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2008
◇第48章:2008
2006年上半年晏开在诊所一楼添了一台电视机,最近有个叫《超级女声》的选秀节目异常火爆,除了来就诊的病人,许多中午放学不回家的中小学生都喜欢挤到他诊所里一起看节目,这种情况一直维持到进入暑假才结束。
陶昔放暑假回来没两天,路霜就说要带着他们两个孩子去黔东南那边看看某个姨妈,顺便玩两天。
到了黔东南雷山县,基本也没用不去西江千户苗寨看看的理,他们去的这天太阳辣得不行,游客反而少了许多,陶昔动不动就在捣鼓她的手机,晏开耳边全是手指和手机按键的按压声,他猜测陶昔大概是在大学里谈恋爱了怎么的。
后面路过一个写真馆的时候,路霜提议他们三人拍个照什么的,但写真馆老板却极力推荐他们换上苗寨服饰拍,陶昔可能不太乐意穿这种很多人穿过的衣服,就拒绝了,为了不扫长辈的兴,晏开就和妈妈各自挑起合适的衣服来。
路霜很快就选好了,但是店里的男款苗服很少,晏开感觉没几身看起来合适自己的,可能是因为这一行不怎么能赚男性钱包的缘故,也没有在这方面多下什么功夫。
索性老板就推荐他穿女款的上衣配男裤流行,主要是为了上镜华丽,也不是非要争出个性别美丽区分才行,其余两人也觉得这个建议可以采纳,于是晏开就接受了,老板乐呵呵的把墙上最贵的那套门面苗服给拿了下来。
换完衣服后,老板又冲着多赚一分是一分的心理,继续推销说:“小哥,你看你头发这么长,虽说不是说你像小姑娘家,但是凭这长相高低最好也戴个银凤冠吧,颈饰腕环啦什么都很适合你的,你看这做工……”
晏开觉得有点变扭,但妈妈和妹妹都觉得老板说得有道理,于是就把一整套苗银都给戴上了。
除了身上各处变得有点重,晏开看着镜子里的自己也突然觉得没那么变扭了,额前的银色流苏随着步子一晃一晃还挺有意思,他的头发长到胸口了,那两母女的头发都没有他的长,换上这么一身,多少有点雌雄难辨的意味了。
三人打算到户外随便拍小半天就回来,不过太阳太刺眼也不好出片,摄影师最后让晏开在水桥上单独拍了一张满意的就收尾了。
路霜来跟老板商榷怎么处理后续的照片和邮寄问题时,陶昔走到在镜子面前梳理头发的晏开那儿,她禁不住冒犯的问了一句:“哥,二姑他们在背后说你的事你知道了吗。”
“嗯。”晏开不以为然道。
“那你真的不喜欢女生吗。”陶昔压低了声音问。
陶昔这么问也不意外,晏开这年纪也算到了长辈们关心谈婚论嫁的年纪,平日里他屡屡推辞熟人拉的红线,也没什么异性朋友,再加上这一头有意蓄留的长发,能想到这方面的长辈也算是思想前卫了。
“你觉得我像吗。”晏开干脆反问她。
那些长辈都能想到的,陶昔这么个年轻人还能想不到吗,尤其是对方这么一个反问,其实就跟坐实了答案没什么区别,不过陶昔也不打算回答得太明白,就拐弯抹角的摸底说:“那你跟妈妈说的那个俄罗斯人…长得帅吗。”
本来觉得晏开不会回答她这个冒犯的试探了,结果晏开随意而肯定的嗯了一声。
陶昔还想多问两句,结果晏开突然又说:“挺多年前的事,长什么样我也忘记了,不提了。”
从写真馆出去后,一家人就准备返程回去了,照片则在处理打印好会邮寄到家里。
三人走后不久,写真馆又进来了一名客人,老板问他要拍照还是租衣服,然而他只指着墙上的其中一套衣服说:“这套衣服可以卖给我吗。”
这趟回去后的几天后,某天早上晏开像往常一样去诊所开门,住他隔壁的老太太突然叫住了他。
“您有什么事吗。”晏开问她。
老太太先是擡手起来像是比划身高那样,然后才说他前几天不在家的时候,连着两天有个拔高的男娃子大晚上一直在他家门口晃悠,好像要偷东西还是翻围墙什么的看着很是危险,并让晏开注意点。
“那,那您还记得他长什么样吗?!”
