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密诏 - 下嫁帝王家 - 月亮文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下嫁帝王家 >

第83章 、密诏

微弱的灯火下,孙贤提着一根抬棺用的柏木棒,额上青筋暴起,目眦欲裂,向来的和煦荡然无存,只如索命的厉鬼一般,径直推开顾嬷嬷,一棍就打杀下去,不偏不倚,正中才刚冒出水面的那颗头。

那人被打得够呛,却仍提剑胡乱挥舞,顾嬷嬷生怕他爬出来,将风灯随手放在地上,用力搬起边上搓洗衣物的长石板,照着头再砸下去。

主仆两个轮番上阵,盏茶时分,井中那人终于动弹不得,再未冒出水面来。孙贤并不敢大意轻心,提着木棒跪在井沿上,目不转睛盯着水下的动静。直到一炷香时间过去,确信那人当真已溺死无疑,这才颓然跪坐在地。

瓢泼大雨不住打在他身上,他却恍如没有知觉一般,一动不动。

顾嬷嬷头一回做这种事,也紧张得毫无平日里冷静沉着的分寸,不住瞟着厅堂往后院的那扇木门,提醒孙贤道:“贤哥儿,这人还得赶紧捞上来,若被客栈里的掌柜或是伙计察觉,说不得会报官……”

孙贤点点头,吩咐顾嬷嬷道:“你去外头叫个人,不要惊动客栈里的伙计。”

顾嬷嬷瞧臧宓一眼,见她点了点头,自提着风灯去了。

风雨声作,黑漆漆的院落中一片嘈杂,却又空阒寂然。等顾嬷嬷的身影进入那扇木门后,孙贤转身朝着臧宓的方向长跪不起,沉声恳求道:“桓氏无道,致使我父亲惨遭屠酷,还请夫人垂怜。”

臧宓忽而明白他所请求的是什么。孙无终之死,明面上留下了遗书,自言乃是因疮痈发作而自尽,可而今看来,孙贤早晓得背后因由,只是他手中无半分实权,又拿什么与篡逆的桓氏相抗衡?

委屈求全,往后尚可做个富贵闲人。可孙贤并不肯苟延残喘,而令父亲沉冤。

“先前我以为,孙将军与刘镇此次拔擢,只是寻常论功行赏。而今回头细思量,才察觉庐陵公用意颇深。

孙将军调任京中为领军将军,刘镇改镇京口,表面上得到重用升迁,但二人原先率领宜城军平叛,骤然调动升迁,初来乍到,人事变换,尚且摸不清深浅,军中将士也对新赴任的将领全然陌生。若刘镇要反,如何调遣得动京口的人?”

变乱方起,人心浮动犹疑,军中之人必然也各怀心思。谁对国君忠贞同情,谁又是桓氏心腹同党,都是死生攸关之事。若不慎在政敌面前泄了底,只怕隔日就要招来杀身之祸。人人自疑自危,自然不敢贸然轻举妄动。

而桓奕需要的就是这段措手不及的时间。等一切尘埃落定,再有异心,已是大势已去。

刘镇在京口不能施为,而臧宓自然更不敢妄自为他做下决断,因此只道:“事不宜迟,你即刻遣人往京口报丧,此事再从长计议。”

为今之计,也只能如此。孙贤抬手抹了把脸,深深朝臧宓叩拜。臧宓只侧身避过,等顾嬷嬷再进来,扶着她的手腕径直离去。

孙家的仆从深夜从井中捞起那具尸首,趁夜从后门抬了出去。此人曾趁着狂风骤雨,将孙将军的棺材推入河流之中,孙贤也未手软,以牙还牙,将这人弃尸急流之中。等五更雨歇之时,一切痕迹都被这场大雨冲刷得干干净净。

==

四日后,鞭炮喧嚣声中,孙氏兄弟扶灵的马车缓缓驶入宜城,因是一代忠烈名将的丧礼,宜城新任郡守陈大人率衙中诸官吏,新任守城将领桓继率军中诸将士到城门外迎接。

桓继乃是桓奕的堂兄,年纪约莫四十上下,身无寸功,却凭着身份,出任宜城四品守将。自他到军中,便对军中人事做了大刀阔斧的改动。不以军功任免,反是任人唯亲。各个位置上都安插了自己的心腹上去。

能力出众之辈每被排挤,而溜须拍马之辈大行其道,不过短短旬日,军中风气便被搞得乌烟瘴气。

而但凡对此有微辞不满的,便贬到卒伍之间,如此底下自然一片噤若寒蝉,人人敢怒而不敢言。

孙无终是曾经颇有威望的将领,他骤然离世,宜城军中上下自然愕惋。不论官阶高低,许多人都想前来吊唁,可桓继以操练为名,并不许寻常士卒出营,这激起了许多人怨恨不满,私下里都咒骂这位桓将军。

有耳报神将骂他的话报至桓继跟前,虽是捕风捉影,桓继仍借故重罚了公然骂他的人。

虽勉强亲自出城迎孙无终的棺椁入城,可桓继自诩是宗亲,而孙无终虽为二品侯,在他眼中却只如家奴一般,而孙氏后继乏人,如今并无甚紧要人物在朝中任职。因此孙齐兄弟与他行礼之时,他也只傲慢地点了点头,连马也未下。

桓继居高临下,眼神巡视一圈,因未见到桓奕遣来随行押送的侍从,眉头不由皱起,过问道:“我听闻赵四随行在侧,怎不见他来见我?”

