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烽火
第168章烽火
朔朔寒风中传来刀戈相接的剧烈声响。
风中尽是浓郁的血腥气。
郑寻秋站在烽火台上眺望远处,眉头紧皱,“传先锋军。”
站在边上的副官扯着嗓子高呼‘传先锋军’!此起彼伏的呼声在关口响起,紧接着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在出现在郑寻秋身后,左前锋穿着盔甲脚步急促,还没来得及朝郑寻秋行礼,就见郑寻秋擡手往下一压,沉声道:“前方军情如何?”
“回郑统领,经我军探子查探,约有五千反叛军朝渡马关疾驰而来,前锋军已经与叛军交过手,反叛军从辽东抢了一批战马,辽东铁蹄能载千斤,此番只怕来势汹汹。”
“统领……”郑寻秋的副官神情凝重,上前一步道:“渡马关内器械不足,倘若叛军来犯,咱们得让交州三城调军械才行。”
郑寻秋沉默不语,片刻后摆了摆手,示意左前锋退下。
左前锋也知晓渡马关内情况严峻,没有多说,行了个礼悄声离开。
“稍等。”
郑寻秋喊住即将离开烽火台的左前锋,凝声道:“派一队人快马加鞭去交州,让参将紧急调一万兵马来渡马关,并让交州守城戒严。”
交州作为边陲城镇,守城戒严乃是常态,一旦戒严,三城百姓想要互通往来必须要有官府文书,如此一来便能极大的控制交州人口流动,以防内忧外患。
守城戒严不难,难的是要让参将赵靖调兵。
郑寻秋此话出来,众人面面相觑,都觉得这事难办。
“大统领,赵参将若是肯出兵,早在给咱们渡马关来信的时候便该调兵了,等咱们派人去三川镇,叛军都要打到渡马关下了……”副官忧心忡忡。
陇县就在眼前,昏昏沉沉了一早上的海毓终于被北地冷冽的寒风吹醒了,他掀开帘子看了一眼萧瑟的陇县城门,黄土堆砌的城门口下站了两名士兵,抱着长矛打瞌睡,寒风裹挟着往来行人神色匆匆。
海毓望了一眼灰蒙蒙的天,总觉得这样无边的高远与辽阔下写满了萧瑟。
“估摸着时日,空青也该带队到陇县了。”
海毓在临去叛军大营前和空青交代了一句,此行来交州他们将会在陇县落脚,空青若是海毓消失于半途,必定会先带着人来陇县。
赵楹点了点头,他伸手将海毓揽在怀中,放下帘子,灌进马车中的寒风很快便消散了,赵楹这才将海毓放开,“卜秋带着禁军埋伏在渡马关外,待你在陇县落脚,我也让卜春过来。”
“说了让你一同住下么?”海毓斜睨了赵楹一眼。
赵楹乐拢着海毓的手,放在怀里取暖,“北地长夜漫漫,大人一个人睡多寂寞。”
“寂寞不寂寞的本大人自己说了算。”海毓擡着下巴,一副倨傲骄矜的模样,“你留用考察。”
“遵命。”
赵楹见海毓醒了便开始动手动脚,海毓记挂着渡马关的事,一张脸冷清冷意的毫无波澜,赵楹故意使坏,坐在海毓身边搂着他,捏捏腰揉揉肩,海毓踹了他一脚,“安生点。”
也不知怎的,在外头面无表情寡淡默然的一个人,私底下一日比一日骚气冲天,特别是两个人赤诚相见过后,海毓只觉得他又开启了一个全新的赵云楼。
“渡马关那边不用担心,我从望都带出来的一万禁军可不是吃素的。”
海毓既在愁渡马关的战况,也在愁千头万绪的交州。
毕竟他可是在崇德帝面前立了军令状来的交州,赋税翻倍,这事可不是上下嘴皮子一碰就能办到的。
“我在想,赵靖手底下有两万人,平日里没有战事,这两万将士难不成就在关内吃干饭?”
因着姐夫赵楹是执掌叶勒镇八万人马,海毓要比望都那些文臣更加知晓边陲重镇现有的困境,军饷粮饷一年比一年紧缺,去年密西差点要不到军饷,还是霍慈连向朝堂上了十八道折子,逼得霍慈这个大老粗都在折子里头陈情了,饶是如此,内阁左催又催,户部才凑出来了密西半年的军饷,下半年还是海钟灵在密西奔走,一场又一场的宴席宴请密西权贵,这才又有了半年军费。
密西重镇军饷都如此艰难,更别说交州这种守在边境之地的小城,朝廷没人,地方没权,交州根本就没有资格在望都发出声音。
“将士不打仗,难不成还解甲归田回家种地?”赵楹随口一说,海毓却眼睛一亮。
赵楹和海毓目光对视,眼底逐渐起了疑惑,他喃喃道:“雁之,你莫不是……”
“过年的时候我翻阅祖父藏书,曾经在祖父留下来的信札中看到过有关‘边关屯田’的资料,想来祖父早有远见,早在几十年前便预见到了朝廷迟早有一日会负担不了连年增长的军费开支。”
赵楹听得一知半解,“边关屯田?”他似乎在脑海中搜索有关这一方面的记忆,“我记得,前朝似乎有过……”
海毓点了点头,“祖父的手札中曾有过记录,‘屯田于夏,军民一体,赋税混乱’。”
听到这话,赵楹的语气便没有海毓这么轻快了,“既然海老有过记录,就说明他老人家研究过屯田制,前朝亡于各地武装割据,屯田制的兴起或许就是地方武装割据产生的原因之一,有此前车之鉴,北周开国以来历代帝王尤其注重地方兵力,你姐夫霍将军镇守叶勒镇,无诏不得随意离开密西,交州尽管只有两万兵马,可参将赵靖却是半辈子没出过交州,地方偏安一隅是朝廷权衡下的结果,你若想在交州重施屯田制,可想过地方兵马壮大后你无法掌控,又该如何?”
这是赵楹和海毓第一次产生分歧。
海毓其实在赵楹提出质疑的时候就想到了,边防屯田,或许能够让边境将士自给自足,可这需要中央有极高的控制权,一旦中央式微,地方便有可能起兵叛乱。
桑达的反叛军已经让北周上下人心惶惶。
“总能想到办法的。”
海毓语气坚定地看着赵楹,他一定能在混乱中找到秩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