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你对“胃”了解多少(2) - 养胃百日去病根 - 李志刚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3章你对“胃”了解多少(2)

第3章你对“胃”了解多少(2)

所有的营养物质都没有通过胃反映到身体的各个器官,而是仅仅在你身体走了一遍“过场”,真正有效利用的寥寥无几。如果您身边有这样的朋友,希望您能够提醒他注意调整自己的生活习惯,善待自己的胃,要知道,短时间不注意,累积起来的“老胃病”几乎要花上数十年的时间来调养,甚至调养之后都不能恢复基本的功能。  俗话说,胃病“三分治七分养”,“七分养”应该在“三分治”的基础上进行。我们不能想当然地进补,要在医生全面检查确诊后进行系统治疗才行。所以,要想“吃得好”,先要保证胃好,有了这个前提条件,才有可能达到理想化,即“既消化又吸收”的效果。

胃强大了,身子骨还会弱吗?

都说“吃货有三宝,牙好胃好身体好”。谁都知道,不管是生长发育还是我们日常的各种脑力、体力活动所需要的能量,都来自食物。所以,我们的身体,是靠食物塑造的。你吃了哪些食物,或者更准确地说,我们的身体吸收了哪些营养,直接决定了身体的健康状况。也就是说,身体吸收了充足、均衡的营养,身子骨才会结实。

这个道理大家都明白。但很多人不明白的是,想要身子骨强壮,除了锻炼身体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养护好自己的胃了。如果胃出问题,直接会导致消化吸收功能紊乱。有人会说,那还有小肠呢,食物反正主要也是在小肠里消化吸收的。

话是这样没错。但我们别忘了,胃的作用是“主受纳、主通降”,它一方面接受上面来自口腔的食物,另一方面把加工过的食糜传递给下面的小肠。看似只是一个中转站,但缺了这个环节就无法保证食物畅通无阻地运行。

身体是一个无比精密的结构,它要在一个平衡、通畅的状态下才健康。假如胃气不通或者胃功能不全,必然会直接加重口腔和小肠的负担,其他器官也会间接被牵连,时间久了,身体其他部位也容易出毛病。

很多人都有经验,在春夏之交等季节交替的日子,常常会感到食欲不振,吃啥都没胃口,有时候甚至连饭都懒得做,更懒得吃。这些现象都是正常的,但我们会发现,随之而来的往往是各种小病小痛。不思饮食就更没有力气抵御邪毒入侵,也就易生百病。

在这个问题上,很多老年人最有发言权。幼儿和年轻人往往食欲旺盛,见到什么都想吃。老年人的胃口明显差远了。这并不是因为他们吃遍了人间美味所以不再馋了,而是因为胃的力量不再那么强大,所以没“胃口”。

据国外某大学的一项长期研究发现,老人的胃口与死亡率存在直接联系:胃口不好的老人死亡来得更早。在排除了老人身体活动量、人口学特征、营养等影响因素后得出,胃口好的老人,死亡风险明显降低。

前不久,我接待了一位骨科的患者。这是一位从外地来京就医的老人,他本身没什么大毛病,身体挺硬朗,只是前一阵子不小心摔了一跤,尾骨粉碎性骨折。对老人家来说这也不是致命的疾病,好好休养也就可以了。

按说,老人只需要养骨伤,再加上儿女都很孝顺,经常来医院看望,各种营养品、鸡汤、鱼汤地伺候着他,应该恢复得不错才是。可没想到过了俩月,老人身体的其他地方也出毛病了,包括消化系统,所以才找到我这里来。

我听了事情的原委之后,跟老人谈了谈,终于找出了原因。由于老人一贯身体不错,不习惯整天卧病在床,而且因为给子女添麻烦了自责,还担心好了之后影响自己的日常行走。各种忧虑郁结,于是胃口越来越差。弄清楚原委,我对老人的儿女说:“别担心,你们想办法多陪陪老人,逗他开心。他只要胃口好了,就没问题了。”

于是,他们的儿女在自己上班的时候,就把老人的孙子孙女送到医院陪伴。小男孩小女孩打打闹闹,跟老人一起看小人书,还缠着老人讲故事,老人精神头儿明显好转,食欲也渐渐好起来。胃口一好,身体也就跟着硬朗起来了,各种小毛病很快就消失了。

这一点都不奇怪。我们中医学有“人以胃气为本”的说法。当胃干劲十足地工作的时候,浑身的其他器官也都会好好与它配合,从中源源不断地吸收养料,这样我们才能吸收食物中的精华。而且,胃作为连接上下的枢纽以及储存食物的仓库,它就像承受、滋养万物的土壤一样。假如土壤瘠薄了,怎么能长出好庄稼?假如土壤肥沃了,身子骨自然就好了。

