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南北史演义(下册)》(17) - 南北史演义 - 蔡东藩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其他 > 南北史演义 >

第六十八章《南北史演义(下册)》(17)

第六十七回梁军大捷

话说陈霸先重新拥立晋安王萧方智,都中大致安定了下来,忽然从吴兴传来警信,说是三路叛军联盟,起兵反抗陈霸先。吴兴太守杜龛是王僧辩的女婿,王僧辩曾将吴兴改名为震州,任命杜龛为刺史。杜龛听到岳父被害的消息,立即领兵占据城池,反抗陈霸先;王僧辩的弟弟王僧智正担任吴郡太守,也起兵响应杜龛;义兴太守韦载本来就是王僧辩的心腹,也与他们联盟,一同对抗陈霸先。陈霸先的侄子陈蒨助守在吴兴,他接到陈霸先的密信后,便回到长城故里建立营栅,防备杜龛。陈蒨到达长城后,只招收到数百名士兵。杜龛派遣部将杜泰率领五千精兵悄悄赶到营栅下,陈蒨的兵众吓得脸色惨白,唯独陈蒨在那谈笑自若,一点儿也不紧张,众心这才安定下来。杜泰攻扑了十几天还是没能攻克。陈霸先又派周文育去攻打义兴,义兴太守韦载募集了许多弓弩手,射退周文育后,便在城外的河边建立栅栏,派兵扼守着。陈霸先亲自督率兵士接应周文育,留下了高州刺史侯安都、石州刺史杜棱镇守台城。

谯、秦二州的徐嗣徽有个堂弟名叫徐嗣先,是王僧辩的外甥,王僧辩被杀后,徐嗣先怂恿徐嗣徽举州投降齐。后来他听说陈霸先正向东攻打义兴,于是秘密勾结南豫州刺史任约乘虚偷袭建康,悄悄攻下了石头城。游骑到达台城下,侯安都关闭城门,严守以待,并且在军中下令道:“登上城楼窥看贼军的人,一律斩首!”徐嗣徽不知道侯安都使的是什么计策,所以不敢进逼,暂时收兵返回石头城。第二天早晨,徐嗣徽又率军进攻台城,忽然看见城门大开,从里面冲出数百名壮士,踊跃直前,锐不可当。徐嗣徽招架不住,再次逃回了石头城。

另一边,陈霸先到了义兴后,攻入水栅,让韦载的族人韦翙带着书信招降韦载,韦载因情势所逼,无法再坚持下去,只好和韦翙一同出城投降。陈霸先好言安慰了韦载,把他留在帐下,并任命韦翙掌管义兴的郡事,随后撤兵返回了建康。同时,陈霸先调派周文育的兵马援救长城,又派遣宁远将军裴忌轻骑赶路,攻打吴郡。夜半时分,裴忌到达城下,鼓噪登城,王僧智从睡梦中惊起,怀疑是大军到来,急忙从后门逃出,驾着小船逃到吴兴,投奔杜龛。于是,裴忌占据了吴郡,奉陈霸先的命令留下担任太守。

