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制作陶器 - 回到原始部落当酋长 - 北大鱼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11章制作陶器

当他抱着黏土回到营地时,发现张雨还在勤快地搜寻着柴火。

茅草屋前已经堆起了一小堆新的柴火。

“你这是咋了?衣服咋没了,掉河里啦?”张雨把柴火放下,看着光着膀子的吴小天,一脸疑惑。

“这不是没东西装黏土嘛,我就直接用衣服兜回来了。”吴小天一边解释,一边随手把衣服铺开,露出了里面的黏土。

张雨瞅了一眼那堆黏土,忍不住笑了:“你这办法倒是挺直接的,就是牺牲大了点。”

吴小天无奈地耸了耸肩,他知道时间紧迫,没有太多选择。

然后找来一块平整的石板,仔细吹干净上面的灰尘,然后又在上面铺了一层茅草,这样可以防止黏土直接粘在石板上,也便于后续的操作。

接着,他走到火堆旁,用双手捧起一捧草木灰,轻轻地撒在黏土上。

他开始用手反复揉搓黏土和草木灰的混合物,就像和面一样,使两者充分的混合在一起。

草木灰中含有的钾可以作为天然的助熔剂,有助于降低陶土的烧结温度,还能增加陶器的强度和耐用性。

这个过程需要时间和耐心,所以吴小天做得很认真,他知道这是制作陶器的关键步骤之一。

张雨站在一旁,看着吴小天熟练的动作,也跃跃欲试。

她开口道:“让我也试试,这个草木灰是做什么用的?”

吴小天让开位置,让她坐下,然后在一旁解释道:“草木灰能帮我们把陶土烧得更好。它里面有一些矿物质,能让陶土在烧制的时候更容易成型,而且烧出来的陶器也会更结实。”

张雨听了,眼睛一亮:“看起来挺有意思的。”

吴小天笑着点了点头,“你试试看,就像是包饺子和面一样,均匀地揉,把草木灰完全混合在黏土里。”

张雨点了点头,然后开始模仿吴小天的动作,上下揉搓着黏土。

虽然一开始有点笨拙,但很快就找到了感觉。

她发现,加了草木灰的黏土确实更容易塑形,而且手感也更好,而且比和面有意思多了。

“我再去挖点黏土,你先揉着点,一会直接做个陶罐和陶碗。”吴小天看到张雨玩得起劲,不但没有阻止,反而给她派了任务。

“啊?我?”

张雨看了看手里的黏土,又看了看吴小天,显得有点意外。

她用手指了指自己,脸上露出了不确定的表情。

吴小天鼓励道:“对,你,不用紧张,就照着你心里想的样子做,反正做出来的东西就只有咱们两个用。”

张雨还是有点犹豫,她以前从来没做过陶器,心里没底。

但看到吴小天一脸认真的样子,她决定试一试。

吴小天看着张雨专注的样子,笑了笑,然后转身去准备更多的黏土。

但当他又带着一兜黏土回来时,看到张雨还在专心地揉着那块黏土,忍不住有些迟疑地开口:“你这···”

“我不知道揉到什么地步才算合适,你也没说,就只好一直揉了。”张雨的声音里带着一丝委屈,她的眼睛里流露出求助的眼神。

吴小天看着张雨那副认真但又委屈的样子,心里有些无奈,又觉得有点好笑。

他把新挖回来的黏土放到一边,然后接过张雨手里的那块已经被揉得发热的黏土,又揉了两下。

“其实揉到这种程度已经差不多了,表面光滑,没有明显的颗粒感,手感均匀,这样烧出来的陶器才会结实。”吴小天边说边解释道,撕下其中一小块,递给了张雨。

“感觉到黏土柔软,有点弹性,就可以了。”

张雨看着吴小天手中的黏土,又摸了摸自己手里的,终于有了点感觉。

“哦,原来是这样啊。我还以为要揉很久呢。”她的声音里带着一丝释然。

“好了,面和的差不多了,该包饺子了。”

“咱俩一人做一个陶碗,先说好,谁做的谁用哈。”吴小天说着,将黏土一分为三,一大两小份,并将其中的一小份递给了张雨。

“做就做,我肯定做的比你好。”张雨接过黏土,故意装出一副恶狠狠的样子说道。

但话虽这么说,张雨手里却迟迟没有动作,她盯着手里的黏土,似乎在思考从何下手。

吴小天注意到了张雨的犹豫,疑惑地问:“你怎么不做?你刚才不是说得挺有信心的吗?”

“我不会。”张雨倒也坦白,她理直气壮地承认自己还不太会做,但脸上并没有气馁的表情。

吴小天一听,忍不住笑了:“没事,谁都有第一次,来,我教你。”他并没有嘲笑张雨,反而耐心地准备指导她。

“首先,我们需要先做一个碗底,揪一小块陶土,搓成球,再压扁,这就是你陶碗的底子。”

说着,他在石板上按压出了一个泥饼,拿在手里,观察着泥饼的厚度。

“然后再弄点黏土,搓成长条,再围着碗底一圈圈盘起来,慢慢弄出个碗的形状。”

吴小天边做边解释,很快就把第一层碗壁盘好了。

他把半成品拿起来,递到张雨面前,让她好好看看:“你瞧,就是这样,一圈一圈地盘,力度要均匀,这样碗壁才会平整。”

张雨仔细端详着吴小天的作品,点了点头:“哦,我明白了,原来是这样弄的。”

说完,她便开始自己制作,而吴小天也拿过他的半成品,继续加工。

张雨很快就找到了感觉,虽然她手里的陶土作品没有形成传统意义上的碗形——底部宽,口部窄——反而更像是个直筒杯,上下一样粗,但她对自己的第一个尝试还是挺满意的。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