臧宓坐在队伍末尾的马车里,听得这一句,不由心下一紧,手心里渐渐渗出冷汗来。那赵四早被扔进江中喂鱼,又怎会再来见他呢?可此人失踪,必然会引起桓继的警觉。

“京中有急诏,赵大人接了信,前两日便回返。许是未及送信给桓将军。”

桓继将信将疑,又用马鞭指着末尾的马车,蹙眉道:“尔等一行皆是男子,惯于骑马,如何还备了一辆马车呢?”

孙齐拱手道:“父亲在京中置办了些东西,我兄弟不舍得扔,自然要一并带回来。”

他说话之时神情略有些紧张,桓继原本就曾得桓奕嘱托,戒备孙家有异心,因此孙齐的借口虽名正言顺,但看他神色分明有些紧张,桓继仍饶有兴味地打马朝末尾那辆马车走去。

嗒嗒的马蹄声一步步靠近,顾嬷嬷紧张地抓住臧宓的手腕,悄声问她道:“娘子,若被他发现,要如何是好?”

若要举事,臧宓的行踪一旦被桓家的人发现,定然会被软禁。而孙家藏匿她在马车上,其心也昭然若揭。刘镇之后奔丧回来,无异于自投罗网。

因此,臧宓秉着呼吸,将身子坐得更低些,借着杂物的遮蔽,希翼着桓继只是走马观花在外头随意看两眼。

可轿帘微动,桓继用马鞭挑起帘幕,探头朝马车中堆叠的杂物中仔细探看,似察觉到一座绣屏半透明的薄绸之后,什么东西微微动了一动。

他蹙着眉,伸手去拨那绣屏,臧宓见他的手伸至近前,咫尺之隔,心弦不由渐渐绷紧,慢慢将手中的匕首抽了出来。

恰此时,远处有马蹄声疾驰而至,有守军来与桓继报道:“刘将军回宜城奔丧,将军要不要前去迎一迎?”

“哪个刘将军?刘镇?”

桓继的眉头皱得更深,探进马车中的手缩了回去。比起孙家,刘镇而今的重要性显然不言而喻。

他迅速整理仪容,扬手令孙家扶棺的队伍继续前行,而后换上一副笑脸,纵马小跑着迎到城门外,眯着眼睛望着夕阳中一队飒爽英姿,疾驰而来的人群。

那为首之人魁伟,虽隔着有段距离,遥遥便能感知到他身上凛冽利落的煞气,那是在战场上久经磨砺而出的锋锐凌厉,顾盼之间,不过一个眼神,就能令人被那强烈的威势和勇毅深深压制,生出畏怯臣服之心来。

桓继并不大喜欢刘镇的眼神,总觉得此人有些不为人臣的骁悍凌厉,过于锋芒毕露了些,令人觉得不如此人远矣。

他未曾上过战场,官阶又比刘镇低,自觉在刘镇面前显得怯弱,镇不住他身上那股睥睨桀骜的煞气。因此决意给他个下马威,好叫他不敢轻慢自己。

此时宜城中一众官员将士都迎出来,随在桓继身后,个个面带笑意。而刘镇从前的部下有几人神色间显得十分雀跃,简直有些翘首以待的样子。

可桓继并未将这些放在眼里,待刘镇等人奔至近前,只轻慢地扬起下颌,笑问刘镇道:“你是何人?这许多人声势赫赫,远远瞧着,我还以为是妖贼余孽作祟。”

妖贼便是指卢湛了。桓继将他与匪类相比,寻常人听了,岂能不生气?

刘镇瞧他一眼,见他一身锦绣华服,近四十的人,却鬓边簪花,颊上似淡扫过脂粉一般,心中便猜着他是哪一位。

京中贵介子弟喜好浮华,尤爱臧否人物,无论男女,皆傅粉涂脂,以相貌才学等品评人,以为这般便是美姿仪,风华卓著。

刘镇对这一套敬谢不敏,却无意与桓继交恶,朗声笑着翻身下马来,对桓继十分有礼地一揖,自报家门道:“末将宜城刘镇,参见桓大将军。”

这大将军一语双关,非但是对桓继的敬称,更是军中职衔最高的军衔,与大司马一般,掌军政大事,统领天下兵马。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