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给客户设一个邪圈套”——设置心理陷 - 每天懂点儿销售心理学 - 苏玛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27章给客户设一个邪圈套”——设置心理陷

第27章给客户设一个邪圈套”——设置心理陷阱促成交(2)

虽然出师不利,华森却并不服输。他决定换个法子,再碰碰运气。他顿时改口气,大声地说:“查理太太。很对不起打扰你了,不过我今天来拜访您并非为了公司的事,我只是来向您买一点鸡蛋。”听到这句话,查理太太的态度稍微温和了一些,门也开大了一点。华森接着说道:“您家的鸡长得真好,瞧它们的羽毛多漂亮,多光滑。您这些多明尼克种鸡下的鸡蛋,能否卖给我一些呢?”

门开得更大了,查理太太奇怪地问华森:“您怎么知道我这些是多明尼克种鸡?”华森知道自己的话已经打动了查理太太,便接着说道:“我家也养了一些鸡,可是没有您喂养的这么好,饲养得这么好的鸡我还真是没见过呢。而且,我饲养的鸡,只会生白蛋,也不知道查理太太有什么技巧。夫人您是知道的,做蛋糕的时候,用红褐色的鸡蛋,要比白色的鸡蛋好很多。我太太今天要做蛋糕,需要几个红色的鸡蛋,所以就跑您这里来了。”

查理太太一听这话,感到高兴万分,于是不再有丝毫的戒备心理,立刻从屋里跑了出来。华森则利用这短暂的时候,瞄了一下四周的环境,发现查理一家拥有整套的奶酪设备,于是继续恭维道:“我敢打赌,您养鸡赚的钱一定比查理先生养乳牛赚得多。”

这句话说到了查理太太的心坎里,她十分高兴。因为长期以来,查理先生不承认这件事,查理太太则总想把自己得意的事告诉别人。他们互相交流养鸡经验,彼此间相处十分融洽,几乎无话不谈。

最后,查理太太在华森的赞美声中,主动向他请教用电的好处,华森先生给她做了详尽的回答。两周后,华森在公司收到查理太太交来的用电申请书,后来,华森先生便源源不断地收到这个村落的用电订单。

任何一个顾客都有他的闪光点,仔细观察,找到顾客的闪光点,并真诚的适当夸大它,你的顾客一定会很高兴的。在遭到顾客拒绝的时候千万不要放弃,如果你能像华森先生那样善于观察,你也一定能得到顾客的肯定,这样一来,还愁你的产品卖不出去吗?

【亮点重温】任何一个顾客都有他的闪光点,仔细观察,找到顾客的闪光点,并真诚的适当夸大它,你的顾客一定会很高兴的。

吊足客户的胃口

夏末秋初,美国西雅图的一家百货商店积压了一批衬衫。这一天,老板正在散步,看见一家水果摊前写着“每人限购1000克”,过路的人争相购买。商店老板由此受到启发,回到店里,让店员在门前的广告牌上写“本店售时尚衬衫,每人限购一件”,并交代店员,凡购两件以上的,必须让经理批准。第二天,过路人纷纷进店抢购,上办公室找经理特批超购的大有人在,于是店里积压的衬衫销售一空。

这个案例的成功,均在于他们成功地运用了客户的逆反与好奇心理:你们的产品越多,越急于让我买,我越不买;你越对产品“遮遮拦拦”,我越好奇,非要弄个清楚明白不可。

销售员在销售过程中也可以利用客户的这种心理来吊足客户的胃口,从而达到“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效果。

日本销售之神原一平说:“我要求自己的谈话要适可而止,就像要给病人动手术的外科医生一样,手术之前打个麻醉针,而我的谈话也是麻醉一下对方,给他留下一个悬念就行了。”

为了有效地利用时间,与准客户谈话的时候,原一平尽量把时间控制在两三分钟内,最多不超过10分钟。因为客户的时间有限,原一平每天安排要走访的客户很多,所以必须节省谈话的时间。

原一平经常“话”讲了一半,准客户正来劲时,就借故告辞了。“哎呀!我忘了一件事,真抱歉,我改天再来。”面对他的突然离去,准客户会以一脸的诧异表示他的意犹未尽。虽然突然离去是相当不礼貌的行为,但是故意卖个关子,给客户制造一个悬念,这样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对于这种“说”了就走的“连打带跑”的战术,准客户的反应大都是:“哈!这个销售员时间很宝贵,话讲一半就走了,真有意思。”等到下一次他再去访问时,准客户通常会说:“喂,你这个冒失鬼,今天可别又有什么急事啊!……”

客户笑,原一平也跟着笑。于是他们的谈话就在两人齐声欢笑中顺利地展开了。其实,原一平根本没什么急事待办,他是在耍招、装忙、制造笑料以消除两人间的隔阂,并博得对方的好感。

谈话时间太长的话,不仅耽误对其他准客户的访问,最糟的是会引起被访者的反感。那样的话,虽然同样是离去,一个主动告辞,给对方留下“有意思”的好印象;另一个被人赶走,给对方留下不好的印象。

原一平这种独特的办法是根据自己的性格制定出来的,并不代表每个销售员都可以照搬来用,但这种方法的核心“抓住客户的好奇心,吊足客户的胃口”却是销售员必须领会的,你可以结合自己的特点制定出一套别具风格的“吊”的方法。然后在恰当的时机,给他的好奇心一个满足,那么你的销售将变得轻松而愉快。

【亮点重温】销售员在销售过程中也可以利用客户的这种心理来吊足客户的胃口,从而达到“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效果。

学会制造悬念

克林顿·比洛普是美国著名的销售行家,在创业初期,为了多赚一点钱,他曾为康涅狄格州西哈福市的商会销售会员,并借此他敲开了该市各企业领导人士的大门。

有一次,他去拜访一家小布店的老板。这位老板是第一代土耳其移民,他的店铺离一条分隔东哈福市和西哈福市的街道只有几步路的距离。结果,这个地理位置成了这位老板拒绝加入商会的最佳理由。

“听着,年轻人,西哈福市商会甚至不知道有我这个人。我的店在商业区的边缘地带,没有人会在乎我。”

“不,先生,”克林顿·比洛普坚持说,“您是相当重要的企业人士,我们当然在乎您。”

“我不相信。”老板坚持己见,“如果你能够提出一点证据反驳我对西哈福市商会所下的结论,那么我就会加入你们的商会。”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