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瘟疫凶多吉少。 - 双鱼谣 - 顾与肖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双鱼谣 >

第32章瘟疫凶多吉少。

第32章瘟疫凶多吉少。

白渊城地处交通要道,商贸繁荣,人口密集,然而近来却瘟疫肆意,灾情蔓延,连周边城市都受到了不小的波及,以至于原本繁华的街道都萧条冷落许多,商铺皆房门紧闭,行人都少之又少,农田荒芜,横尸遍野,空气中弥漫着药草和腐烂的气息,到处都是病痛、恐慌与绝望。

与此同时,周边的盗匪趁机作乱,四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当地官府疲于应对,干脆撒手不管,白渊城瞬时仿佛一座炼狱般几近崩溃。

事态不断发酵,直至失控之时,消息才传入了京城。朝堂之上,昭武帝大怒,当即召见平兀侯,命其带领精锐人马,暗中南下查探实情,务必设法稳定局势。

程雪案知道这是昭武帝一石二鸟的方式,若是能顺利解决此事,也算能稳定大昭社稷,只是一旦盗贼作乱、瘟疫蔓延至一发不可收拾,即便程雪案没因为染病死在白渊城,回到京城也难逃其咎。

所以,他是抱着必死的信念见了洛迎窗一面,然后奔赴白渊城。

随行人马之中,多为曾和程雪案上过战场的弟兄,还有日日侍奉左右的祈明,至少这支队伍还算值得程雪案信任,不至于背后捅刀子。

临出发前一天,韩煦突然出现在平兀侯府外,程雪案最初还以为他是来送行的,直到他从家仆手中拿过行囊,笨拙地跨上了马,程雪案才意识到韩煦打算跟自己同行。

“你做什么去?”

因为之前的不欢而散,再加上平日里公务繁忙,程雪案和韩煦已经许久未见了。

印象里的韩煦,总是白衣翩然,眉目清朗,笑时如春风拂面,举手投足皆透着世家公子的风雅。自从入朝为官后,琐事纷繁,倒是令他少了几分少年意气,多了几分沉稳深思。眉宇间不再全是澄澈,眸底添了几分深沉,袖下的手亦不复柔润,隐隐透着磨砺后的坚韧。不过那股子玉骨风姿却不见更改,温润依旧。只是那温润之中,多了一抹克制与威仪,昔日无忧的玩伴,终是成长为可担风雨的朝堂之臣。

怀着复杂心情打量韩煦的时候,只听他依旧像少年时那般唠叨自己:“白渊路途遥远又诸多阻碍,我不放心你。”

“……”程雪案被韩煦一句话哽在喉中,顿了顿才道,“带上一个你,我还要多操一份心。”

“我不会给你添麻烦的。”韩煦抖了抖宽大的衣袖,露出许久不见的少年般轻松的笑容振振有词,“如今我负责撰写国史,眼下白渊城瘟疫乃是大事,自当记入史册,唯有随行亲临,才能如实记载——我已同圣上禀明,得圣上恩准,莫非侯爷还有异议?”

程雪案见韩煦把昭武帝都搬了出来,也懒得跟他多费口舌,淡淡地扫了沾沾自喜的韩煦一眼,便对身后的队伍命令道:“上马。”

为了掩人耳目,程雪案乔装为一位云游四方的郎中,贴身的几人都扮作他的学生,而随行的其余人则暗中保护观察。一行人日夜兼程,避开官道,穿行于山林小道,沿途所见皆是荒凉景象,村庄破败,衰草伏地,风过之处,黄沙卷着呛人的恶臭,使人不敢久留。

数日后,程雪案等人终于抵达瘟疫最为严重的白渊城。只是烈日之下,城内一片死寂,街巷冷清,曾经车水马龙的市集,如今只剩破败的摊棚和横陈的尸体,唯有乌鸦在枯树上盘旋而过,发出刺耳的悲鸣。

祈明见状,凑在程雪案耳边道:“先生,不如我们先找一处地方歇脚,好打听下白渊城的近况。”

程雪案应了声,命人分散行动,一部分负责暗中查访,自己则带着祈明和韩煦转入唯一开门的一家客栈,却也是冷清至极,等了好久,才见掌柜的姗姗来迟。

掌柜的一下子见到这好几个神采奕奕又气度不凡的公子,先是一怔,揉了揉眼睛确定自己不是在做梦,才打了些勉强干净的水来奉上,嘴巴里还念叨个不停,许是太久没有同人交流了,眼底掩不住的兴奋,却又毫无生气可言:“客官打外地来吧?如今我们这白渊城,能跑的都跑了,跑不掉的也都命丧于此,在下也不过是在家传的酒楼里苟延残喘罢了。”

程雪案瞧了掌柜的一眼,泰然自若道:“实不相瞒,我们是江湖云游的郎中,这位是我师兄,这位是我的小徒弟,我们听闻白渊城瘟疫四起,特赶来一探究竟,尽举手之劳,望免百姓之苦。”

掌柜的一听,手里的茶壶都差点没拿稳,连连鞠躬道:“几位公子可真是菩萨心肠啊——可惜,我们这白渊城苦于瘟疫已久,怕是难以保全,几位还是早日返程,免得染上瘟疫,得不偿失啊。”

韩煦皱皱眉,开门见山地问:“此地的瘟疫何时兴起?起初可有什么明显的症状?”

