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对症下药有奇效,胃病就能逐渐消(3)
第32章对症下药有奇效,胃病就能逐渐消(3)
材料:党参、白术、山楂、黄芪、肉苁蓉等。 功效:扶正固本,温胃养胃,行气止痛。
主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及慢性胃炎所引起的胃脘凉痛、胀气、嗳气、畏寒、无力等症。
三九胃泰
材料:三桠苦、九里香、白芍、生地、木香。
功效:消炎止痛,理气健胃。
主治:浅表性胃炎、糜烂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等各类型慢性胃炎。
虚寒胃痛冲剂
材料:白芍、干姜、党参、甘草、大枣等。
功效:温胃止痛,健脾益气。
主治: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等病。用于脾虚胃弱,胃脘隐痛,喜温喜按,遇冷或空腹痛重。
复方胃乐舒口服液
材料:猴头菌浓缩液、蜂王浆、蜂蜜等。
功效:利五脏,助消化,提高机体免疫力。
主治:用于消化性溃疡及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脾胃虚弱证和胃肠病恢复期的调治。
胃康灵胶囊
材料:白芍、甘草、元胡、三七等。
功效:柔肝和胃,散瘀止血,缓急止痛。
主治:适用于急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及胃出血等症。
养胃冲剂
材料:黄芪、白芍、淮山药、香附、党参、甘草、陈皮等。
功效:养胃健脾,理气和中。
主治:慢性萎缩性胃炎。
防治胃下垂的中药方
通常来说,胃下垂是个比较专业的术语,是指站立时,胃的下缘达盆腔,胃小弯弧线最低点降至髂嵴连线以下,这是我们通常所称的胃下垂。胃下垂的程度不一样,常常会带动其他内脏下垂,一般瘦长体形的人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有的患者来找我,一看他消瘦、乏力,说自己胃部胀闷不舒,常感觉腹部似有东西在下坠,平躺的时候就减轻,其实这就是胃下垂。还有的表现就是腹痛无周期性及节律性,呕吐、嗳气。
胃下垂是由于中气不足引起的,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平时注意饮食,要忌口不要吃辛辣食品,不要喝酒。注意休息,三餐要规律,还有就是注意保暖,不要着凉。除此之外,用中医药方治疗效果不错,还有保护肠胃的作用。
药方1
材料:党参15克,白术、茯苓、山药各10克,砂仁、蔻仁、谷芽、木香、山楂各9克,甘草5克,大枣10枚。
方法与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药方2
材料:白术20克,党参30克,茯苓、枳实、陈皮、半夏、川厚朴各9克,莱菔子、槟榔各10克,砂仁、黄连、干姜各5克,炒麦芽15克,炙甘草5克。
方法与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药方3
材料:黄芪60克,党参30克,白术15克,砂仁、炒麦芽各10克,鸡内金、炙甘草各5克,大枣10枚。
方法与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药方4
材料:制香附10克,木香6克,川楝子9克,白芍15克,延胡索9克,旋覆花9克,佛手9克,丹参9克,夜交藤30克。
方法与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药方5
材料:太子参15克,川黄连6克,炒莱菔子10克,黄芩6克,生姜5克,酒大黄3克,枳壳10克,砂仁3克,鸡内金10克,香橼皮10克,大腹皮10克。
方法与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1次。
这五个药方功效上以健脾益气为主,兼以消食导滞,养阴和胃,疏肝解郁,温阳助运,活血化瘀。这对于胃下垂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但是胃下垂患者也应注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切勿暴饮暴食,宜少吃多餐,如果长期有过多的食物入胃,必然会滞留于胃里面引起消化不良。
防治溃疡病的中药方
在所有的胃病症状里,胃溃疡算是很常见的一种,尤其以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最常见,所以说一般所谓的消化性溃疡是指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
上腹部疼痛是胃溃疡的主要症状。有时候患者分不清楚是什么部位的疼痛,就只说是肚子疼,多是上腹部,也有时候出现在左上腹部或胸骨、剑突后。疼起来也是非常厉害,隐痛、钝痛、胀痛、烧灼样痛。胃溃疡的疼痛多在餐后1小时内出现,经1~2小时后自己就能逐渐缓解,等到下顿吃饭的时候再重复一遍这种疼痛。
治疗缓解胃溃疡有几个还不错的中药方子,对肠胃刺激小,治疗效果好,可以尝试一下。
两和镇痛饮
材料:柴胡10克,白芍15克,枳壳12克,厚朴12克,炒香附15克,佛手15克,炒建曲15克,甘草5克。
方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