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欲来 - 公子世无双 - 好大的雾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公子世无双 >

☆、风雨欲来

第二日扶苏照旧拾掇妥当了去上朝。

西南角的仆役房里响过三声雄赳赳的鸡鸣,已经过了拂晓,天边笼起一片彤云。虽是一夜无眠,宛宁却也不想再睡了,遂换好了衣服,趁天色还早携人去池塘边喂鱼。

扶苏最爱的那一尾金线锦鲤又长了寸许,一见有人靠近池岸,甩着红尾连连雀跃,激起满塘的涟漪。

宛宁漫不经心地撒着鱼食,云意跟在她后头,手捧鱼食笑道:“亏的公子最爱这一尾,瞧它欢实的样子,着实叫人挪不开眼睛。”

宛宁嘴角不由地往下一沉,“金鳞岂是池中物”,它这哪是欢实,分明是不甘和芸芸尔尔屈居于池中。

她由此想到扶苏,难怪他尤为喜爱金线锦鲤,他与它一样,都是个中翘楚,不甘心做凡品……

一名浣衣的宫女正从寝殿里抱着旧衣出来,她折了折手上的衣物,忽然插嘴道:“俗话说‘鱼儿出水跳,必有大雨到’,看样子一会儿准要降大雨。”

果然,刚到了正午时分,天边突然乌云滚滚,午间太阳的锋芒被遮去了一半,只听轰隆隆一声贯耳巨响,天空撕开一道口子,豆大的雨点夹着雪珠子刷刷降落,打在宫墙上、打在玄黑色的亭台屋瓦上,嘣嘣作响。

分明还未入冬,居然下起了雨夹雪。

雨雪交加遮挡了视线,在半空中织出一片白茫茫的锦帷,散了朝的文武百官纷纷撑起竹伞驱车离去,其中有些不小心被浇湿了衣裳的,分外狼狈,提着湿哒哒的官服暗啐几声,喝令车夫快马回府。

宛宁换了一身厚重的白裘勾银线大裳,提伞站在祈年宫门,细密的雨雪顺檐而下,打湿御街的青砖。

伫立在宫门的雨帘后,久等不见扶苏,却等到胡亥的宫车疾驰而过。她略微诧异,扶苏一向是行在胡亥前头的,怎么今天出了意外?难不成,那封制止焚书的奏疏一经递上去,就惹得陛下大怒?

她茫然向那乘车马里望了一眼,车帘重重,根本看不见胡亥的身影。

倒是赵高和宋洵一前一后立在车头,宋洵不经意转头朝祈年宫的方向看了一眼,神色中流露着异样,视线扫到提伞静立的宛宁,心头一震,很是愕然。

两人相互觑了一眼,宛宁的眼色笃定而决然,宋洵反而怯了三分。很快地,他摆正了头,继续气势昂扬地挎刀立在赵高身后。

如今,宋洵早已不是当初那个跪地求人救命的童男,他被赵高看中,一、二年间受到层层提拔,稳坐望夷宫头号护卫的位置,是胡亥的近身侍臣,比当日在阿房宫相见时更加威风抖擞。

宋洵出身贫寒,这类人能在宫中混出头实属不易,一旦稍有起色,便在心里买下来决心高升的种子。

在他心里,当年一同被放逐的童女始终是一盏明灯,指引着他一步一步高升,支撑着他时时刻刻从深宫里撑下去。每当宋洵沉湎官场或仕途不顺时,她的音容笑貌如春风般拂过心头,之所以如此这般的奋斗,宋洵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等着衣锦还乡娶她进门。

因此,他死心塌地的追随赵高,哪怕肝脑涂地也是在所不惜。

想到此处,宛宁的嘴角在不觉间向下一沉,不成想自己好心救人,却是白白为赵高送上了一枚棋子。

所以说,热心助人也是要讲究分寸,甚至是要碰运气的,救对了人是帮人帮己,救错了人可能把自己卖进去。

宫车一闪即过,宋洵的身姿似疾风俊影一般消逝在御街尽头。

宛宁明明穿得很厚,足以御寒,心里却刮起一阵凛冽的风雪。

她呆呆看着宫车投入望夷宫宫门,其实她对宋洵怎样、赵高怎样、甚至胡亥怎样都没有兴趣,当下最为关心的,是扶苏为什么还没回来。

从前,扶苏并非每次都按时下朝归来,被朝务绊住了脚的情况也是偶尔有之。只是今日不同,有了昨晚的事情压在心头,再加上方才宋洵或胆怯或惊愕的神色,她敏感地认为是出了大事情。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