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第五十七章首发晋江文学城(三十五)…… - 嫁宿敌 - 火烧花果山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嫁宿敌 >

第57章第五十七章首发晋江文学城(三十五)……

第57章第五十七章首发(三十五)……

阳桐当即息声,问魏琨住在何处,魏琨老实告诉他住的是厩置,厩置什么样,不用想都知道,阳桐便只能捏着鼻子住进庑殿。

晚上魏琨在王宫的废墟前摆宴,阳桐黑着张脸入席,见着好酒好菜才稍微开怀一点,几杯酒下肚,也和魏琨称兄道弟起来。

男人们吃着喝着正高兴。

庑殿内,女人们也在一起说话。

京兆大族遍地,小豪族也不少,阳桐的夫人姚氏就是出身小豪族,她父亲只是廷尉府的狱吏,眼见戾帝宠爱阳生,便趁机将姚氏嫁给了阳桐,好借此攀附上阳家。

姚氏嫁给阳桐后,原想的是,郎婿丑点没事,他弟弟是皇帝嬖臣,他总能捞个当轴要职当当,可一转眼,就被皇帝打发来这穷乡僻壤,这路上,姚氏就没展过颜,总是郁郁寡欢。

伏嫽凭着前世与贵妇们打交道的经验,看出姚氏对阳桐是有怨气的。

伏嫽自然不可能当着这么多女人的面,数落人家的夫主,所以伏嫽转变了策略。

姚氏询问伏嫽,“魏明庭有与你说过,这寿春城还有重建的可能吗?”

伏嫽犹豫着说不知,随即欲言又止。

姚氏便让她说。

伏嫽道,“不瞒夫人,其实我家阿郎心里也是没把握的,我们赶来时,齐王已带兵屠了寿春城,城中一片狼藉,结果我们又撞上了淮南王带兵回城,阿郎手中只有三千多人,与淮南王拼死血战,才终于阵斩了淮南王,可那三千多人也没剩多少,想要重建总得需要人手、钱粮……”

姚氏听着这话,却对魏琨肃然起敬,“魏明庭当真是勇猛过人。”

伏嫽唉了声,“这有什么好的,刀口舔血的日子,我总是提心吊胆的,夫人不知,现在寿春城也不安全,汝南郡叛军还在外流窜,也不知何时就会回来,终日提心吊胆的,我常跟阿郎说,宁愿他辞了这官,有机会回长安也比留在这里强。”

姚氏眉头一跳,“那叛军真会来寿春城?”

“我不是吓唬夫人,当初汝南郡反叛,就是淮南王怂恿的,淮南王与汝南郡叛军本就是同党,齐王前来攻打寿春城,就是被这伙叛军给袭击了,还被抢去了两千匹马和兵器,这些都是朝廷马场和武库的精马精兵,如今阿郎手中没兵,他们要是打回来,我们也是无力抵抗。”

“他分明自身都难保了,却还要收留外面的流民,现在城中那么多流民都要吃饭,不过是能挨一日是一日罢了。”

说着便举便面发出一声哽咽,“若有的选,我情愿与他绝婚,总好过在这里等死。”

姚氏越听越恐惧,也顾不得安慰她。

“你是说,寿春城里还有许多流民,那叛军会不会混在流民当中?”

伏嫽愣住,瑟瑟发抖的看着她。

两人都从彼此眼中看到了惊恐。

伏嫽道,“假若真如夫人所想,淮南王谋反被诛杀,现下莫说阿郎,就是整个九江郡的兵力也穷尽,实难对抗这两千人马。”

姚氏一刹那觉得害怕,本来一方太守的手里该有些守备兵力,可正如伏嫽所说,这九江郡才刚经历过淮南王叛变,郡内兵力已经用尽了,阳桐此时接手这里,那两千叛军连齐王都敢杀,还怕一个没有兵力的太守么?

