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在谈判中无往不利——优势谈判心理术
第54章在谈判中无往不利——优势谈判心理术(2)
为什么请局长看《茶馆》呢?因为她在济南的时候问过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得知局长很喜欢看话剧。局长离开北京时,她把局长送到飞机场,对局长说:“我们谈得非常愉快,一周之后我们能不能到您那儿做技术交流?”局长很痛快地答应了这个要求。一周之后,她的公司老总带队到山东做了个技术交流。
老总后来对她说,局长很给“面子”,亲自将相关部门的有关人员都请来,一起参加了技术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大家都感到了局长的倾向性,所以这个订单很顺利地拿了下来。
a公司的代表听后说:“你可真幸运,刚好局长到北京开会。”
李小姐掏出了一个小本子,说:“不是什么幸运,我的每个重要客户主要领导的行程都记在上面。”打开一看,上面密密麻麻地记了很多名字、时间和航班,还包括他的爱好是什么,他的家乡是哪里,这一周在哪里,下一周去哪儿出差。
在此案例中,中标方的销售代表只与客户接触了3次就成功谈下了2000万的订单,而竞争对手a公司花费了很大的人力、物力也未能如愿,原因就在于中标方的销售代表掌握了客户的关键决策人物——移动局局长的个人资料,并且根据这些资料采取了一系列主攻客户的谈判策略。
首先,打电话到局长下榻的酒店,请酒店送一束鲜花和一个果篮到局长的房间,并写上她的名字。
其次,打电话给本公司的老总,请老总亲自去接待一下客户。
再次,请局长参观自己的公司。
最后,请局长去看话剧《茶馆》。
这些行动都是源于客户的个人资料,且直接作用于客户的情感,获得了客户的好感,建立了比较密切的客户关系。最终,在一次老总亲自带队的大型的技术交流之后,李小姐的公司顺利地拿到了这个大单。
每个谈判人都具有感性思维,完全理性的人并不存在。从客户的感性角度出发,打动对方的感情,获得客户的好感,你就已经成功了一半。特别是在与大客户谈判的时候,之前对大客户的家庭状况、家乡、爱好、社会关系、个人发展等方面的资料有一个详细的了解,对于我们在谈判中展开一系列公关活动获得客户信任有很大的作用,有助于促成谈判的成功。
【亮点重温】对对手的资料有一个详细的了解,对于我们在谈判中展开一系列公关活动获得客户信任有很大的作用,有助于促成谈判的成功。
以退为进能让对手束手就擒
一位商人带着三幅名家画到美国出售,恰好被一位美国画商看中,这位美国人自以为很聪明,他认定:既然这三幅画都是珍品,必有收藏价值,假如买下这三幅画,经过一段时期的收藏肯定会涨价,那时自己一定会发一笔大财。于是下定决心无论如何也要买下这些名家名作。
主意打定,美国画商就问商人:“先生,你的画不错,请问多少钱一幅?”
“你是只买一幅呢,还是三幅都买?”商人不答反问。
“三幅都买怎么讲?只买一幅又怎么讲?”美国人开始算计了。他的如意算盘是先和商人敲定一幅画的价格,然后,再和盘托出,把其他两幅一同买下,肯定能便宜点,多买少算嘛。
商人并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只是脸上露出为难的表情。美国人沉不住气了,说:“你开个价,三幅一共要多少钱?”
这位商人是——位地地道道的商业精,他知道自己画的价值,而且他还了解到,美国人有个习惯,喜欢收藏古董名画,他要是看上,是不会轻易放弃的,肯定出高价买下。并且他从这个美国人的眼神中看出,他已经看上了自己的画了,于是他的心中就有底儿了。
于是漫不经心地回答说:“先生,如果你真想买的话,我就便宜点全卖给你了,每幅3万美元,怎么样?”
这个画商也不是商场上的平庸之辈,他一美元也不想多出,便和商人还起价来,一时间谈判陷入了僵局。
忽然,商人怒气冲冲地拿起一幅画就往外走,二话不说就把画烧了。美国画商看着一幅画被烧非常心痛。他问商人剩下的两幅画卖多少钱。
想不到商人这回要价口气更是强硬,声明少于9万美元不卖。少了一幅画,还要9万美元,美国商人觉得太委屈,便要求降低价钱。
但商人不理会这一套,又怒气冲冲地拿起一幅画烧掉了。
这一回画商大惊失色,只好乞求犹太商人不要把最后一幅画烧掉,因为自己实在太爱这幅画了。接着,他又问这最后一幅画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