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南北史演义(上册)》(27) - 南北史演义 - 蔡东藩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其他 > 南北史演义 >

第二十七章《南北史演义(上册)》(27)

第二十六回萧氏建立北齐

话说萧道成回来镇守东府,任命长子萧赜为江州刺史,次子萧嶷为中领军,加封为尚书左仆射,王僧虔为尚书令,右仆射王延之为左仆射,柳世隆为右仆射,萧道成送还黄钺,加封自己为太尉,督管南、徐等十六州的军事,加封卫将军褚渊为中书监司空。召令平西将军黄回返回东府,留住外斋,立即下令宁朔将军桓康率领几十人将黄回绑来,历数黄回的罪行后,将其一刀杀死。

骠骑长史谢朏素来清名远播,萧道成欲让其成为自己心腹,一同谋划大业。因此,每晚都召谢朏前来商议,总说他有辅佐大业的良策。哪知谢朏坐了多时,并没有说及萧道成的心事。萧道成担心谢朏为难,取烛置案,再遣去二小儿和侍从,但谢朏仍然无言以对,随后离去。太尉右长史王俭窥知萧道成的心意,悄悄对萧道成说道:“功劳大而不得封赏的例子,古今都有很多,像您如今的地位,难道还想长久待在北边吗?”萧道成假装呵止,却面露喜色。王俭又说道:“蒙您青睐,所以我才说了这些别人不敢说的话,您为何要拒绝呢?试想一下,宋氏失德,除了您又有谁能安定天下?您如果再拖延,大家的希望会就此消散!不但大业沦丧,就连身家也难保全保呢!”萧道成缓缓地说道:“你说得很有道理。”王俭又说:“以您今日的名位和声望,却只是一个平常的宰相,应当加礼优遇,稍示变革。现在朝中众臣中,只有褚公尚可以相商,王俭愿为您先走这一趟。”萧道成说:“我应该亲自去!”

过了两天,萧道成亲自拜访褚渊,说了许多闲话,才导入正题道:“我梦到自己做了皇帝。”褚渊支吾地说:“眼下才过一二年,只怕还不能轻易改变,就算您做了个吉梦,也未必就是此时,请您慎重为好!”萧道成回去后,便把褚渊的话转告了王俭,王俭说:“这是褚公尚未明白其中的意思,我一定替您想办法!”于是,王俭提议加封萧道成为太傅,假装授予他黄钺,让中书舍人虞整草拟诏文。萧道成的亲吏任遐说:“这样的大事,应该先报知褚公。”萧道成说:“褚公不同意怎么办!”任遐笑着说:“褚彦回贪生怕死,并无特别的才能,怕他什么?我现在就去告诉他,不怕他不同意!”萧道成于是命任遐去告知褚渊。褚渊本来还有些犹豫,经过任遐分析厉害后,果然再无异议。

任遐欣然回来禀报萧道成后,就立即修改诏书颁发下去,假称赏赐萧道成黄钺,督管中外各军,晋升官职至太傅,领扬州牧,允许配剑上殿,入朝不跪,参拜不报名讳等,其他的官员职位不变。萧道成上表假装推辞,由侍臣奉诏再三劝说,他才接受黄钺,推掉了其他的殊礼。萧道成任命萧赜为领军将军,调萧嶷担任江州刺史,任命三子萧映为南兖州刺史,四子萧晃为豫州刺史。

不久,宋主刘准立谢氏为皇后。皇后是已故光禄大夫谢庄的孙女,也就是谢朏的侄女。宋主已经坐上皇位,便大肆庆贺封赏,再次申述前命,加封萧道成,萧道成还是不肯接受。次年正月,萧道成提拔江州刺史萧嶷,督管荆、湘等八州军事,兼任荆州刺史;任命左仆射王延之为江州刺史。萧道成又想引用谢朏,任命他为左长史,曾设宴与他共饮,谈论魏晋故事,并举例暗示谢朏道:“从前石苞不早劝司马昭,等到奔丧才悲伤痛哭,如果将他和冯异相比较,他终究无法成为知己。”谢朏答道:“司马昭侍奉魏室,所以终身为人臣子,假如北魏也行唐、虞的禅让制,也应该再三谦让才是。”

萧道成怏怏不乐,改任谢朏为侍中,任命王俭为长史。王俭格外效力,先申述之前的计划,请萧道成不要再推辞,又打算加封公爵,初步商量封为梁公,员外郎崔祖思说道:“纤书有云,金刀利刃一齐铲除它,如今应该称齐,才是顺应天命。”于是,王俭代为修改诏文,晋封萧道成为相国,总掌百官,并赐封为齐公,备九锡礼,所有官属礼仪,全都效仿朝廷。萧道成再三谦让才接受任命,随即,他任命王俭为齐尚书右仆射,兼管吏部。

