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031夜半。 - 渡春光 - 林起笙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渡春光 >

第31章031夜半。

第31章031夜半。

第31章

他虽这样说道,但近前为他上药的玉蓁却看得分明,他虎口的位置还有一处烫伤未来得及涂抹。

玉蓁眼睫微擡,凝眸望向他沉静的侧脸,却到底没有开口。

她愣了愣,随即指节微蜷,也慢慢地将手收回。

她的指尖还残留着些微药膏,带着淡淡的凉意。

玉蓁不自在地碾了下指腹,随即不动声色地将药罐放回案几,缓慢起身,轻声道:“殿下的伤势并不严重,但这几日还是须得留意。”

萧渡放下广袖,掩住手背的伤痕,客套又疏冷地道了句“多谢”。

他们之间并不相熟,好像本就不该有太多的交集。

玉蓁睫羽轻颤,一时竟有些局促。

她半垂着眼帘,缓步走回宁安的身旁,默不作声地将那扇半掩的窗扉阖上。

而方才的事情,也不过是意料之外的一个小插曲。

宁安无意责备尉凌,只无奈地叫他找来纨扇,送风将汤药吹凉。

直到盯着萧渡用完药,又留下了几句叮咛,她才为了不打扰萧渡休憩,带着玉蓁离开这里。

……

因为宁安之前也曾来过慈恩寺小住,是以玉清苑的仆从早前便收拾出了她以往的住处,就在玉清苑西面的一间厢房。

玉蓁跟着宁安入住,才发现这个地方她曾来过——

初见萧渡的那日,她冒着雨,浑身湿透、满身狼狈,当时,便是他吩咐尉凌带她来这里更衣。

如今故地重游,玉蓁环顾着屋内熟悉的陈设,一时竟有些恍惚。

她缓步走近架子床,坐到床沿,不由自主地便想起之前她落在这里的那块玉佩。

玉蓁望着不远处半开的窗牖,怔怔出神。

她不知道鄞王殿下收走那块玉佩以后,究竟是如何处置的。

或许在刚遗失玉佩时,她回想起此事,还会有些不舍和怅然。

可如今与那块玉佩有关的回忆和鄞王挂钩,她脑海中浮现的不止是五年前的过往,还有萧渡清冷沉静的面容。

思及方才和他的短暂交集,他的疏离和淡漠,玉蓁的心里便似有巨石积压,直让她喘不过气来。

他救她于水火。

可她却恩将仇报,初次详见,便害得他病情加重。

歉疚的情绪拉扯着她的神思,一时间,她心乱如麻,不由得欹靠床檐,紧闭了双目。

玉蓁想要补偿他,奉还他的恩情。

然而如今的她尚且是自身难保,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又谈何回报?

思来想去,玉蓁也想不出,以她现在的微薄之力,能有什么办法报答他。

直到屋外传来一阵喧嚷的动静,她才骤然回过神来。

她循着声音走出屋门,站定回廊,只看到对面的廊道上,几个仆从正抱着菖蒲和艾草,挨个挂在厢房门口。

而这时,廊道的另一边也走来了宁安身边的侍女,问她道:“姑娘可收拾好房间了?寺内的师父们给殿下送来了粽子,姑娘要不要过去尝尝?”

玉蓁清晨记挂着进宫和定国公的会面,又因中途遇见了瑞王而担惊受怕,始终处于忐忑之中,之后,她又陪宁安赶往慈恩寺,不曾停歇,倒是忘了,今日原是端午。

她不禁因侍女的这番话而愣了愣,待缓过神,她噙着淡淡的笑意颔首应道:“好。”

端午避五毒,挂菖蒲,沐兰汤,食角黍。

玉蓁到时,侍女已经剥好了粽子,将其盛放至瓷白碗内。

可惜玉蓁无甚胃口,在宁安的招呼下也只吃了半个蜜饯粽。

宁安身为萧渡的姑母,又何尝不是如此?

她担忧萧渡如今的状况,难免有些心神不宁。

——若非他现在尚且虚弱,需得静养,清和大师那边也不愿向她透露太多,她也不必在这里兀自烦恼,什么都做不了。

难得的端阳节,她们便这样忧心忡忡地虚度。

直至入夜时分,玉蓁始终悬起的心还是放不太下。

她回到自己的房间就寝,可辗转反侧,白日里尉凌和仆从的对话又回响在她耳畔,勾出她心里暗藏的歉疚,于是那些难言的情绪便在暗沉夜色中无声滋长,如藤蔓般束缚着她,直让她喘不过气来。

玉蓁睁眼看着浓稠如泼墨的夜色,终究是难以入眠,缓慢坐起身来,趿鞋下榻。

六月的夜晚算不得寒冷,玉蓁只在肩头披了件外衫,便拉开屋门走了出去。

因已暮色四合,玉清苑内阒寂无声,只有院内的凤尾竹在风中摇曳,簌簌作响。

檐上悬挂的纱灯也随风而荡,朦胧的光影流转,她前方的路忽明忽暗。

但玉蓁想了想,还是决定沿着廊道往前走。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