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第122章
魏明芳回到樱花弄崔浩却在,魏明芳正好将太夫人交待之事告之,崔浩就地叫人拿了纸笔随手写来。魏明芳看了看只觉得哪儿哪儿都好,笑着让鸳哥儿收下,然后给二夫人送去。不多时鸳哥儿便回转,回禀:“我去的时候大夫人亦在,两位夫人展了看了都说好!”然后拿出了一包糖来,说:“还赏了我一大包的糖呢!”魏明芳笑笑,说:“那你们去吃糖吧。”鸳哥儿立即拉了鸣翠和环儿等去吃糖去了,留魏明芳和崔浩说话。
崔浩说:“师祖母说的铺子已经腾出来了,我昨天去看了一眼,大小、市口都很好,就连掌柜、伙计也都留着了。咱们什么时候能把它开起来?”魏明芳道:“我也想将它快些开起来呢,只是廖婶儿还没有到啊!”
从无极走到京都,他们花了差不多近一个月,如此算来廖氏入京少说也得近冬了。崔浩有些等不急,跟魏明芳道:“师祖母有一表亲,我看着挺好,不如让他来主理?”魏明芳摇了摇头,扶额道:“这都是不用急的事,我现在头疼无极、临湖两处的‘料’快用完了。”
所料的谓,便是魏明芳熬制老鸭汤,以及炒菜用的“香酱”,因来京突然魏明芳准备得不多,掐指一算,这个时候差不多快是用完了。一听,崔浩也发了愁:“那如何是好?”魏明芳敲着桌面,叮叮咚咚,却未作答,崔浩见状说道:“要不咱们就把那两个店给处理了吧?人心难测,咱们离得太远,也不知道最后能怎样。”
按说许阿歹是可以经管到的,只是他就不是那块料,又在扬州,给陈锦娘虽是嫂子,但是她有父母还有兄弟和侄子,恐怕也不妥。崔浩把这事儿一说,魏明芳却是摇头,说:“反正也就两处的生意,收入历也都有例,能有多麻烦?还是等廖婶儿到京吧,她来了两处都归给了李大去总管。”崔浩见魏明芳此意已绝也不再劝,又找了些别的话来说。
眨眼便是一天过去了,太夫人发话今天她乏了,各自都在自己处吃饭,崔浩连叫人把饭摆到樱花弄来,挤着魏明芳一起吃了晚饭。
第二日,太夫人又问了菊花宴饮诸事,又改了几处,添了几项,只觉得事事妥贴了才罢。大夫人和二夫人连忙着人去改,去添,刚刚赶到初五这天才事事办得齐整。
初五那天,大一早昭王府和周家来人,给魏明芳报两府来人情况,魏明芳一一记下回头就告知了大夫人。大夫人欢喜极了,回头就叫人送来了两朵掐金丝银线的绢花儿和几样玉饰来,说是让她宴饮的时候好戴。
东西送来的时候崔浩刚好在,来人走罢他拿了东西看了直冷笑:“什么了不得的东西,真还把咱们当成了穷鬼了。”
魏明芳笑一笑,说:“也是我们太过手紧,怪不得人家嫌咱们寒酸。”崔浩深以为然,说:“对,回头咱们就去整几身好行头去,看他们还这样看咱们!”魏明芳看着他孩子气的样子,忍不住大笑道:“跟他们斗什么气?他们要给我们就收着,他们要说咱们也听着,反正是左耳进右耳出的事,当他们回事做什么!”崔浩一想也觉得是这么个理,笑笑将那些东西随手一扔且不理提。
魏明芳让鸳哥儿将东西收入箱里,造了册,也不在看一眼。
等初六那日,崔家早早地便忙活起来,辰时夫人、姑娘们便到了荣禧堂。太夫人叫摆了饭一处吃了,又叫了大夫人和二夫人去园中各处查看,是否还有疏漏。大夫人和二夫人依言,带着人在园中各处一一查了一遍,回来报:“没什么疏漏了。”太夫人微微点头,似不经意地朝日头看了一眼。
已是巳时,大夫人娘家的女眷陆陆续续的到来,二位夫人带着丫环、婆子们连忙迎接、安置,又有各姑娘们的闺蜜到访,姑娘们也去亲迎,齐齐的都到了荣禧堂,将偌大的一个荣禧堂挤得紧紧密密,好不热闹。太夫人如众星捧月一般,不时开怀大笑。
过了一会儿,又有人来报:“梁家舅娘带着亲家姑娘们都来了。”二夫人闻言欢喜得不得了,连忙亲迎,太夫人的笑声却是一滞,转眼又恢复如常。
不多时,二夫人便携着人进来。走在最前面的是四十岁许的妇人,宽额浓眉,脸如满月,双目如电,虽是粉白的脸上画了檀口又抹了大红的膏蜜,却也掩不住厉害的本色。她身后跟了三个十几岁不等的年轻姑娘,顶红着绿,打扮得甚是隆重。那妇人进得屋来,先撒开了二夫人的手,然后哈哈一阵大笑,到了太夫人跟前笑道:“许久不有见您老了,您老可一切安好?我在这里给您请安了!”有人不识得这人,太夫人笑道:“这是我们二夫人娘家的嫂子。”又指着二夫人说:“快把你嫂子请起来。”二夫人忙将人搀起来,太夫人笑着问道:“亲家嫂子好啊?我那冯家老姐姐也好?”