不过大家也要注意,不是胃口好就代表胃好。有时候食欲旺盛是脾胃强大的标志,但假如食欲突然旺盛,又没有合理理由的话,很有可能是糖尿病、甲亢、钩虫病、绦虫病等疾病的表现。所以,关于“胃口”好不好这件事我们也要密切关注。如果食欲与往常大不相同,往往是身体在传递某些信息,就要引起注意了。

总而言之,胃功能的好坏,会直接影响食物的摄入。你根本就不想吃东西或者吃不下东西,还怎么吸收营养呢?即便是勉强吃下去,胃消极怠工不帮忙吸收,还是一样没用。所以,我想要强调的是,假如胃不好,一定会通过各种方式反映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同时很公平,假如胃好了,也一定会让其他所有器官都沐浴到它的恩泽。

胃也有自己的“作息时间表”

我们身体的器官如果不肯好好工作,说到底是因为我们对它们太不尊重。就像我们每天“朝九晚五”地工作一样,我们的身体也有天生的“作息时间表”。

人的身体真的是一个非常奇妙的结构,各个器官之间配合得严丝合缝,不管是在时间上还是功能上都是这样。所以任何一个环节的变动,都会引起一连串的连锁反应。

可是,正如有时候我们会迟到早退或者加班一样,我们也会有不按身体器官作息时间表行事的时候,这在年轻人身上体现得尤其明显。迟到、加班都会产生后果,那违反器官的作息时间呢?也一样要付出代价。

根据中医理论,每天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都由一个脏器起主导作用,这时候它最活跃。过了这个时辰,就由别的脏器当班,它也就渐渐平静下来或者去休息。

比如,每天晚上的9点到11点,也就是一天的最后一个时辰亥时,是三焦经免疫系统排毒的时间,这时候不应该过于劳累,好让淋巴专心排毒;11点到凌晨1点,也就是子时,一天的开始,是肝脏系统排毒的时间,人们应该熟睡。

中医认为,体内有毒就会百病丛生。那么胃排毒的时间是什么时候呢?是辰时,也就是早晨7点到9点,这时候胃经最旺,肠胃会给自身排毒,同时由于它们非常活跃,所以是调理肠胃功能的好时机。在这个时间段里,胃会保持一个非常开放的状态,愉快地接纳你给它的食物并且最好地消化吸收。

这也就意味着,早餐是非常重要的。为什么我们一再强调早餐的重要性呢?西医认为,一日三餐中,从早餐吸收的营养占到50%。原因就在这里。午餐和晚餐吃得再多再好,胃如果吸收得不充分也是浪费。可是在胃最为活跃的辰时,如果你能为身体补充足够的养分,一天都会神采奕奕。

此外,虽然辰时的胃最为活跃,这时候最适合养胃,并不意味着只要关注这个时辰就好了。在一天中的其他时间,它依然是在努力工作,只是不像辰时那样是由它主导而已。而在工作着的胃,依然是有自己的作息时间。

在人类长期进化过程中,我们形成了规律的生物钟。到了每天该进餐的时候,胃会自动开始收缩扩张,以提醒我们身体该进食了。可是假如我们不按时吃饭,让胃独自空等待,时间久了,强酸性的胃酸就会腐蚀胃壁,让胃越来越薄。

一般来说,每一顿饭,食物在胃中停留的时间是4个小时。当然根据个人体质差异,这个时间会相应增长或者缩短,我们这里取的是平均数值。那么大概每隔5~6小时进餐会比较适宜,这样可以让胃有一定的休息时间,又不会让它过于饥饿。

所以古人“饔飧而治”,跟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作息时间相配合,还是非常适宜养生的。现代人不可能做得到,但我们也要尽可能地配合身体各器官本身的作息时间,不要让它们过于劳累、无所适从。

现代人做不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给作息时间打个折扣也就罢了,还常常“逆自然”而动,我身边很多年轻人就是这样,包括还在读中小学的孩子,他们的家长本身也有这样的坏习惯,晚上不睡觉,白天不起床。更要命的是,坚持不吃早餐,却喜欢吃宵夜。

一般来说,晚上8点以后再吃东西就算是宵夜了。尤其是进入亥时,胃就需要休息了,直到辰时它才开始“醒来”。假如在它需要休息的这个时段我们开始大吃特吃,让胃不得不强打精神工作,时间久了它一定会累病的。

胃这个“大皮囊”虽然很结实,但在它应该工作的时候你没有给它安排合适的工作,添加足够的“燃料”,让机器“空转”,而在最不应该工作的休息时间,你却强制命令它“加班加点”。长期如此,不出几年,肠胃系统将会全线崩溃,到时候后悔就来不及了。