此时,宣城太守杨运长免职回家,萧道成派人勒死杨运长。陵源令潘智和杨运长一向关系友好,被临川王刘绰深知。刘绰是已故临川王刘义庆的孙子,他承袭原来的赐封,暗暗担心宋室江山不保,于是派遣亲信陈赞去对潘智说:“你是先帝时期的旧人,我是宗室近亲,一旦权奸得志,势必难以两全,不如乘此机会,召集内外势力,保卫国家,才能挽回颓势,避免沦丧!”潘智假装答应,等送走陈赞后,他却暗中通报萧道成。萧道成立即派兵捉拿刘绰和他的兄弟亲党,全部加以诛杀。

不久,萧道成又毒死武陵王刘赞,召回雍州刺史张敬儿,任命他为护军将军;授命萧长懋为黄门侍郎,出任雍州刺史。萧长懋是萧道成的孙子,即萧赜的长子,萧赜担任南豫州刺史、副相国。后来,萧道成又晋爵为齐王,增封十郡,设有天子旌旗,清道出行。世子萧赜改称为太子,王女王孙加封爵位。一切大功告成后,萧道成便将那刘宋四世六十年的皇位,轻而易举地夺来了。

不到数日,萧道成就让宋主刘准禅位,可怜这十三岁的小皇帝,在位只有三年,也要他下禅位的诏书。这诏书传出后,宋主刘准应该立即迁居,那阴鸷险恶的萧道成,还有一番做作,连上三份奏表请辞,所以宋主还得停留一日。王公大臣全都到齐王府劝他上朝,朝廷又连下诏书,催促他接受禅让。

于是,第二天举行禅位典礼。宋主刘准本来应该到场,但他却害怕要命,藏匿在佛盖下面。王敬则带兵入殿,命令军士抬着轿子快速入宫,威胁宋主出宫。因为宋主躲藏着,一时搜寻不到,惹得王敬则大动肝火,大声地咆哮。太后等人非常恐惧,只好让内侍们四处找寻。将幼主找到后,便送到王敬则跟前,可怜幼主刘准鼻涕眼泪纵横,看着那个轿子就好像看到囚车一般,始终不肯坐进去。王敬则下令抬轿,将他驱使出殿。刘准停住流泪对王敬则说道:“今天是要杀我吗?”王敬则答道:“没有此事,只不过是迁到别的宫殿去住,你的祖先夺取司马家也是这样!”刘准又哭了,他恨恨地说:“我希望以后,生生世世不要生在帝王家!”宫中自太后以下,没有不哭着相送的。

刘准又拍着王敬则的手说道:“如果可以保住性命,我愿意赏你十万钱!”王敬则没有回答,等出宫到了朝堂,百官们都已等候着,唯独侍中谢朏直接进入閤中,没有出来。当时,有诏使前去叫他,说道:“侍中应亲自解下玺绶交给齐王!”谢朏答道:“齐王自己有侍中,又何必派我?”说着,他拿着枕头睡下。诏使有些着急,便问道:“您是不是生病了?我好回去复命。”谢朏又说:“我有什么病,不劳烦你瞎说!”诏使没有办法,只好回去了。谢朏竟然走出东掖门,登车返回家中。

齐仆射王俭代任侍中,他走到宋主刘准的身旁,解去其玺绶。随后,王敬则让宋主改乘画轮车,迁居到东邸,静待新皇命令。光禄大夫王琨在晋末时期就已担任郎中,这时他看到宋主禅位,便攀住宋主的车号啕大哭道:“别人以为长寿是件好事,我却认为长寿是件悲哀的事,既不能为先人效命,又再次看到这种事情,怎能不悲伤?”随从听后也都哭了,王敬则反倒加以制止,待宋主进入东邸后,他便派兵监视着,然后又回到宫中。

司空褚渊、尚书令王僧虔捧着玺绶,率领百官奔往齐宫,萧道成还假装谦让,褚渊等人再三请求他才接受玺绶,由褚渊宣读诏书。太史令陈文建奏陈符命,说从六开始是重要的位数,后汉历经一百九十六年,禅位给魏;魏历经四十六年,禅位给晋;晋历经一百五十六年,禅位给宋;宋历经六十年,禅位给齐,几朝都是以六终结以六开始,正好合乎符节,这就是大齐受命的符瑞。王俭又呈上即位的仪注,劝萧道成当日登基。于是,萧道成选定宋升明元年四月甲午日,在南郊即位,祭告天地,改年号为建元元年,登坛接受朝贺。褚渊、王僧虔以下俯首称臣,高呼万岁。

