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井底之蛙 - 她的罪名 - 在野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她的罪名 >

第127章井底之蛙

大波的材料潮褪去后,终于迎来了春节。写完了新春贺词,季耀坤院长就投入到维持节日期间医院的平稳运转中了,杨晓蕊的材料压力瞬间减轻了。郭海波所在的人力局,在商量局长的带领下局势稳定,而且因为他培养了新人,不用自己写初稿了,材料压力也相对轻松了不少。

杨晓蕊最高兴的是,大姨妈回来了!

大姨妈已经从婚姻、家庭乃至人生的重大变故中走出来,坦然接受了现实。不仅如此,自打杨晓蕊帮她报名了一次旅行社后一发不可收拾,开启了背着行囊走天下,看遍大好河山秀丽风光的人生新旅程。许多日子以来,她看了好多风景,走了好远的路,神秘的红色的布达拉宫,静谧的蓝宝石般的长白山天池,溢满了东南亚风情的泰国、柬埔寨,还有与想象中完全不同的尼泊尔咖啡馆。不可思议的是,大姨妈还去了遥远的非洲,在瓦努阿图的热带雨林,她站在一群的黑人中央,扑面而来的是满满的异国风情和热带气息。大姨妈整个人黑了,瘦了,但是精神状态好的不得了,特别是一双眼睛神采飞扬,就像换了一个人,完全看不出是一个花甲之年的老太太。

大姨妈把她的海量照片展示给大家看,说她过完年还要出去走走。

郭妈妈很不放心她一个人四处跑,大姨妈却并不以为意,还说准备把夏湖公园旁边的房子卖了,作为周游世界的个人基金。

大姨妈的想法,郭爸爸郭妈妈自然不能认同,在他们眼里,大姨妈遭遇生活的巨变,出去散散心很好,但是归根结底,度过这个难槛后还是要回归到原本的生活轨迹上来。

郭海波也劝大姨妈,夏湖公园附近的房子一直在升值,还是学区房,就此卖了太可惜,希望大姨妈慎重考虑。他说着还用胳膊肘悄悄捣了杨晓蕊一下。

杨晓蕊还在翻看大姨妈带回来的照片,这些照片仿佛一个热气球,带着她渐渐飞升到天际上空,俯瞰世界之大、风景之美,俯瞰一直以来被她形容为一眼万年的平淡的日常,那些两点一线奔波忙碌没日没夜的生活,那些翻来覆去反复推敲咬文嚼字的枯燥的文字材料,在俯瞰之下渐渐变小,变得枯燥暗淡,没有色彩,毫无生机,没来由地突然产生了一种井底之蛙的感觉,在她日日沉浸的工作与生活之外,还有完全不同的世界,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

当郭海波的胳膊肘把杨晓蕊从思考中拽回现实,等她发表意见的时候,她佯装不知起身去了卫生间。后来,杨晓蕊找了个机会对大姨妈表达了她的看法:“大姨妈,我无条件支持你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房子也好,钱也好,既然是你的就应该为你服务,只要你过得快乐,它们才有价值。”

杨晓蕊也把自己的观点告诉了郭海波。郭海波很严肃地批评了她:“你这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大姨妈毕竟是六十多岁的人了,又是一个人,你现在看她精力充沛,那再过十年呢,再过二十年呢?人总有老的时候,留着房子是给自己留条后路,你这样鼓动她,太不负责任了。”

“你的话很有道理,但是我的观点也没有什么错。”杨晓蕊说:“如果我是大姨妈,我已经六十多岁了,遭遇了人生的重大变故之后,如果能好好地、快乐的过二十年,那么我就会非常知足。退一步讲,大姨妈有固定的退休金,有自己的医保,还有我们这些亲人,未来,总不会过不下去。既然如此,过好当下,不留遗憾,有什么不好?”

郭海波摇摇头说:“你这想法不成熟,考虑问题太片面。”

郭海波的批评让杨晓蕊对自己产生了怀疑。大姨妈再次出发远行,杨晓蕊去送她的时候,对自己的观点进行了修正。虽然杨晓蕊没有提郭海波,但是大姨妈还是看穿了她,笑着说:“晓蕊,海波肯定又给你说什么了。”

杨晓蕊不好意思地点点头说:“郭海波说我考虑问题太片面,所以我很害怕自己对你说错了什么。”

大姨妈说:“晓蕊,我还得感谢你,最早的旅行团还是你帮我报的,这些日子以来,我思考了很多,也算是对人生有了新认识吧。你们放心,姨妈好歹也是六十多岁的人了,也是从年轻过来的,又经历了这些波折,我会自己慎重选择的。”<

杨晓蕊点点头:“大姨妈,我还是无条件地支持你。”

大姨妈搂着杨晓蕊的肩膀说:“郭海波这小子,年纪不大,老气横秋的,一点儿都没有年轻人的样子。”

大姨妈说完,杨晓蕊无比认同地点了点头说:“我觉得也是!”