“这个不晓得了。”老太太指着自己说自己眼睛不行了,又说她能看出来是个男的都不错了。
这事没两天,晏开就找人在家门口装监控了,虽说他连着逮了两个月也没逮到那个传说中的神秘男子,不过倒是把这条路的卫生水平提上来了,好久没听人说又有谁偷偷在路两边丢垃圾,毕竟这一带没几个人愿意掏那么多钱装监控。
第三个月的某天晚上,晏开从陶家回来,远远就看到了一个挺高个的身影在他家门口晃荡,他立马像出弓的箭矢似的冲过去一把揪住对方的后领,然而这人惊慌失措的转过头来时,两人双双都无语住了。
“这房子我不卖。”晏开没好气的撒开对方就进门去了,并把这个三番两次来缠着他卖房的高大北方人拒之门外了。
这晚过后,晏开看监控的次数就越来越少了,而他也再也没有从谁口里听说过什么在他门前游荡的男子出现过,日子该怎么过还是怎么过。
转眼间两年又过去了,时间来到2008年,上半年举国上下都在为汶川大地震的震情悲痛,下半年众望所盼的北京奥运会开始了。
八月八号开幕式这晚晏开也是去陶家度过的,全家上下都守在电视机前等着八点整到来,这一晚仿佛是全中国人的狂欢,大街小巷里都是此起彼伏的欢呼声。
第二天赛程开始后,电视上网络上更是各种赛事消息和报道看得人应接不暇,晏开在诊所里也装了电脑,平时他手上不忙的时候就会上网冲浪刷刷博客,不过这两天网上讨论最多的还是奥运会的事情。
除了讨论奥运赛事以外,x博客上还有一批人在讨论奥运会开幕式当天发生的另一件国际大事,晏开大概浏览了几条帖子和词条,内容大概是在讨论8月8号凌晨时一个叫格鲁吉亚的前苏联国家对南奥塞梯地区发起了军事行动,后面甚至还对俄驻扎在南奥塞梯的维和部队发起了进攻种种,网上对此事件的评论大同小异,不过显然都是在唏嘘格军挑战俄军属于不自量力居多。[1]
晏开看了一会,感觉帖子都差不多一个态度,就切回奥运专栏的词条了。
奥运期间的每一天所有人好像都是一个激情四射的状态,但这种激情在持续了十几天后就随着奥运会的结束慢慢淡下去了。
在奥运会结束后两个月的某天晚上,晏开从诊所回来准备进院门的时候有人叫住了他。
此人住在晏开对门,是个初中生来着,于是他便问:“赵靖?你下晚自习了,有什么事吗?”
“哦,今天下午送信的来过,你不在,他就给我帮你拿着了。”赵靖边说边从书包里拿出一封很是厚实的信件递给了晏开。
晏开拿了信道了谢就回屋里去了,把屋里的灯都开了以后他才拿起信件仔细研究起来。
令他意外的是,这是一封跨国信件,看到邮单上那个显眼的“russia”一词时,晏开心跳久违的漏跳了一拍。
他小心翼翼的把外面的信封袋拆开,然后又从一个非常精美厚实的淡金色信封里拿出两张分别满是英和俄文打印字体的信纸,还有几张应该是汇款单之类的凭证。
但似乎也不是信纸,因为落款处还有盖章,这更像是一个通知文书之类的东西。
晏开虽然不通俄语,但英语水平没有一点含糊的水分,他眼睛扫过的地方很快就在心里形成了一句句完整的译句,只是他读着读着眉头就拧了起来,因为信上的写的意思大概是:
“尊敬的晏先生,请允许我们xx国xx防部对您表示深深的歉意与真挚问候,同时罗曼.伊万诺维奇.肖斯塔科夫少校在俄格战争的英勇事迹将永远是我们歌颂的史诗……同时,罗曼少校的功绩与抚恤金我们已经通过少校本人留下的汇款方式多方渠道转交到您手上了,请您注意账户查收……”
晏开从头到尾读了两遍,他怀疑是自己的翻译有误,于是就急匆匆上楼打开了电脑,用浏览器里的翻译软件把信件内容重新翻译了一遍,然而翻译出来的结果也是那个意思,他又将俄文的那篇扫描进去翻译,然而内容也是一模一样的。
他坐在电脑桌前僵硬了半晌后才愕然发现信封上就印着翻译过来就等同于烈士家属慰问书的字样。
晏开陷入了长达一分钟的大脑宕机空白后,他又手忙脚乱的摸出手机开始翻通讯录,然而他的旧手机被偷了现在用的是最近刚刚换的,里面没几个联系人号码,没有翻到想要联系的号码后,晏开又是一秒钟的手凉背冷,但很快他又想起什么,于是便拔腿跑出家门去。
晏开一路往街道外跑,越过诊所一直跑到这条巷口的出口那儿,他来到一家名为舒途旅行社门前,不过这会儿旅行社已经打烊了,晏开手抖着把卷帘门上印刷的联系号码输进手机里然后按下拨打键,在漫长的几十秒钟过后,电话里终于传来了谢远的声音说:“怎么了大晚上的。”
“谢远……”晏开没绷住的哭腔从嘴里飘了出来,“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在明天之内办好签证……我要去俄罗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