姚氏一想到自己嫁给阳桐,什么好处都没有,婚后没多久,阳桐就纳了一屋子女人,现在还要跟着他来寿春城送死,一时间悲从中来,也是哭出了眼泪。

伏嫽宽慰她,“我阿郎是死脑筋,不愿离开这里,但使君与夫人才刚来,若夫人与使君阐明要害,兴许使君有办法回京。”

姚氏感激她的诚恳,“你若不说,我当真蒙在鼓里,真不知要如何感谢你。”

伏嫽憋着哭腔道,“说什么感谢,我与夫人一见如故,只求夫人和使君回京以后,能在陛下面前为我阿郎美言几句,我也盼着陛下能将阿郎调回长安。”

姚氏连说自然,便在心底把话记下。

阳桐与魏琨喝了一次酒,也是有了留下来的劲头,宴上也跟魏琨商议怎么重建寿春城,大有要把这寿春城建成南地第一大城的壮志。

酒足饭饱后,回庑殿就要搂着姬妾睡觉,却被姚氏给吵醒,姚氏坐在他的床头哭,把伏嫽跟她说的话添油加醋了一遍。

阳桐霎时吓醒,哪还敢留在这里,只怕当夜就要被叛军斩了脑袋,火速叫人收拾,跟魏琨招呼都没打一声,连夜带着妻妾出了寿春城,马不停蹄再出九江郡,一路北上,沿途都不敢耽搁,只用了大半个月的时间,就回了长安。

阳桐去而复返,戾帝雷霆震怒,要将阳桐治罪,但有阳生苦苦哀求,戾帝方才饶过。

阳桐从九江郡逃回长安,不久朝中就都知九江郡内不安生,去做太守的都是不要命的,便都不愿当九江郡的太守,戾帝遣一人,那人不是头疼脑热,便是有别的缘故推拒。

戾帝正为此事发愁,阳桐又在这时托阳生给魏琨说好话,将魏琨也调回长安。

这下可触到了戾帝的霉头,戾帝原就是要将魏琨彻底打压,九江郡是最合适的地方,阳桐还敢为魏琨求情,戾帝自是恼怒,直接罢了阳桐的官,把他打回奴籍,任阳生再怎么求情,都没再放过。

也正是阳桐的求情,让戾帝突发奇想,既然阳桐说九江郡内危急,那不如就像先时朝中大臣建议的那般,直接让魏琨做九江郡的太守算了,他为一郡之守,就成了活靶子,手头又无兵,叛军就能替他杀掉魏琨。

戾帝便颁下调令,提魏琨为九江郡太守,从此九江郡交由魏琨管辖。

在此之前的一个月,戾帝已连下了两道诏令,招梁献卓回京,但梁献卓迟迟不归,戾帝很好奇梁献卓在齐国做什么,便派中常侍前去齐国,中常侍快去快回,跟戾帝禀明,梁献卓在封国内大范围的找一个女人。

戾帝很是不悦,一个女人而已,何至于耽搁至此,便最后下令让梁献卓速回长安,梁献卓若还逗留在齐国,便不用回了。

这条诏令发出后,不久梁献卓便回了长安,戾帝才又重新当他是好兄弟,择定好日期,立了梁献卓为太子。

这事传到寿春城,已近十月份了。

正是到了秋日,农户们在地里高高兴兴的收割庄稼,伏嫽也高高兴兴的住进了新建的太守府邸。

伏嫽深有感慨,这太守府是朝廷拨款修的,要没有阳桐来这遭,他们还真没余钱修太守府,她替魏琨算过,若魏琨还只是个县令,这寿春城光重建就得耗光梁温留在王宫里的财物,更不提还要养活那么多人,别的县也不可能伸手援助,但魏琨当上太守就不同了,他可以管辖整个九江郡,从其他县征收农税,撇开上交朝廷那部分,剩余的部分就可以用于地方建造,以及蓄养守备军。

那三千多的将士被编入守备军中,成了名正言顺的地方守备兵力,即便戾帝想追究,也只是魏琨眼看没有地方守备军,他组建守备军是依照地方规制。

秋日凉爽,伏嫽清点着礼盒,让阿稚和长孺,一起送礼去给刺史夫人。

九江郡隶属于扬州刺史部,各地刺史官虽小,却是戾帝直接委派到地方,用来监察地方太守。

这次魏琨升任九江郡太守的诏令,就是扬州刺史送来的诏令,扬州刺史监察的范围有六郡,九江郡是其中之一,刺史送了诏令,魏琨便好客的将刺史奉为座上宾,好吃好喝相待。

既为一州刺史,自然不能长久逗留在九江郡,今日就要离开寿春城,往其他郡巡查,伏嫽这才备了一些女人家的礼品送去给刺史夫人。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