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八角堡的传说 - 神池不神 - 我的祖宗叫六六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其他 > 神池不神 >

第44章八角堡的传说

八角堡,位于神池县南高山下八角镇,这里是明朝时期三关边防的要塞,属于山西镇宁武道。“当时,山西镇宁武道的中路下辖宁武关城、盘道梁堡、神池堡、八角堡、利民堡。这其中,八角堡与利民堡、神池堡呈‘品’字形布局。

八角堡在历史上是宁武府所辖神池县的一个重要军事城堡。堡城内设东西城门楼各一座,并置有都司署、把总署、关帝庙、城隍庙等建筑。据《神池府志》载,明弘治二年(1484)兵使王璇筑八角堡。嘉靖四年(1525)建八角仓,六年扩建。万历十五年(1587)砌砖堡圈周长4里,高3丈5尺,有东、西、南三门。八角堡当时地处神池关与偏头关防务联线,东南接神池堡保卫神池,西连西峪口驰援偏头,东北走利民堡与朔州呼应。这样,八角堡和利民堡、神池堡就形成了三角形布防格局,同为三关边防要塞。所以,明朝嘉靖年间,八角堡设守备,统辖四堡,统驻守军377人。到了清朝初年改为八角营,派驻有守备、把总等官员,分掌军事和政务,常驻守军240人。雍正初年,神池堡建为县,八角属神池管辖,改八角守备为都司佥书;乾隆年间,又改为把总(武官);光绪时八角军事上属神池营。这些历史记载说明,八角堡在明、清两朝五百多年时间里一直是个军事堡城。

现如今,八角堡主体保存完好,整体形状呈正方形,每边长约500米,整个堡墙均为砖石垒砌,现只有南墙残存,墙高8.5米,厚4米。“这里的城砖硕大,在长城中都十分罕见,足证八角堡当年之重要、防御之坚固。

其实八角堡城内既无八角楼阁,也没有其他八角形建筑,为什么要叫做‘八角’?这里面有一个神池当地流传的故事。”

传说八角堡的原址在现在城东北的土堡遗址,形状方方正正,传说建造之时,四周土墙已经筑起,正准备垒砖,有一天夜里,工人们忽然发现一团五色光环从北面飘忽而至,落在筑城标记木橛上,光环里隐约出现一只五色狐狸,一会儿,光环和狐狸一起飘去。第二天,施工标记不见了。官员和工人们循着昨夜光环飘去的方向寻找,结果发现木橛插在城南一里外的地方,人们拔起木橛,便有一股泉水喷涌而出,官员们立即命令工人们掘井,但见水源旺盛,泉水清甜,再看四周,北高南低,易守难攻,于是便按木橛所指,另筑新城。城堡建成后,便取“拔橛”的谐音,起名八角堡。

隋唐时期,唐代大将李靖在这里大破突厥阵营,并在定襄生擒了突厥可汗颉利。

贞观四年正月,时突厥颉利可汗正驻扎在定襄城(今内蒙古清水河县),李靖身仅率少量骑兵孤军深入,他料定突厥可汗疑虑大唐倾国而来,突厥可汗一夜数惊,不敢主动出击。李靖一面派出间谍分化离间,致使突厥可汗的亲信大将康苏密叛变降唐,一面乘夜突袭定襄城,大破颉利可汗的主力,突厥残兵狼狈北逃。

之后李靖便掌握主动态势,立即进击,几十万突厥兵招架不住,纷纷溃散。

次年二月,退守铁山的颉利对唐军压境非常害怕,遂遣使至唐谈判求和。唐太宗一方面派鸿胪卿唐俭前往突厥招抚,一方面又密令李靖率兵进击。李靖认为用兵的时候到了,时不可失,立即部署选精骑一万,引兵突袭。

李靖率精骑一万人,携带二十天的干粮,深入大漠突袭颉利牙帐。另一位唐将李勣积极配合,率兵北进,抢占碛口要道(今内蒙古二连浩特)。

李靖率骑兵昼夜兼程,一路悄声无息,一边擒杀突厥的侦察人员,一边掩盖行军痕迹,顺利地杀到颉利驻地铁山,颉利正与唐使置酒高会,哪料到唐军神兵天降。当下来不及抵御,仓促率兵北逃。

突厥人跑到碛口,被埋伏在此的李勣迎头一击,又是死伤惨重。颉利可汗前无去路后有追兵,只好掉头向西,企图投奔吐谷浑。途中众叛亲离,跑到大同道(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附近,被唐军杀散,颉利可汗本人被生擒。

贞观八年,吐谷浑可汗伏允侵扰唐陇西,李靖受命出兵攻打吐谷浑。

吐谷浑仗着天时地利,曾经三次令唐朝军队无功而返。吐谷浑闻听与唐军又至,便烧去野草,让唐军战马没有食物可吃,变得羸瘦而无法赴敌。李靖深知狭路相逢,将勇者胜。他留下老弱之兵,率精骑一万人,携带二十天的干粮,硬是从雁门关的狭窄小路上穿越过去,历经无人之境2000余里,绕到吐谷浑后则发起了进攻。

伏允可汗万没料到唐军如神兵天降,仓促接战被击败,仓皇逃入八角堡中。李靖又施猛追穷寇之计,在一万人的主力中,再先精选1000骑兵,急速奔驰直趋保德内蒙古。

半年的时间里,李靖横行五邑雁门关楼烦六千里,最终在八角堡恶战一场,吐谷浑可汗被杀,其国土尽归唐朝。他创下了贞观时期唐军全胜战绩,也为自己的出征划上了完美的句号。

大战过后李靖带领士兵们将土墙扩建,在城墙外修护城壕,将城墙上筑敌台6座,堡内有营房2736间。城池的东、西、南三面开门,并筑瓮城重门。城墙四角皆建有角楼,在东、西城门外设有吊桥‌。八角堡其防御之坚固‌,使后来的敌人进犯后无功而返。

八角堡在历史上多次扩建和修缮。嘉靖四年(1525年)建八角仓,嘉靖六年(1527年)扩建,万历十五年(1587年)砌砖。八角堡在明清两代都是重要的军事据点,当时驻军众多,成为宁武府所辖神池县的一个重要军事城堡‌。

八角堡不仅在军事上具有重要意义,还在历史上发生过重要事件。1945年2月18日,八路军在这里消灭了日军的一分遣队,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