两个人不约而同地哈哈哈笑起来,此时此刻,杨晓蕊觉得大姨妈一点儿都不像长辈,更像是亲人,像是朋友,不对,应该是忘年交。然后,杨晓蕊把行李箱递给她,这对忘年交拥抱了一下,互相告别。

短暂的新年假期结束了,杨晓蕊又回到一眼万年的工作生活中去。

春节后上班的第一天,她先去找了王栋探讨关于冯化吉小朋友的汇报材料。王栋笑呵呵地说:“这份汇报材料递交上去,董局长也好,季院长也好,周主任也好,都解脱了。至少大家都过了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

杨晓蕊问王栋:“这么神奇的汇报材料么?”

王栋说:“我给你讲讲这个材料的内容,你一听就明白了。首先一大段是说卫生局和医院怎么重视,局长、院长亲自研究,成立了专门的治疗小组等等。”

“领导再重视,治不好病也是白说啊!”杨晓蕊说道。

“我还没说完呢!”王栋继续说:“接下来是病情分析,主要是说这孩子病情比较严重,又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都是比较专业的内容,骨科提供的,具体的指标类的我也看不懂,但是肯定能把王每文书记给唬住。”

杨晓蕊笑起来:“你们太不地道了,干嘛吓唬领导?”

“这怎么是吓唬领导呢?”王栋不以为然地说:“这孩子是脑瘫,脑瘫啊,说站起来就站起来,领导大包大揽拍板的时候,从没征求过专业人士的意见就信口开河,也该知道知道实情了。”

“然后呢?”杨晓蕊继续问。

王栋继续说:“然后孩子病情这么重,鉴于夏州本市医疗条件有限,建议外请省城专家来院会诊共同制定手术方案。”

杨晓蕊明白了:“省城专家要是都做不好,那责任就不在咱们了,周常温主任自然解脱了。”

“还有呢,”王栋又说:“汇报里面还写了,一次手术不一定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很可能需要二期或者三期手术。”

杨晓蕊不禁感慨:“这汇报材料写得真是高明!”

“的确高明!”王栋说:“可不是我高明,我没那么多道道,领导怎么研究的我就怎么写。写完了又交到卫生局,贾大秘他们估计又改了一轮。说高明还是领导高明,还二期手术,到时候说不定王每文书记都退休了,管他能不能站起来。”

王栋的话听起来有些冷漠,但他所说的都是实情:“小朋友可怜,该怎么关心就怎么关心,他有病身体残疾,该怎么治疗就怎么治疗。现在的情况是,治疗效果都成了硬性任务,这是不科学的。这孩子可怜,我觉得我也挺可怜,年前为了这个材料我熬了好几天夜,我自己的孩子那两天还生病,晚上哇哇地哭,我媳妇儿还埋怨我不帮着照顾孩子。”

“唉!”王栋说着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王栋原本是个机灵过头儿的一个小伙子,以其居骑驴找马的不靠谱理论和追求谭琴时的经济学分析,被杨晓蕊列入渣男的行列。事实是,即便他曾经发表过渣男的理论,但是自打他正式找到了女朋友之后,就被收服地死心塌地,一路恋爱、结婚、生子、养娃、过日子,并没有出过任何幺蛾子。他如今居然也被材料折腾地灰头土脸、唉声叹气。杨晓蕊觉得同病相怜,早已在思想上把他从渣男的行列里拉了回来,只把他当成一个在工作和生活中两难的新手爸爸。

可见,一个人嘴上说的和实际做的,很多时候并不能相符。王栋是个例子,郭海波的前大姨夫又是一个例子。春节期间,老来出轨又喜得贵子的王振成在大姨妈回来后主动联系了大姨妈,言语之间极是懊悔,甚至掉下了鳄鱼的眼泪,希望大姨妈能够看在三十多年的夫妻情分上,允许他把孩子的户口落在大姨妈名下夏湖公园旁的房子上,以便日后入托入学。

难怪大姨妈说要把夏湖公园旁的房子卖了,原来是被人觊觎。至此,杨晓蕊对前大姨夫净身出户离婚时仅存的一点点尊重到此消失殆尽,甚至有些咬牙切齿的愤恨,似乎稳重顾家的好男人都死绝了,就连看到郭海波都莫名地生出些敌意来。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