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联蒙抗金,驱虎吞狼
第354章联蒙抗金,驱虎吞狼
阿巴嘎哈喇山下的雪原上,一座由土坯与木栅围成的城池静静矗立。
这座城池的城墙不算高大,最高处不过丈余,墙面斑驳,还带着经年风雪侵蚀的痕迹,在汉人眼中尽显简陋。
这便是察哈尔部林丹汗冬日驻跸之地,也是林丹汗名义上的汗国首都,察汗浩特。
“察汗”意为“白色”,“浩特”指代“城郭聚落”,合在一起便是“白城”,可此刻这座城,却被一片灰蒙蒙的寒雾笼罩,透着几分萧瑟。
城池外围,数以千计的蒙古包如同散落的白色蘑菇,沿着山脚铺开。
寒风卷着雪粒掠过,掀动蒙古包的毡帘,偶尔能看到身着厚重皮袄的牧民,缩着脖子从帐篷里探出头,眼神茫然地望向远方的雪原。
那里曾是他们赖以生存的牧场,如今却因缺粮少草,连牛羊的身影都难以见到。
这个冬天,对察哈尔部而言,与建奴一样难熬。
今岁夏季,建奴因沈阳兵败、粮草匮乏,便将怒火发泄到了察哈尔部身上,突袭了大板城周遭的牧场。
八旗骑兵如同蝗虫过境,抢走了十万头牛羊,烧毁了数百顶蒙古包,还掳走了不少年轻牧民充当奴隶。
那场洗劫,让察哈尔部元气大伤,让本就依赖畜牧业的部落,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
“阿爸,我饿……”
一座破旧的蒙古包里,年幼的孩童裹着单薄的羊皮袄,蜷缩在母亲怀里,声音微弱。
母亲只能将孩子搂得更紧,眼中满是无奈。
羊皮袄早已磨得露出了绒毛,锅里煮着的,不过是掺了雪水的野菜汤,连半点荤腥都没有。
这样的景象,在察汗浩特周遭随处可见。
若非林丹汗在被劫掠之后,咬牙拿出察哈尔部的战马,与明朝边境守将换取了一批粮草,这个冬天,察哈尔部怕是要饿死一半人。
可即便如此,那些粮草也只是杯水车薪,分到每户牧民手中的,不过是勉强维持生存的粗粮,想要撑到明年夏天草木返青,依旧难如登天。
按照草原上的旧例,若是冬天过不下去,部落便会集结骑兵南下,要么劫掠明朝边境的村落,要么抢夺其他小部落的物资,以此度过荒年。
往年的林丹汗,也常这么做。
明军防线松散,边境村落富庶,往往一次劫掠,便能让察哈尔部撑过整个冬天。
可今年,情况却截然不同。
明军不仅守住了沈阳,还在毛文龙的奇袭下攻破了建奴都城赫图阿拉,声势一时无两。
尤其是辽东经略熊廷弼,此人素有“熊蛮子”之称,治军严苛,作战勇猛,自他坐镇辽东后,明军防线如同铜墙铁壁,连建奴都难以突破,更别提如今元气大伤的察哈尔部。
林丹汗数次召集部落首领商议南下,都被众人以“明军势强,恐难取胜”为由驳回。
谁也不想拿着族人的性命,去硬碰熊廷弼的锋芒。
“砰!”
察汗浩特中央的大汗帐篷里,林丹汗猛地将手中的银碗摔在地上,酒液洒了一地,溅湿了他华贵的貂皮袍。
他站起身,烦躁地在帐篷里踱步,脸上满是焦虑与怒火。
“饭都吃不饱了,还管什么明军势强!”
林丹汗怒吼着。
“再这么下去,不等明军来打,咱们自己就先饿死了!到时候,我这个大汗,还有什么脸面见草原上的先祖!”
帐篷里的部落首领们纷纷低下头,不敢与林丹汗对视。
他们何尝不知道缺粮的危机?
可一想到熊廷弼麾下装备精良的明军,想到那些能轰开城墙的火炮,他们便浑身发颤。
“大汗,不是咱们不敢打,是明军实在太强了。”
一名白发苍苍的老首领颤巍巍地开口,正是察哈尔宗室重臣土巴济农。
“熊蛮子在辽东布下了三道防线,还有火器营支援,咱们就算倾巢而出,也未必能突破第一道防线,反而会让部落精锐损失殆尽啊!”
“那你们说,怎么办?”
林丹汗停下脚步,眼神凶狠地扫过众人。
“等着饿死?还是等着建奴来吞并咱们?”
提到建奴,帐篷里的气氛更加凝重。
众人都知道,建奴如今也在缺粮,若是察哈尔部陷入内乱,努尔哈赤或是黄台吉,定会趁机率军来攻。
到那时,察哈尔部不仅要丢了牧场,怕是连族人都要沦为建奴的奴隶。
林丹汗看着众人沉默的模样,心中越发焦虑。
在与努尔哈赤草原争锋以来,他林丹汗一直处于劣势,也正因为无法称霸草原,也让他这个草原共主的地位,变得十分不稳。
若是不能尽快解决粮食问题,手底下的部落首领们定会心生异心,有的可能会投靠建奴,有的可能会自立门户,察哈尔部这个曾经的草原霸主,终将分崩离析。
“必须想办法!无论如何,都要在开春前弄到粮食!”
就在这时,帐篷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名侍卫掀帘而入,躬身禀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