缸知道神机营的成绩根本瞒不过去,也不敢隐瞒,汇报时,心中不免有些七上八下。
但今日他确实已经尽力,为了说明超远距离炮击的难度,他又硬着头皮补充道:
“末将粗略推算,若要彻底轰塌聚宝门城楼,恐需日夜不停轰击,使守军不能及时修复加固城楼。至少要耗费弹丸五千发,火药……至少需六千五百斤。”
他报出这个极其夸张的数字,本意是想委婉地提醒元帅,依靠现有小口径火炮进行超远程炮击,想要彻底摧毁城楼,其效费比实在太低,近乎不可能。
石山白日就在雨花台上看得分明,聚宝门城楼虽多了三处破损,但主体依然矗立。
城门楼的墙体相比起厚重的城墙,固然要单薄很多,可再单薄,也毕竟是精心修建的防御工事,其核心的梁柱多为巨木,关键部位还裹了铁皮,墙砖坚固度也远非民用建筑用材可比。
在如此“超远”的距离上,炮弹飞行末段动能锐减,即便侥幸命中,也是强弩之末,难以造成有效破坏。
邓大缸说五千发炮弹能毁掉城楼,在石山看来已经算是乐观估计了。
且不说红旗营有没有这么多库存,真打完五千发,命中五六百发,有效毁伤百余发,啥五斤重的弹丸,能摧毁一座城楼?
不过,石山并没有批评邓大缸。
他深知如此远的距离上,神机营能取得这样的成绩,背后必然是付出了极其艰苦的努力和进行了大量严谨的训练。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将士们不努力,而在于装备本身的局限。
“今日打得很好。”
石山开口,肯定了神机营的表现,赞扬道:
“命中虽低,却极大震慑了元狗,使其不敢从容调度,有力地支援了南门的佯攻。你非常用心,这些实战数据尤为宝贵,有利于我军以后逐步改进装备和战术,望继续保持!”
邓大缸紧绷的心弦顿时一松,一股暖流涌上心头。他原本只是个会操作碗口铳的降兵,能被提拔为神机营指挥使,全因石元帅不拘一格用人才。
他深知操作这种强调“有效命中”的火炮,远比操作散射为主的碗口铳难上数倍。
为不负元帅重托,邓大缸不仅虚心向匠作院司业陶成道请教射击射角、射线、射程的相互关系等问题,更是带着部下一遍遍测算、演练,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
如此,才有了今日这“差强人意”的战果。元帅的肯定,对他而言比什么奖赏都重要。
当前的主要问题火炮口径小,目标又太远,少量命中的炮弹因动能即将耗尽,威力锐减。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要么冒险堆土为山,顶着守军的远程武器打击发射火炮;要么铸造更大口径、射程更远的攻城火炮。
这个问题没能有效解决之前,不宜再浪费宝贵的火药和弹丸了。
石山看着邓大缸,鼓励道:
“这批炮的口径还是小了些,威力有限,暂时停止炮击城楼。待马大匠(马化)铸造出口径更大、射程更远的重炮,便需神机营大展身手!”
邓大缸赶紧表态道:
“末将这段时间便钻研战法,组织儿郎们刻苦训练,待新炮铸成,定不负元帅重托!”
江宁镇铜井有现成的冶炼作坊和熟练工匠,常遇春攻陷此地后,石山就已命水师护送铸炮大匠马化等人渡江,主持筹建新式铸炮工坊。
这无疑又是一个耗时长久的大项目,或许在攻陷江宁城之前都未必能用上这批新炮。但目光需放长远些,无论是未来的江宁城防,还是长江江防,都需要重炮坐镇,只要造出来,就绝不会浪费。
邓大缸退下不多时,帐外便传来一阵急促而有力的脚步声。常遇春派来的亲信将领尹时风尘仆仆地大步踏入,甲胄上还沾染着征尘,脸上却洋溢着振奋之色,抱拳朗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