陈霸先准备火速攻打石头城,突然听说齐兵前来支援徐嗣徽,并运来三十万石粮食,一千多匹马,已经到了湖墅。陈霸先有些担心,立即向韦载询问计策,韦载回答道:“齐兵如果分别占据三吴,向东侵略,是最令人担忧的。现在我们应该在淮南修筑城墙,保护东边的运粮道路,再分兵断绝齐军的输运道,用不了几天,齐将的头颅一定可以悬挂在宫阙下了!”陈霸先听从他的建议,立即派侯安都夜袭湖墅,放了一把无名火把齐船的一千多艘粮米烧得个精光。仁威将军周铁虎擒住了齐北徐州刺史侯领州,把他押送到建康。韦载又到淮南修筑营垒,派杜棱驻守,使粮道得以畅通,建康的各路军队才没有后顾之忧了。齐兵就在仓门水南设立了两道营栅,与梁军相对抗。侯安都出兵攻打秦郡,攻破了城栅,俘获了数百人,得到徐嗣徽家中的一把琵琶和一只鹰,又派人还给了徐嗣徽,并对他说道:“昨天在老弟的住处得到这些东西,行军打仗用不着,所以特地送还给你。”徐嗣徽非常吃惊,急忙向齐营乞求支援。齐淮州刺史柳达摩渡过淮水列阵以待,陈霸先督领部众猛死拼斗,放火烧栅,齐兵大败,淹死很多人。徐嗣徽和任约再次领着齐兵驻守江宁浦口,侯安都又带领水军击败齐兵,徐嗣徽等人乘坐小船逃脱了,柳达摩还不肯离去,留守在石头城,陈霸先召集水陆各军围攻石头城。石头城中没有水源,柳达摩无计可施,于是派人出来求和,只要求出具质子作为保证。陈霸先和百官商议,众人都认为建康虚弱,粮草运送不便,不如不战议和。于是,陈霸先命令侄子陈昙朗和永嘉王萧庄到齐营去做人质,和柳达摩在城外会合。柳达摩这才领兵退去,徐嗣徽和任约一同投奔了齐。齐主高洋听说柳达摩擅自和梁议和,并且丧失了无数粮械马匹,于是把罪过归到柳达摩身上,下令将他处死,再令仪同三司萧轨调集大军定期南下。这时已是残冬,雨雪交加,匆忙之间不便行军,于是命令暂缓出征。

那震州刺史杜龛还占据吴兴,没有被梁剪除。梁将周文育和陈霸先的侄子陈蒨多次攻打杜龛,杜龛始终坚守,双方相持了一年多。周文育暗中勾结杜龛的部将杜泰作为内应,又引诱杜龛出战。杜龛和杜泰出城迎战,两下交锋。杜泰按兵不动,害得杜龛独力难支,逃回城中。杜泰也跟随进城,劝说杜龛出城投降。杜龛迟疑不定,和妻室王氏商量,王氏说道:“我和陈霸先有深仇大恨,怎么能求和呢?”于是,王氏取出金银首饰和所有收藏的布帛全部犒赏全军,决心死战到底。军士们得到重赏,都非常感激,情愿效死,开城出去战斗,一当十,十当百,果然将梁军杀败,退到了十里外的下寨。

杜龛平时爱喝酒,每喝必醉,此时得了胜仗,便放心地畅饮,整天都是醉意醺醺。哪知杜泰已经暗中勾引梁军从城门溜了进来,杜龛还熟睡在床上,沉醉未醒,妻子王氏多次叫他不醒后,也顾不得什么结发深情了,当下就把一头的青丝全部剪去,扮成一个秃头妇人逃出府舍,去做尼姑去了。那时,王僧智也在吴兴,他急忙和弟弟王僧愔从后门逃走,投奔了北齐。陈蒨等人杀入府中搜捕杜龛,杜龛还在黑甜乡中鼾睡,做着那痴梦,当时就被梁军抬了出来,扛到项王寺前,一刀了结了性命。

东扬州刺史张彪一直是王僧辩的党羽,不附和陈霸先,陈霸先又派遣陈蒨、周文育前去袭击会稽(即东扬州)。张彪迎战大败,逃进了若耶山中,被陈蒨的部将章昭达追赶到,砍下首级报功去了。南方已经平定,只是北方的警报一天天紧急。徐嗣徽和任约袭击采石,抓走了明州的张怀钧,陈霸先得到消息,急忙派遣帐内荡主黄丛率兵前去堵截。恰巧,齐大都督萧轨领兵南下,与徐嗣徽、任约会合军队,兵马达到十万多,向梁山进发。黄丛仗着锐气迎头痛击,杀死齐兵前队数百人,齐兵有些惊慌,退到了芜湖。萧轨立即给陈霸先写信,只是说奉齐主的命令来召回建安公萧渊明,并不是要和南朝争胜。陈霸先便打算用船送萧渊明回去,偏偏萧渊明的背上生了疮,不能舟车劳顿,没多久就死了。齐兵没有等到萧渊明,非常生气,就从芜湖出发,进入丹阳,一直抵达秣陵。陈霸先急忙派遣周文育驻守方山,徐度驻守马牧,杜棱驻守大航,一同抵御齐军。齐兵跨过淮水修筑桥梁,围起栅栏让士兵过河,从方山直接进入倪塘,骑兵直达京都城下,建康又陷入恐慌。