所以,对于胃,我们一定要顺应它的作息时间。该吃的时候一定要吃,不该吃的时候就一定不能吃。偶尔出现一些例外不要紧,因为人的身体不是那么死板的,它有一定的灵活性,可以调整自己的生物钟,但再灵活也总是在一定范围之内的,不可以阴阳颠倒。正所谓“道法自然”,逆自然规律而动,会让身体消耗过多精气神,等到年岁大了就会尝到种种苦果。

胃衰老了,人就老

在谈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谈谈衰老。关于人为什么会衰老,西医有各种假说,但迄今为止还没有一种能完美、独立地说明人为什么会衰老。比较为学界接受的说法是人的衰老与遗传基因、自然和社会环境以及错误的生活方式导致的细胞衰老等有关。

而中医认为,人不管是生长发育还是衰老死亡,都与体内的脏腑功能和经络气血有关。当机体的脏腑功能减弱,经络气血不足,阴阳失去平衡时,就会导致或者加速衰老。

我们可以肯定的是,衰老和死亡是一种自然规律,人不大可能青春永驻、长生不死。但人的寿命有多少呢?一般来说,哺乳动物的寿命是这类物种从出生到成熟所需时间的五到十倍。现代人的性成熟期大约在15~20岁,这也就意味着,人的寿命应该在75~200岁。

可是,这只是理想状态,我们谁也没见过活到200岁的人。那是因为由于人体不可能生活在严格保证营养均衡、作息规律的无菌环境里。我们在生活中难免会以各种各样的方式伤害身体,所以一定会影响到寿命。只是每个人身体受到有害因素影响的程度不同罢了,所以表现出衰老程度和寿命的个体差异。

虽然我们不能抗拒衰老和死亡的出现,但显然,我们还是有希望尽可能地延长生命、延缓衰老。用什么办法呢?基因我们不大能改变,自然和社会环境改变起来也心有余而力不足,最现实也最管用的,就是拥有良好的生活方式了。

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保健措施,主要是为了保护身体的各种脏器,让它们保持充满活力的年轻状态,那么你也就能少生一些疾病,在延长寿命的同时也让衰老来得更晚一点,这样才能拥有更高质量的人生。

在与衰老抗争的这个过程中,胃当然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胃不好,不仅是胃口不好没口福,它还有更严重的后果。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很难吸收维生素和铁,所以就容易出现贫血、疲倦、掉发等衰老的症状。女孩子本来就容易缺铁,更应该引起注意。

很多女孩子来医院看病的时候,是画着浓妆的。我不建议大家这样做,因为会影响到医生的“望”。事实上,在医生面前,遮掩本来面目是没有必要的。很多女孩子看起来挺年轻的,但检查之后发现,她们的胃黏膜提前衰老,远远超出目测年龄。

有人才30岁,胃却已经相当于50岁的状态,还有人40岁,胃已经呈现70岁的衰老状态。要知道,一个70岁人的肠胃,吸收能力大约只能保留30%了。可是他毕竟不是70岁,身体需要的能量和体力远远超过老人,供不应求,就出问题了。

我总是跟这些女患者说:“你下次来的时候别化妆,给我看看气色。”她说:“医生,不行,我不化妆没法儿出门见人。”我想也是,以她们现在胃的衰老状态,脸也不会年轻到哪儿去,只能靠浓妆来遮掩了。

“工作紧张压力大、饮食没有规律、总吃快餐、盲目减肥……以上哪些现象是你没有的?”我经常会这样问胃提前衰老的患者。“都有,我工作忙,这是我一贯的生活状态。”这也就难怪了,导致胃提前衰老的毛病一个没跑,能不胃病缠身吗?

我总跟他们开玩笑说:“你啊,是30岁的人,50岁的胃。”可是这个玩笑一点都不好笑。胃提前衰老,除了导致各种胃病之外,还会因为营养吸收不足而代谢紊乱,让身体提前衰老,而且其他器官也会因营养不良诱发疾病,危及我们的健康。

这些人的胃衰老属于“不该老却老了”,这种情况在企业白领和户外工作者身上都很常见:前者是因为工作压力过大或者工作节奏过快以及追求体形等原因;而后者则因为用餐条件无法保证,所以都容易出现胃衰老。

而老年人则是另一种情况,他们是“人老胃更老”。年龄大了,脏器功能出现衰退也是正常现象,但假如长久以来不注意,让胃比年龄更衰老,那么只会加剧身体整体的衰老。所以,老年人也同样要注意保持胃的年轻态。

不管是年轻人还是老人,我们的胃肠年轻,你整个人也就充满活力,呈现出更加年轻的精神面貌。假如胃衰老了,它就会变成我们生命的慢性杀手,一点点地消耗掉你的精气神。

现在,你还觉得胃衰老无所谓吗?不要以为这种事情只会发生在老人身上,哪怕是青春期的孩子,如果饮食不节也会让胃提前衰老。现在的年轻人,胃呈现明显的早衰现象,爱美的女孩子更严重,对这种情形一定要多加注意。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