掌柜的见他们不像坏人,又是言辞恳切,便悄悄将自己所晓全数告知。

“其实,我手底下的伙计曾经偷偷看到过,白渊城粮仓中的米粮被官员们换成了发霉变质的劣质粮食,然后他们再以低价将优劣参半的粮食卖给老百姓们。”

据掌柜的讲述,起初,百姓们并未意识到粮食有问题,反而感谢官府体谅,特意降低了粮食的购入价格,可是渐渐地,白渊城内便有零星几人因食用霉米而腹痛呕吐,官府却对此视而不见,后知后觉的百姓们对官府的腐败行为怨声载道,却无力反抗。

随着夏日炎炎,潮湿的空气更是助长了霉米中的毒菌,瘟疫如野火般蔓延开来,许多人家因此家破人亡。白渊城的街道上,哀嚎声此起彼伏,尸骨堆积如山,再加上许多商贩从白渊城采购粮食运往其他地区,由于官府未能及时封锁疫区,连周边的城镇也未能幸免,瘟疫随着商队的车轮一路扩散,所到之处,尽是死寂。

韩煦越听越气愤,但还是极力保持冷静,将所有细节问了个清楚:“可是官府如果想以次充好、中饱私囊,也得有门路才行——你知道他们是通过怎样的方式将那些被替换下来的优质粮食卖出,以此牟取暴利吗?”

掌柜的越说越激动,一下就没控制住音量:“您们几位从外地来,可是不知道白渊城的官老爷跟京城那位腰缠万贯的范大人是什么关系!”

“范大人?范珲吗?”韩煦在白渊城听到范珲的名字倒是极为意外,天真询问道,“他不就是个成功的商人而已,怎么还能勾结上百里开外的白渊城官府之人?”

“普普通通的商贾人家,怎么可能这般手眼通天?”掌柜的重重地叹了口气,“我猜啊那范珲背后更是有靠山,才能如此放肆地吞食官粮谋取私利,如今白渊城内凡是涉及其中的官员全都抛下这个烂摊子潜逃了,百姓们申冤无门,若是染上了病,连城门都出不去,更别提上京城名状了。”

“那盗贼作乱又是怎么回事?”

其实让昭武帝下定决心南下白渊城一探究竟的根本不是因为瘟疫的蔓延,反倒是盗贼的流窜作乱令昭武帝意识到了危机感,如果放任不管,恐节外生枝,威胁他大昭王朝的稳定。

韩煦猜到了昭武帝的心思,却为这种心思所不耻。

“根本就没什么盗贼!”掌柜的突然拍案而起,整个人气得直发抖,“那都是官府的人为了转移视线而编造的幌子!那些都是为了维护百姓的正义之士啊——他们联合起来想要找官府讨要公道,却被官府的人反咬一口,认定他们是想要造反的叛党!”

韩煦一惊,没想到真相竟是如此。

沉默许久后,程雪案才极为平静地开了口:“你所言一切可有证据?”

与此同时,洛迎窗正在春风酒楼里忙得不亦乐乎。

程雪案临走时并未告知洛迎窗究竟所为何事,洛迎窗倒是也并不关心,反而从春风酒楼的食客的议论纷纷里听到了些零碎的言语,最终拼凑出一个完整的缘由。

“瘟疫啊。”

洛迎窗没什么情绪地重复了一遍食客的话,一时不知道从哪里搭茬。

“是啊,可严重了,听说白渊城里到处都是尸体。”其中一位食客故意做出夸张的表情,又捏着酒盏,向洛迎窗挑了挑眉,意味不明地笑道,“洛掌柜不担心吗?”

洛迎窗有些没琢磨清楚这位食客的意思,笑着反问道:“我?我为何要担心?”

另外一位食客看似好心地解释道:“平兀侯此去可是凶多吉少啊——我看圣上啊,是想让他死得其所。”

洛迎窗微怔:“您的意思是?”

“白渊城瘟疫可谓是个烫手山芋,且不说平兀侯能否真的控制住瘟疫的蔓延,就算平兀侯能活着回来,也算他命大了,可若局势未能得以缓解,他却弃城而逃,那便是死罪。”食客一副看好戏的表情,露出算不上友善的笑容,“洛掌柜,可惜了平兀侯这般护你,依我看啊,你是要丢了这座靠山了。”

大概是因为白日里食客们不怀好意的议论,夜里和衣而睡的洛迎窗总觉得腹痛难耐,虚弱地趴在床边,时不时便有呕吐之感。

起初,她并没有当作一回事儿,在床上翻来覆去许久,好不容易才浅浅入睡了。

只是在梦中,她总觉得自己浑身像火一般燥热,几乎要将自己烧得一干二净,儿时的梦魇再度席卷而来,她仿佛陷入了一场无休止的折磨,难以挣脱。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