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 回到大明发大财 - 老军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103章

听完顾大嫂的叙述老张又深思了良久才开口道““那东江镇的兵马可还安好,”

“好个屁啊,就袁蛮子那种读书人,哪能镇的住文龙手下的悍勇兵将啊,再加上大家都对他擅杀毛大人心存不满,现在早就闹开了,兵祸一触即发啊,成义联络了东江水师的耿忠明和尚可喜他们加上他自己带的两千兵马和凑了近万人马准备返回山东投奔大人,那陈继胜倒是给那袁蛮子笼络了,孔有德,刘兴诈更是对那朝廷都生了不满准备去投那后金,”

老张一听马上说道“坏了这毛大人一死,袁崇焕又难以驯服他手下的军将那鞑子必会无所顾及,大举犯边”

张毅话音刚落顾大嫂便开口说到“是啊,大人说的极是,鞑子一得知文龙被杀,便立即宣布起兵伐明。

两天后,喀喇沁部的布尔噶都就到沈阳朝见去了,想必表达了愿做向导的意思。

不久前束不的也来了,直到八月初八才回去,估计一切都商议完毕了,后金的借道入犯势不可免了”顾大嫂忧心匆匆的说道

“这喀喇沁部是怎麽回事”老张向顾大嫂问道

经过顾大嫂解释老张这才知道原来天启七年秋冬之际,蒙古名义上的大汗,林丹汗率大军,与他未能一统的蒙古诸部联军大战于土默特赵城。

蒙古联军中包括喀喇沁的白言台吉、顺义王博硕克图汗(卜失兔),鄂尔多斯济农、同雍谢布、阿索特、阿巴噶、喀尔喀等。

喀喇沁在第二年写给后金的求援信中,把这次战役吹嘘为以十万之众,歼灭察哈尔四万人的大胜,

但实际上是惨败。此战过后,土默特和喀喇沁的昆都仑王一系就此覆灭,博硕克图汗所藏的元传国玉玺被夺走,大片土地为察哈尔所占据。喀喇沁部只剩下兀良哈济拉玛一系据守朵颜卫一带,苟延残喘。

此时此刻,喀喇沁残部西抗林丹汗,东临后金、南面是明朝的长城,被包夹在三大势力当中,情况万分危急。

对于这个小部落来说,若不选择一方依附,下场可想而知,唯有全体覆灭而已。

从当时情况来说,林丹汗是最大的敌人,旧仇新恨,这个方向不用考虑。

明朝自顾不暇,由于袁崇焕的消极防守政策,龟缩在长城内和辽东的几个城堡中,军事上不可能提供任何帮助。

若要依附明朝,则喀喇沁立刻处于察哈尔和后金两大兵锋的左右夹击之下,东北边的蒙古势力,也尽是亲金的部落,后果不堪设想。而明朝所能提供的唯一好处,只不过是每年数万两银子的“赏钱”而已,

而且从感情上说,明的王公大臣对蒙古只有防范,而无丝毫亲近。在各种奏折中,“虏性犬羊”,“腥膻逼人”之类的词句数不胜数。

边界上更是冲突不断,蒙古时常侵掠明朝的市集,关口,明军也时常扑杀小股的蒙古部队以请赏。

双方的宿怨纠结200多年,很难完全化解。而后金与蒙古同为关外少数民族,在服饰、风俗上有着先天的亲近。

努尔哈赤、皇太极又把笼络蒙古看作是最重要的外交策略,联姻封赏,无所不用其极。当是时,由于察哈尔西遁,兴安岭一带所有的蒙古部落立即失去屏障,直接面临后金的军事压力。

在胡萝卜加大棒之下,奈曼、敖汉、喀尔喀、甚至林丹汗的一些部族都已经纷纷投向了皇太极。

在这种情况之下,可以说,除了投向后金一途,喀喇沁根本就没有第二条路好走。

崇祯元年二月,喀喇沁诸首领给皇太极写信求助,询问是否愿意一同出兵征讨察哈尔。

皇太极立即回复,但使者却都给察哈尔多罗特部截杀。为此皇太极起兵攻打该部,击破之,其首领多尔济哈坦巴图鲁负伤逃走。

皇太极再次写信给喀喇沁部,称如欲和好,共征察哈尔,需各首领遣使前来面谈即可。

七月十九日,喀喇沁派出530人的庞大使团到达沈阳,双方誓告天地,正式联盟。明朝也没有放弃继续笼络喀喇沁部的努力,只是由于客观形势,这些努力注定是徒然的。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