陈霸先急忙召周文育等人回来支援,自己督领军队驻扎白城。周文育也率兵回来会合,和齐军对垒列阵。两下相交,正赶上西风大起,刮进梁营。陈霸先打算收兵,唯独周文育请求交战,陈霸先说道:“用兵最忌讳的是逆风,怎么能出战呢?”周文育答道:“事情已经如此紧急了,管那么多干吗?”于是,他抽槊上马,鼓勇先行。众军一齐跟随而上,大风正好转了方向,得以俘获斩杀数百名齐兵。徐嗣徽分兵去侵扰耕坛,被梁将侯安都截住。侯安都的麾下只有十二个骑兵,左冲右突,无人敢挡,齐将乞伏无劳独自骑马来截侯安都,战不到三个回合,就被侯安都给活捉了去。徐嗣徽害怕地逃了,齐军也收兵回营。

随后,齐兵又悄悄到达幕府山,陈霸先早有防备,秘密派遣别将钱明带领水师绕到齐军的后面,截击齐军的粮船,劫到了数十艘粮船,齐军缺乏粮食,最后只能宰食驴马充饥。齐兵又转往玄武湖,将要占据北郊坛,梁军也从覆舟山移军驻守在坛北,与齐兵对峙着。恰巧连日大雨,平地里的水深有一丈多,齐人白天黑夜都站立在泥淖中,脚趾都腐烂了。只有梁军占据着高原没有什么影响,不过因为阴雨连绵,粮草运输跟不上,梁军也都饥饿难耐。这时,陈蒨运送三千斛米,一千只鸭头到了梁营,陈霸先立即命人炊米煮鸭,用荷叶包裹着饭,中间夹几块鸭肉,分给将士们。兵士们饱餐了一天,第二天一早,侯安都作为先锋,他对部将萧摩诃说道:“你的骁勇远近有名,百闻不如一见。”萧摩诃回答道:“今天就让您亲眼见见吧!”说着,萧摩诃立即随同侯安都杀入敌阵。齐兵见他来势凶猛,急忙命士兵连番射箭,侯安都不肯往后退却,冒着箭矢向前,身上中了好几箭,幸好不是致命的要害,还熬受得住,偏偏马眼中了一箭,马受痛发狂跳跃,将侯安都掀落在地上。齐人看见侯安都落马,争相前来擒捉,猛然听得一声大喊,突然杀入一位少年将军,用槊四拨,把齐人纷纷杀退,救起侯安都。这少年就是萧摩诃。侯安都换马再战,齐军瞬间没了气势,陈霸先命令部将吴明彻、沈泰等人首尾齐进,纵兵大战。侯安都领兵横冲直撞,冲散了齐军的队伍,齐人大举奔溃。徐嗣徽和弟弟徐嗣宗先后被梁军擒住,斩首示众。梁军又鼓众奋力追赶,一直追到临沂,沿途多有斩获,就连齐大都督萧轨也没来得及逃走,被梁将活捉了。只有任约和王僧愔跑得较快,幸免被杀。其余的人无船过河,就抱着木棍往北渡河,溺水身亡的人不计其数,尸体塞满了河道。

梁军凯旋回都,陈霸先下令把齐帅萧轨以下的四十六名官吏全部处斩,赦免了其他人,内外解除戒严。陈霸先晋升为司徒,加中书监,封长城公,原有的官职不变,别的将士也各有封赏。陈霸先认为侯安都应该为首功,愿意将徐州刺史的兼职让给侯安都。梁主萧方智当然同意,并且又加封陈霸先为丞相、录尚书事、兼镇卫大将军扬州牧、封义兴公。于是,陈霸先踌躇满志,也动了当皇帝的心思了。