礼成回到宫中,萧道成颁诏大赦天下,废宋主刘准为汝阴王,王太后为汝阴王太妃,谢皇后为汝阴王妃,撤去汝阴王陈太妃的名号,命令她们各自迁出宫中,移居到丹阳。他又修筑宫殿,设置守卫,限制刘准的自由。随后,他又降宋晋熙王刘燮为阴安公,江夏王刘跻为沙阳公,随阳王刘翙舞阴公,新兴王刘嵩为定襄公,建安王刘禧为荔浦公,郡公主为县君,县公主为乡君。所有宋室功臣子孙的袭爵封国全部撤销,只留下南康、华容、萍乡三邑封爵,派刘穆之、王弘、何无忌掌管宗祀。满朝文武百官,职位不变,萧道成晋封褚渊为司徒,柳世隆为南豫州刺史,陈显达为中护军,王敬则为南兖州刺史,李安民为中领军,其他人如王俭、张敬儿以下,全都加官晋爵。

褚渊的堂弟褚炤曾担任安成太守,辞职后待在家中,当褚渊捧着玺绶劝萧道成即位时,他曾询问褚渊的儿子褚贲道:“司空今天去哪里了?”褚贲答道:“捧玺绶去了齐王府!”褚炤叹道:“我不知你家司空,把一家的东西送给另一家,有什么意思?”等到褚渊晋升为司徒后,前来祝贺的宾客挤满门庭,褚炤又叹道:“彦回年少时立德立行,没想到如今病狂到这种地步!真是家门不幸,才招致今天这般后果;若让彦回在做中书郎时就病死,他岂不是一位名士吗?正直的人只有名德不远扬,才能享有期颐的高寿。”褚渊听到褚炤的这一番话,觉得非常惭愧,于是上书辞官。朝廷请裴顗接任司徒,他却上表直数萧道成的罪行,然后将官帽一扔,便径自离去。萧道成派人追上他,将他杀死。太子萧颐请求杀死谢朏,萧道成摇头说道:“他不怕死,我如果杀死他,反倒成全了他的名声,不如将他置之度外,以示包容。”于是,谢朏才免于一死,只被罢官回家。

处士何点对别人开玩笑说:“我已写完齐书,首列功臣二赞,分作十六字四句。第一句是渊既世族,第二句是俭亦国华,第三句是不赖舅氏,第四句是遑恤国家!”原来,褚渊的父亲褚湛之,曾娶宋武帝的女儿始安公主,王俭的父亲王僧绰,也娶了武康公主,所以何点讥讽这两人,才说了这些话。

那废主刘准迁居丹阳,没到半个月,忽然听到门外有马蹄声,卫兵怀疑有叛乱发生,便冲入内室杀死刘准,伪称刘准是病死的。萧道成没有降罪他们,反而论功封赏,只是追封刘准谥号为宋顺帝,一切按照仪制处理。宋自武帝至此,一共经历四世八主,共计六十年就灭亡了。最可恨的是齐主萧道成,他一不做,二不休,索性将刘宋宗室,如阴安公刘燮以下,一概捕戮,各家无论年幼,一并处死。只有刘遵考的儿子刘澄之,平时和褚渊较为友好,由褚渊代为哀求,总算被赦免,得以幸存下来。

萧氏既已开国称齐,追尊祖考,他原本是汉相国萧何的二十四世孙,当然要以萧何为始祖。萧何住在沛县,萧何的孙子萧彪迁居东海兰陵县,传到淮阴令令整,就是萧道成的五世祖,当时正逢晋乱,令整逃到江左,居住在晋陵武进县,当时城中的人全部南迁,便号称为南兰陵。萧道成的父亲萧承之,在宋廷担任右军将军,屡立战功。宋元嘉二十四年,萧承之病逝,萧道成也长大成人,英姿飒爽,声如铜钟,鳞纹遍体,时人看到,都说他是英才。萧道成有两个哥哥,一个叫萧道度,一个叫萧道生。有一相士前来拜见陈氏,说道:“夫人应当生贵子,只可惜我没能亲眼看见!”陈氏叹息道:“我有三个儿子,不知哪个将来能应验你的话?”随后,她又指着萧道成说:“斗将,也许将来会应验在你身上呢!”原来,萧道成表字绍伯,小名斗将,他父亲死时,家中穷困,母陈氏还要亲自打水舂米。等到萧道成做了建康令,冬天还没有棉被盖,却唯独吃得非常丰厚。陈氏曾经撤去肉食,语重心长地对萧道成说:“居家过日子一定要勤俭,我能够吃到一盘肉,已经很知足了。”没过多久,陈氏也去世了。

