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搬走
第二日舒玉厨房清洗食材,花婶走过来神神秘秘笑道:“你猜我今日听见什么消息了?”
她这般作态,显然是看了个热闹。
舒玉试探猜测道:“村里谁家成亲了?”
“不是!”花婶笑着摆手,轻拍了舒玉的胳膊一下,“你这孩子,谁成亲也不是个新鲜事啊。”
舒玉想了想,根本猜不到有什么事情,“您快别卖关子了,就告诉我吧!”
花婶关子卖够了,凑到舒玉面前跟她一起洗菜,边凑得离她近了些,“刘春华一家子搬走了!”
“什么?”舒玉手中的动作慢了下来,连菜都顾不上洗了。
她还是觉得有些不可思议,“您说谁搬走了?”
“刘春华!”花婶的眼睛里充满了恨铁不成钢的神色,“忘了?”
“就是那个抬着你相公来你家要钱的老虔婆!”
舒玉赶忙点头,“记得记得,我只是有些惊讶。”
她理了理自己的情绪,“她们家什么时候搬的?搬去哪儿了?”
“嗨,这谁知道。”
花婶挑起眉毛,“今日若不是有人去她家里要债,还没人发现她们一家已经搬走了。”
这么低调?舒玉的神色中满是疑惑,这感觉也不像刘春华的风格。
“村里人说许是怕债主上门,便偷偷走了。”
这解释倒也不无道理,舒玉不太关心这件事情的真相,毕竟刘春华走了,对她们一家来说还是件好事。
之后不用再担心刘春华上门要地了。
花婶将这事说得差不多,嘴里便又提起了村里的其他事。多亏了花婶,舒玉对每一件发生在村里的事都如数家珍。
“对了花婶,刘叔一个人种辣椒忙得过来吗?”
舒玉之前把种辣椒的活分发给了跟自家最亲的几户人家,倒是忽略了花婶在这上工,刘叔便只能一个人照顾地里的辣椒,也不知道他会不会吃力了些。
“这你就低估他了,”花婶神色中带着一丝得色,“他一向是种地的一把好手,再说这辣椒也好伺候,比咱们之前种菜还轻松些。”
有她的话,舒玉就放心了。现在从种辣椒到酱铺都不需要她插手,有系统的授权,她也不用担心别人种的辣椒比她的好,基本分不走多少生意。
之后几日不知怎的,舒玉总感觉县城的氛围有点奇怪,时常上山的褚越回来后说现在出入县城开始严查,舒玉还见到一队官兵从店门口经过,弄得人心惶惶的。
舒玉还没遇到过这种阵仗,一时间被影响得有些紧张。褚越早早去县衙找了老卢,他也没说出个所以然来,只说上峰让他听调度。
最后他隐晦地提醒了一句,“似乎是在找什么人。”
再多的内情便不知了,随后几天舒玉还能经常看到那些官兵穿梭在大街小巷。
第一天官兵们四处搜查,舒玉这儿也有人来问过。
随后几天翻找的多是县里没人住的空房子,她们这一条街基本上被翻了个遍,舒玉这里的客人都吓得少了将近一半。
提心吊胆了几天,若不是官兵态度不差,恐怕县城里都要闹翻天了。
几天之后县城又渐渐恢复平静,这让舒玉松了口气,她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客人,再折腾久些恐怕都不敢来了。
这事之后便没有后续了,舒玉就一平民百姓,自然也打听不到什么内幕消息,她权当事情已经完美解决了。
结果这口气才松了没多久,万安就捡了个人回来。
捡回来的人被安置在后院空着的那间房里,即使前面的事情已经过去了,也由不得舒玉不多想。
站在门口往里能看到床上有一团小小的隆起,身型瘦小,看起来不像个成年人。
她同站在门口的褚越对视了一眼,便将万安叫了出去,关门时她还朝看了看,见躺在床上的人没动静,这才小心带上门。
几人走到院子里的石凳处坐下,不等舒玉开口问,万安便主动交代道:“那是我同村的弟弟。”
舒玉听了这话大吃一惊,“他不是你在街上捡回来的吗?怎么又成了你弟弟?”
万安心虚地挠了挠头,“我路过他的时候他正躺在路边,看上去很虚弱。本因前一阵的事有些犹豫,我正打算离开给他买点吃的的时候他突然叫了我一声狗蛋哥。”
“就因为这一声你就将人带回来了?”舒玉有些气恼,他对那个孩子什么都不清楚,就凭一声狗蛋哥也能算熟人吗?现在叫狗蛋的还少吗?
“不不不,”万安见舒玉露出生气的表情,急急摆手,连忙解释道:“不只是因为这个,我看过了,我认得他的脸。”
确认是相熟的人舒玉就没那么恼火了,虽然在这个时间段出现的确有些不妥,但对人有基本的了解,之后可以着重观察一番再说,毕竟也是一条人命。
“人大概什么时候能醒?”舒玉以为他卧床不起是因为受了伤。
万安起身往那边走,“您若想问随时都能叫醒他,刚让他吃了些东西,看样子累极了我便先让他休息了。”
既然人随时能醒就不急了,心中有了成算,舒玉的脸色稍微舒展了些,一切得等人醒来问问具体情况,才能决定这人是去是留。
“没事,先让他睡,等醒了再问也不迟。”
这小孩大概也睡不实,舒玉没两个时辰便听万安说他醒了。
之前隔着一段距离,他又盖着被子看不真切,这回离得近了舒玉才发现之前确实没看错,这孩子坐在床上双手抱膝,看上去还没有褚衡的身形大。
这幅瘦骨嶙峋的样子十分熟悉,舒玉的目光移至坐在床沿的万安身上,她记得万安刚来的时候就是这个样子,瘦得脱了人形。
抱着这点微妙的怜惜,舒玉询问的语气都变得缓和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