广州刺史王琳曾北援江陵,行军到长沙时听到元帝殉难的消息,自己的家属也被西魏军掳去,禁不住失声痛哭。于是,王琳为元帝发丧,三军身穿素服,并且派遣别将侯平率舟师攻打后梁。侯平接连攻破后梁的军队,军队气势非常振奋,谁知道侯平翅膀变硬后,竟然不再听从王琳的命令。王琳派兵去讨伐侯平,侯平连忙投奔了江州刺史侯瑱,王琳手下许多精锐全都让侯平带走了。侯平背叛离去后,王琳的军势就逐渐衰败,不得已奉表投降了齐。王琳见妻儿都被西魏军掳去,于是又送钱财到长安,向西魏称臣,请求赎回自己的妻儿。魏太师宇文泰答应了王琳的要求,送回他的妻儿,他又请求归还元帝父子的棺木,也得到宇文泰的同意。王琳迎回棺木安葬了元帝父子后,又上报梁廷,仍然称臣。就这样王琳一人做了三个国家的臣子,真有点像狡兔三窟。

话说齐主高洋听说齐师全军覆没,萧轨等人被梁将擒斩,当然非常愤怒,也下令将梁朝送来的人质,即陈霸先的侄儿陈昙朗处以极刑。永嘉王萧庄因为与陈氏毫无瓜葛,所以逃脱一死。高洋本来打算兴兵报复,正好此时在大修宫殿,没有时间出兵,就把战事暂时放在一边,专注于游乐。原来高洋自从荡平山胡后,心生骄傲,渐渐地沉迷酒色,肆意淫乐。有时高洋还亲自与歌姬跳舞,通宵达旦,还常常到下属的官员家中走动,街头闹市中也经常看到他的踪迹。后来,高洋变本加厉,更加的淫虐,他四处召集娼妓,脱去她们的衣裳,让随从官员肆意淫乐,有时自己淫性勃发,就让娼妓们胡乱躺在床榻上,任意奸淫。不但如此,他的恶行还遍及宫中。凡元氏、高氏两族的妇女全都被他招来,像对待娼妓一样,先选几个人上前,逼她们脱下衣服,袒露身体,供他奸淫,如果稍有违拗,立即拔刀杀死。高洋除了自己交欢外,还把妇女分给左右随从,让他们当着自己的面肆意淫虐。左右随从自然高兴听命,只是可怜了这班妇女,为了保住性命,只能不顾羞耻,任他们胡作非为了!

高澄的妻子元氏被高洋尊为文襄皇后,居住在静德宫。一天,高洋忽然想起她来,便说道:“我哥哥曾调戏我的妻子,我今天得还回来。”于是,他将元氏迁居到家中,走进她的卧房,用刀逼迫她交欢。元氏不敢违背他的意思,只能宽衣解带唯命是从了。娄太后听说高洋的昏狂事迹后,便将他叫到跟前严厉地责骂,还举起拐杖打他,一边打一边说道:“你跟你的父亲、哥哥一个德行,怎么都这么好色呢?”高洋不肯认错,被打了几下就起身跑了出来,他回过头指着太后说道:“我应该把你这个老妇人嫁给胡人!”娄太后听后,气得昏倒在地。事后,高洋非常后悔,又多次到太后跟前谢罪。娄太后怒气难消,始终不肯正眼瞧他。高洋自觉没趣,只能喝酒解闷,醉后想起自己做的错事,又来到太后宫中,跪在地上忏悔。娄太后仍然不理睬他,高洋不由得懊恼起来,竟然将太后的坐榻一掀而起。太后没有防备,被他掀倒在地,脸上都摔出了伤痕,当时怒上加怒,立即将高洋撵出了宫。没过多久,高洋酒醒了,又非常后悔,再次跑到太后宫里请安。娄太后不肯和他见面,高洋便让左右随从搬来柴火,想投身自焚,立即有人通报太后。娄太后终究是个女流,免不了转恨为怜,于是召高洋进来,勉强笑着说道:“你之前喝醉了才这么无礼,我原谅你这一次,以后应以此为戒!”高洋听后,便召平秦王高归彦入宫,让他拿棍棒杖打自己。高洋跪在地上,露出后背准备挨打,他对高归彦说道:“不打出血,我就杀了你!”娄太后听后心软了,亲自将高洋扶起,不让他受刑。高洋苦苦请求接受处罚,高归彦不得已只好仗打了他的脚心五十下。责罚过后,高洋穿上衣服,向太后谢罪,哭着走出了宫。此后,高洋戒了几天酒,但是过了十来天,他又恢复如初,甚至比之前更过分。

