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战机稍纵,双线并进 - 皇明 - 雨落未敢愁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皇明 >

第353章战机稍纵,双线并进

第353章战机稍纵,双线并进

黄台吉亲率两万精锐挥师攻朝的消息,很快便被佟国瑶获知了。

毕竟两万人的动作巨大,他虽然在赫图阿拉城中,但也不是聋子。

作为祖大寿安插在女真汗廷的暗线,佟国瑶的处境很是微妙。

此前他冒死救下大妃阿巴亥,虽凭此功劳获努尔哈赤亲赐的黄金百两、绸缎五十匹,连带着佟家在赫图阿拉的宅邸都扩了半亩,看似荣宠加身,实则还是被猜忌。

自刘兴祚、李延庚相继倒戈,已让努尔哈赤对“归降汉人”彻底失去信任。

平日里,佟家凭借最早归顺女真的资历,在汉臣中还算有些分量,可如今连阿巴亥的庇护都显得无力。

八旗贵胄私下里仍称他们为“尼堪奴才”,议事时从不许汉臣靠近核心。

分配粮草时,佟家名下的庄田总比女真贵族少三成。

连他想调派两名女真兵卒护送家仆出门采买,都要经过三旗佐领层层审批,最后只换来一句“汉人需谨守本分”的冷语。

权势二字,对如今的佟国瑶而言,早已是镜花水月。

甚至,连传递消息,都有些无力。

毕竟现在汉人都不被重用。

只是

黄台吉起兵攻朝鲜,这个消息十分重要。

若能将此消息及时传回明廷,熊廷弼在辽东的驻军便能趁机突袭抚顺、开原,端了建奴的后路,说不定能彻底将建奴打趴下。

对他来说,这也是大功。

如今建奴势弱,总归有一天,他要回归大明的。

可念头刚起,他便又按下了。

传递消息的风险,远比他想象的更甚。

赫图阿拉城如今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城门处不仅要查验腰牌,还要搜身检查包裹,连商队的货物都要拆开逐件翻看。

他若派亲信乔装出城,一旦被识破,不仅自己会被凌迟处死,整个佟家都会被牵连灭门。

更重要的是,他是建奴内部为数不多价值巨大的内应。

没有祖大寿的明确指令,没有万无一失的传递渠道,他绝不会冒然行动。

“与其冒险暴露,不如借他人之手。”

佟国瑶眼中闪过一丝算计。

他想起自家常年与沈阳、辽阳通商的商队,那些商队里既有女真掌柜,也有汉人伙计,平日里往返于赫图阿拉与明境之间,虽会被盘查,却因“运粮通商”的名头,比寻常行人多了几分便利。

当晚,佟国瑶以“核对账目”为由,召来商队的汉人管事。

密室之中,他屏退左右,将一张写着“黄台吉引兵两万,往朝鲜方向去,沿途未设伏兵”的纸条,裹在一枚银锭里,塞进管事手中:

“这消息,你设法带给沈阳城‘顺和昌’商号的王掌柜,记住,路上若遇盘查,只管说是寻常商情,绝不能提其他。”

管事是他爷爷佟养性早年救下的流民,对他忠心耿耿,虽不知纸条上的消息关乎战局,却也明白此事重大,当即躬身应下:“东家放心,小的便是拼了命,也会把话带到。”

佟国瑶看着管事连夜出发的背影,心中却无半分轻松。

商队要避开明境的关卡,穿过山川草原,至少需要二十日才能抵达沈阳。

这二十日里,黄台吉的大军或许已渡过鸭绿江。

可他能做的,也只有这些了。

他已尽到了“内应”的本分,至于消息能否及时送达、明廷能否抓住战机,便不是他能掌控的了。

若真因消息迟滞误了大事,祖大寿也怪不到他头上。

他传递了信息,只是路途遥远,非人力所能速达。

二十日后。

沈阳城。

辽东经略熊廷弼正对着案上堆积如山的军报皱眉。

自去年沈阳保卫战后,他便下令加强边境巡逻,密切关注建奴动向,可连日来的探报都显示“建奴各城平静,无大规模调兵迹象”。

直到今日清晨,一名浑身沾满风雪的商队管事,跌跌撞撞地冲进“顺和昌”商号,将那纸条交到王掌柜手中,再由王掌柜通过密道转呈给熊廷弼的亲信参将,这迟滞了二十日的密报,才终于摆到了熊廷弼的案头。

“黄台吉……攻朝?”

熊廷弼猛地捏紧纸条,面色骤变。

他快步走到挂在墙上的辽东舆图前,指尖顺着赫图阿拉至朝鲜的路线划过。

镇江堡、义州、平壤……

这条路线正是建奴劫掠朝鲜的老路,黄台吉选在此刻出兵,显然是赌大明不会贸然北伐。

可他转念一想,又觉不对:“两万精锐尽出,赫图阿拉必然空虚,代善、莽古尔泰驻守的抚顺、开原,怕是防守薄弱!”

他抬头看向窗外,沈阳城的雪还在下,可熊廷弼的眼中却燃起了战意。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