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另有其人 - 摧眉折腰事权贵 - 乐天派向日葵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其他 > 摧眉折腰事权贵 >

第41章另有其人

监察御史就是皇帝的耳目,他们的存在让六部乃至各地官员都很头疼。

宣宗授以监察院的职权是:凡大臣奸邪、小人构党、作威福乱政者弹劾,凡百官猥茸贪冒坏官纪者弹劾,凡学术不正、上书陈言变乱成宪、希进用者弹劾。

简而言之,监察御史啥事都能管,啥事也都敢管。

尤其是被派遣到各道的监察御史,若不闹出点动静,抓出几个大案,那就是办事不利,这辈子都别想出头。

所以御史不仅嘴硬,头更硬,背靠陛下他们谁也不怕。

郭巡抚嘴角一僵,还别来无恙,只要你别来,我就无恙!

“魏御史真是勤勉,这才几日就到了兖州府,真是我等学习的楷模。”

“巡抚大人过奖,身为御史,为陛下分忧,自然要只争朝夕。下官沿途听闻滋阳县有冤案,士绅、乡宦和百姓签下了联名状,当下心急如焚,片刻不停地赶了过来。”

郭巡抚心下更气,狠狠瞥了李知府一眼,看你干的好事!

李知府:事是崔家干的......

为了平息郭巡抚的怒火,李知府赶紧凑上前,笑着说:“巡抚大人知晓此事,也连夜赶来,亲自审理崔知县杀人一案。魏御史一路风尘仆仆,不如休息片刻,待案情审完,我立刻命人将案卷呈上。”

魏御史谦逊地说:“六品以下官员问审,需听从监察御史、按察司调查询问,这是我的职责,怎好让两位大人受累。”

他拱拳过头,肃声说道:“我受陛下委派,食朝廷俸禄,必当鞠躬尽瘁。凡朝廷政事得失、民生利弊,凡百官有奸贪污绩,均要据实纠弹,否则怎对得起这身官服!”

此话一出,百姓立刻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御史大人大义!”

“御史大人威武!”

“御史大人要为我们崔知县申冤呐!”

郭巡抚和李知府顿时面如锅底,脸颊抽搐。

就你会说,就你能嘚瑟,真是显着你了。

崔正民再次强撑起半个身子,低头致谢:“魏御史秉公执法,下官给您添麻烦了。”

崔家姐弟俩赶紧下跪:“御史大人,父亲冤枉,请您为我们做主!”

吴家母子一听也不甘示弱,跟着哭爹喊娘,求御使做主。

哪想百姓们也跟着齐声高呼:“崔知县冤枉,御史大人一定要为崔知县做主啊!”

母子俩尽管嗓门大,但再大也敌不过百姓齐呼,声音全然被淹没其中。

真是一喊还比一喊高。

魏御史见到府衙情形,听到百姓申冤,便知崔家送去的消息不假,这崔知县八成是被冤枉了。

他伸出双手,做了个噤声的手势,现场瞬间安静下来。

“请百姓放心,本御史身负监察之责,定不会让无辜者蒙冤!”

郭巡抚和李知府对视一眼,心道这厮有备而来,怕是不好。

崔婉抢先说道:“御史大人,臣女有冤要诉!”

魏御史回身,崔知县一案他早已从崔家下人那得知,也知道一直都是这位小姐在收集证据,为父申冤,心里不禁感慨:生女当如此。

他认真看了眼崔婉,右手抬了抬,示意她起身回话。

姐弟俩站起来,崔婉走到刘四面前,字正腔圆地说:“父亲被指责酒楼行凶杀人,然据父亲所言,李知府和姚知县刚离开宴席方便,他便晕倒在酒桌上,再醒来时就身处牢房。此案有五处疑点,一是父亲晕倒前从未见过死者吴小柔,但龟奴却指认父亲行凶杀人。李知府也称回到厢房时父亲就已晕倒在地,试问,一个即将晕倒之人,如何能杀死身体康健的女子?”

刘四心虚的低下头,不敢直视她的目光。

然后她走到吴家母子面前,继续说道:“二是状告者可疑。吴家家境贫寒,长子吴守业还嗜赌成性,因欠了十两赌银,将年仅十岁的亲妹妹以三十两银子卖给群芳楼。当时签的卖身契是死契,上面写明了生死不论。试问,吴家既已狠心卖掉女儿还债,四年来不闻不问,现在又为何哭天抢地的申冤?既已生死不论,为何不是青楼出面,而是由吴家状告?”

吴家母子一时脑子没转过来,不知如何作答。

周焱回道:“吴家卖女儿也是生活所迫,其当家人早死,只能卖女苟活。尽管女儿卖了出去,但亲情还在,为何不能替女儿申冤?”

吴母连忙点头,“是啊,那毕竟是我的亲生女儿啊!”

崔婉垂眼冷笑:“亲生女儿?当年你们将她卖了十两银子,除了十两还赌债,马上就用剩余的二十两银子换了处大宅子,一家人过得其乐融融,全然不管女儿死活。得知吴小柔死后,你们还得了一笔横财,不仅天天大鱼大肉,还买了两个小丫鬟做婢女,整日在家里欢声笑语,哪像是死了女儿,分明是抱上了聚宝盆!”

崔俊轩将手中的卖身契和证词递上,“御史大人,这是吴家卖女儿时留在县衙的底案以及周围邻居的证词。吴家用着卖女儿的银子过上富庶的生活,女儿死后又天天宴饮,简直是在吃人血馒头。吴家银子来的蹊跷,还请大人深查。”

魏御史看完证据,严声问道:“吴家母子,你们花天酒地的银子从何而来?”

吴家母子缩了缩脖子,心虚地看向李钰。

周焱赶紧冷哼一声,他们又将视线转了回来,支支吾吾的不敢说话。

崔婉接着说道:“三是潼乡村孩童失踪案存疑。案发当日,县衙接到报案,说三名孩童离奇失踪。父亲担心孩子们安危,将捕快都派了出去。捕快从上午找到晚上,最后从山里找到孩子,说是小孩调皮,忘了回家的路。众人皆知,村里的孩子都熟悉山路,怎会一去不回,还让县衙的人翻遍山头都找不到,孩子是真的丢了吗?案发之后,那三户丢失孩子的人家也都突发横财,未隔几日就买布买肉,银子从何而来?”

魏御史点头,“确实疑点重重。”

崔婉又走到周焱面前,冷声说道:“四是状师可疑。这位周状师是兖州府出了名的诉棍,向来只接达官显贵的诉讼,讼费十两银子起步。你为何会接吴家这等平民的诉状?吴家有银子付给你吗?”

周焱被人当面骂做诉棍,立刻反唇相讥:“我是个读书人,也心怀正义,怎就不能为百姓申冤?”

“心怀正义?”崔婉冷笑,“周状师有句名言,叫主家出多少银两,你就能还主家多少公道,这可是满城皆知的。你心怀的怕不是正义,而是银子吧!”

百姓们随即应道:“周焱就是个只认银子不认人的诉棍!”

“他只帮富人起诉,打的全是冤假错案!”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