平秦王高归彦从小没有父母,寄居在清河王高岳的家中,高岳待他不好。高归彦长大后对他心怀怨恨。高岳曾带兵立功,很有威望,城南的府宅非常豪华。高归彦对高洋说,高岳的家建得像个皇宫一样,高洋因此对高岳有所猜忌。高岳喜爱酒色,曾召邺下的歌妓薛氏姐妹到家中饮酒欢乐。后来薛氏妹妹进了后宫,得到高洋的宠爱。薛氏姐姐为父亲求司徒的官职,高洋勃然大怒道:“司徒这样大的官,也能说给就给吗?”薛氏姐姐听后非常不高兴,说了一些高洋的坏话,高洋一气之下,竟然派人将她活活锯死。因为薛氏妹妹曾陪高岳喝过酒,高洋怀疑高岳和她通奸,便召来高岳询问。高岳回答道:“我本来想要迎纳这个女子,但是她太轻浮了,所以没娶她,并没有和她有过奸情。”高洋听后,也没说什么。但是,这件事高洋始终没有释怀。没过多久,高洋命高归彦带着毒酒来到高岳的府上要赐死他。高岳自言无罪,但高归彦说道:“你只要喝下这杯毒酒,就能保全你的家人。”高岳只好一饮而尽,喊冤而死了。高洋仍然厚葬了他,只是下令把高岳的家宅改为庄严寺。薛氏妹妹仍然得宠,被册为嫔御。后来,高洋又想起她和高岳通奸的事,便亲自砍下了她的头,藏了起来。有一次游玩宴饮时,菜肴刚呈上来,群臣列席而坐,高洋突然从怀中取出了薛氏的头颅,扔到盘子上,吓坏了在座的人。高洋又命令左右取来薛氏的尸体,将其肢解,把她的盆骨当成琵琶,一边敲一边喝,一边喝一边自言自语地说道:“佳人从此难得了。”随后,高洋又将薛氏的尸体收回,披散着头发亲自将其安葬,然后回宫。

不久,高洋又嫌宫室破旧,就召来十多万工匠修筑三座宫殿。这三座殿高二十七丈,两座宫殿之间相隔二百多尺,工匠们都害怕系在腰间的绳子断裂掉落下去,高洋却登上房脊在上面来回走动,一点儿也不害怕。旁边的人吓得心惊胆战,他却手舞足蹈,好长时间才下来,也算是个奇人。

高洋平日外出游玩,喜欢穿上武士的衣服,兵器不离手。他曾在途中见到一个长相貌美的妇人,便召来询问:“你认为当今天子的行为怎么样?”这个妇人不认识他,便直接答道:“癫癫痴痴的,根本不像个天子!”话还没说完,她就被高洋一刀砍成了两段。

一天,高洋来到李后的娘家,李后的母亲崔氏出来迎接。不料高洋突然射出一箭,正好射中崔氏的脸,崔氏吃惊地问他这是做什么?高洋怒斥道:“我喝醉的时候连太后都不认识,这个老东西竟然问我为什么?”说完,他又用马鞭胡乱抽打崔氏,直到将她打得面目青肿才扬长而去。接着,高洋又来到五弟彭城王高浟的家中,高浟的母亲就是大尔朱氏,当然也出门迎接。高洋一眼望去,觉得尔朱氏虽然已到中年,但还算丰韵犹存,禁不住欲火上身,竟然牵住尔朱氏想和她交欢。尔朱氏觉得难为情,不肯答应,惹得高洋由喜转怒,立即拔刀砍去。尔朱氏无法闪避,当场头破血流而死。