问的是二夫人嫂子的娘家老母,人唤屈老太,因娘家姓冯故尔太夫人才唤她冯家老姐姐。二夫人娘家姓梁,因着如此二夫人嫂子便被称作梁屈氏,在崔家却是要叫做梁家舅母了。
梁家舅母笑答:“托太夫人的福,我们一切都好,我娘家母亲也好,前儿我回娘家去她还惦念您呢!”提起老人太夫人颇有感慨,说道:“这时一想,我们上次见面也有十来年了。”说着又问梁家舅母:“怎么的不请她一道来呢?”梁家舅母说:“她哪里舍得走动,别说是各亲戚家了,就是我家她也难得走一回呢!整天就守着那宅院,柴柴草草也要她操心。”太夫人笑了笑,缓缓,又问道:“你娘兄弟还没有续弦?”梁家舅母答:“没呢,说是怕娶了后娘进来,亏了他现在的几个儿女。”说着一顿,回手拉着二夫人笑道:“偏他那些怪道,要我说也是他心不诚,像是我家小姑便是个好娘,都多少年了还不是心心念念着她姐姐那孩子!”二夫人有些羞臊,说:“偏得扯上我。”太夫人笑道:“你们家两个小姑都是好的。”众人齐笑,接着梁家的几个姑娘又来给太夫人拜见,再与众位夫人拜礼,又和各家的姑娘相识。
突然,梁家舅母道:“怎么的没有见我那两个外甥?”二夫人捧了茶果,笑着回答:“澜儿在外头念书去了呢,要到晌午才下课。”说着停住了,太夫人笑道:“老三又让他老子叫去了!”说着一顿,又道:“再说他都十二三了,也不好在这里。”梁家舅母笑道:“这有什么,来的也都不是什么外人。”继而又问:“听说跟他回来的还有一个丫头?也不知道在哪里?”太夫人顺手将魏明芳一指,说:“不就在这里。”又道:“可不能再说她是丫头。”众人皆好奇地看着魏明芳,魏明芳脸色微红,上前一步福身一礼,梁家舅母看着她微微有些吃惊,指着她道:“不是丫头?莫不是?”太夫人脸色微僵,随即笑道:“她老爷说了,这些年她跟着老三也是有功的,以后就当我们家的姑娘一样。”梁家舅母恍然大悟,立即说道:“是该这样。”又拉着魏明芳上下打量,轻声细语问她有多大,是哪里人,可会认字等等,魏明芳一一地答了。
正说着就有人来报,说是昭王府和周家的车马来了,众人立即消了声音,由太夫人领了去迎接。一众逶迤到了二门方驻,太夫人吩咐人前去打探,她与众人在影壁后候。正等得不耐烦,就见一婆子快步跑来说:“还早着呢,周家的车马刚过昭王府,正在庆丰街口等昭王府的车马一起过来呢,少说也得两刻钟后才能到。”如此二夫人道:“既这么着也就不在这里等了,咱们去旁边的厢房里坐着等吧?等是时候了再来候着也不迟。”太夫人点头称好,立即有丫环婆子去厢房布置,等到太夫人一行进去已然妥当。
一时丫环婆子端茶送水络绎不绝,刚端了茶碗在手,忽啦外面一阵紧快的脚步声。众人齐起,又有婆子来报说是:“来了,来了,已经到了大门外了。”太夫人忙带人往外走,刚到院中,就听得一阵嘚嘚的马蹄声,不一会儿便在二门外停驻。两个深衣太监含腰进来,随后跟来两个彩衣宫婢,又有持灯挑扇的侍女,缓缓而入,会一左一右站立。不消片刻,就见两繁衣华服一个年长一个妙龄,二人在一众美婢搀扶下转过影壁,身后跟着顶钗挂环的妇人。以前参加宫宴太夫人远远地看过昭王妃一眼,知道那个年长的便是昭王妃无疑,年轻的便是当阳郡主,立即领人拜道:“王妃娘娘,郡主娘娘。”昭王妃立着人叫起,太夫人与众人站起,昭王妃一笑:“我偏不爱这些子规矩,所以才不到处走动,看,一来就劳了太夫人。”说着望着魏明芳,道:“明芳丫头,还不将你太夫人扶好。”明芳笑着应了,到了太夫人跟前扶住。
太夫人又与周家夫人、姑娘们见过,再请众人进荣禧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