萧道成篡夺宋氏江山后,便追尊父亲萧承之为宣皇帝,母亲陈氏为孝皇后。还有两个哥哥一个妻子,全都已经过世,萧道成便追封兄长萧道度为衡阳王,萧道生为始安王。萧道成的妻子刘氏,年少时在房中睡觉,常有云气拥护,她嫁给萧道成后,也一直治家有方。宋明帝末年,刘氏病逝。升明二年,萧道成追封她为齐国妃,齐建元元年,又册封谥号为昭皇后。随后,萧道成又册立太子萧赜为皇太子,次子萧嶷为豫章王,三子萧映为临川王,四子萧晃为长沙王,五子萧为武陵王,六子萧暠为安成王,七子萧锵为鄱阳王,八子萧铄为桂阳王,九子早夭,十子萧鉴为广陵王,十一子萧钧为衡阳王,皇孙萧长懋为南郡王。光耀前人,富裕后代,安国定邦,一派兴盛气象。

这时,齐主听说北魏派梁郡王拓跋嘉,护送丹阳王刘昶,往南入侵寿阳。刘昶是宋文帝的第九个儿子,景和元年逃奔到北魏。齐主萧道成从容地说道:“我早就料到有此一招,已经派垣崇祖出兵镇守豫州,一定能制服魏虏,所以不必担心。”于是,他没有再调兵遣将,只拨运粮饷,接济寿阳。

话说,自从魏主拓跋弘传位给太子,自己便住到了崇光宫,柔然侵犯北魏时,拓跋弘因新主年幼,不能治理军队,于是又亲自督兵北讨,赶走了柔然兵。后来,他又南巡西视,一再外出,乐得这位淫姣不贞的冯太后,与李奕朝欢暮乐,共效于飞。

恰好这时,尚书李出任相州刺史,他因贪赃枉法,被人告发。尚书李敷暗中偏袒李,替他掩饰,偏偏被太上皇拓跋弘得知,将李关进囚车,查清事实后准备处斩。拓跋弘又想罢免李敷兄弟,李的女婿裴攸,替李设法保命,说应该告发李敷兄弟的阴事,方才免去死罪。李最初不肯背叛李敷,但转念一想,已经到生死攸关的境地,也顾不上旧时的情谊了,于是,他罗列了李敷兄弟三十多条罪状,奏呈上去。拓跋弘不禁大怒,立即诛杀李敷兄弟,李得以免去死罪,不久又重新担任尚书。

冯太后贪欢爱恋,和李奕是如此的情深意重,平白无故地将她的情夫杀死,她怎能不痛恨交加!她当下就命人在太上皇拓跋弘的饮食里下毒,拓跋弘不知道,吃了下去,瞬间毒性发作,痛得肝肠寸断,七窍流血,一命呜呼!拓跋弘死时年仅二十三岁,追封谥号为献文帝,庙号显祖。当时正是魏主拓跋宏延兴六年,也就是宋主刘昱元徽四年。

冯太后又再次临朝听政,改年号为太和元年,尊称为太皇太后,知书达事,亲决万机,授封兄长冯熙为太师中书监。冯熙担心人心不服,一再请辞,于是出任洛阳刺史,官职仍为太师。太卜令王叡,英姿伟岸,肤色白晳,受到冯氏的特别青睐,让他做了第二个李奕,越级晋升为尚书;秘书令李冲,美秀而文雅,也被冯氏邀为私宠。冯氏优待旧日的功臣勋将,如东阳王拓跋丕等人,全都受到厚赏。

丹阳王刘昶由宋投奔北魏,多次受到宠遇,三次娶了公主。直到他听说萧氏篡夺宋氏江山后,就上书奏请征讨,冯太后与群臣商议后,便答应帮刘昶收复旧业,世代镇守江南,作为北魏的藩属地。于是,北魏发兵几万,号称有二十万人,由梁郡王拓跋嘉统率,陪同刘昶南下。豫州刺史垣崇祖却不慌不忙,想出一条御敌的计策,坚守住了危城,果然建立了大功。正是: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