高洋杀死尔朱氏后,又前往魏安乐王元昂的家中。元昂的妻子李氏就是李后的姐姐,颇有姿色,正好此时元昂有事外出,由李氏出门迎接圣驾。高洋进入室内后便将李氏一把抱住,李氏忌惮他的淫威,无法摆脱,勉强和他交欢。后来高洋多次前去临幸,想纳她为昭仪,又担心元昂不同意,于是先将元昂召到偏殿,然后拿出弓箭射他。可怜的元昂身中一百多箭,血流满地,高洋派人将他抬回家后,当晚就死了。高洋反倒毫不在意地前去吊丧,又逼迫元昂的妻子李氏和他交欢,还让随从脱下李氏的衣服当作信物。李后整天哭泣,不肯进食,只求把后位让给姐姐。娄太后等高洋回宫后,当面训导了他一番,他才没有纳元昂的妻子李氏为昭仪。

高洋又制作了大镬、长锯、锉碓等器具陈列在殿中,每次喝醉就以杀人为游戏,割肉、肢解、砍头、炮烙成了家常之事。左丞卢斐、李庶以及都督韩哲全都无罪遭到杀戮,只有宰相杨愔始终得到他的倚任,但也被视为奴隶。有一天,高洋喝醉了酒,竟命人用鞭子猛地抽打杨愔的背,打得鲜血直流,盈满衣袍。有时,他还命杨愔袒露肚子,想用小刀剥掉他的皮,幸亏崔季舒在旁边劝说,杨愔才免于一死。杨愔因高洋喜欢杀人,曾将邺城中的死囚牵到宫殿,供高洋残杀娱乐,若这些人在三个月内没被杀死,就赦免其罪。开府参军裴谒之上书极力劝谏,高洋却对杨愔说道:“裴谒之这个笨蛋怎么敢劝我?”杨愔回答道:“他是想让陛下加重刑法,好让后人记住陛下。”高洋笑着说道:“我不杀他,又怎么成名呢?”一天,高洋哭着对群臣说道:“黑獭不听我的命令怎么办?”都督刘桃枝回答道:“我愿意率领三千壮士杀入关中,把他给陛下抓来。”高洋听后非常高兴,赏给他一千尺布帛。侍臣赵道德进言道:“东西两国势均力敌,我们能捉住他们,他们也可以抓住我们。刘桃枝说的是大话,陛下怎么能赏赐他呢?”高洋这才幡然醒悟地说道:“你说得很对!”于是,他下令收回给刘桃枝的赏赐,然后转赏给赵道德。后来,高洋与赵道德一同出游,到漳水边时,高洋想从陡峭的岸堤上策马飞奔下去,赵道德赶紧抓着马辔劝阻。高洋恨他不听话,想拔刀刺他,赵道德从容地说道:“我死后定当到黄泉启奏先帝,说他的儿子淫荡、凶残、癫狂,没有教养!”高洋没有说话,骑马回去了。

典御丞李集当面劝谏,把高洋比作桀、纣,高洋顿时大怒而起,将他绑起扔到水中,很长时间才打捞出来。高洋又问他:“我和桀、纣到底是不是一样?”李集正色说道:“只怕你还不如桀、纣!”高洋又把他扔入水中,扔了三次问了三次,李集始终不肯改口。高洋大笑着说道:“天下竟然有你这样的蠢人,我算是知道龙逄、比干都不是什么好东西了!”说完,便将李集赶了出去。后来,李集又来劝谏,高洋知道他想说什么,竟然没等他开口,就拔出宝剑将他杀死。李集这一道忠魂就这样下到地府,去寻找那龙逄、比干去了。正是:

为臣原贵格君非,君太狂昏耍见几。

强谏徒然罹一死,何如先事学鸿飞!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