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成长总得有代价(8)
喊了两个卫兵,带着自己的信物,快马进了汴州城,直奔丰记粮行。
卫兵见到粮行管事王三郎,交接了郭远的信物和一封信,带着王三给的小费银两,转身回了军营。而王三郎则筹备了一队空的马车,奔了小村庄。
前前后后的用了三四天的时间,终于看着农家的传人扶老携幼,坐上了由丰记粮行准备的马车。
郭远获得了梦寐以求的植物种子,西红柿,辣椒,土豆,玉米,还有许多其他的叫不上名字的物种。
有那么一刻,觉得自己能行,争霸天下么,不就是比人多么?不就是比粮多么?不就是比钱多么?
自己没有什么系统,金手指,但是自己有远超这个世界所有人的见识。还有比这个世界多了将近一千一百年的知识啊。
这才是自己在这个世界傲视群雄的根本。
虽然为了说动农家一脉,给农家许了许多空头支票,就像伊隐他儿子,那个小女孩的父亲,伊玄说的那样:“父翁,我观天下,也就秦岭余脉一地,暂时能护佑我们,山下有蓝田长安一带,秦岭又是山高林密。搬迁至此,算是能延续农家一脉的香火。”
是的,这个时代,有传承的,不是不想著书立说,宣扬学说,只是乱世之间,延续香火血脉才是一等一的大事。不得不说,这也是这个时代的悲哀。
郭远自己心心念念的一切的根本,就这么让自己轻易的得到了。
暗戳戳的对自己说到:“将来有能力的时候,一定要给那些远赴外海,用生命取回这些作物种子的人,著书立说,宣扬他们华夏民族做的伟大贡献。”
忙完这三四天,心情大好之下,感觉就连自己屁股上的伤终于敢回家了。
后院厢房里见了自家母亲,一番跪拜之后,就看见母亲眼眶子一红,然后就是一番夹杂着小没良心之类的低语以及哭泣声,郭远无奈,只能低头受着。一边安慰母亲,一边添油加醋的解释自个去年做下的腌臜事。
当然,老郭跟这事没关系,一点关系都没有,一切都是郭远郭衙自己内色心大起,抢了人家乔守温的!
也当然,自己以乔守温妾室换了五千两银钱和两颗东珠,这事必须得大书特书,变着花样的,把自己吹捧一番。一方面,显示自己多么的大智若愚。另外一方面,主要是安慰自己母亲,别让她老人家想偏了。
日子就这样过着,等待乾佑三年三月间的“嘉庆节”。
期间,郭远和自己的两个哥哥躲在自家老爹的书房里,研究天下局势,慢慢的给自己两个老哥灌输自己后世的那套世界观,价值观。也当然,少不了夹带自己的私货。
一时间兄友弟恭。也让母亲李氏开心不已。
进入三月以后,天气也逐渐变暖,汴梁城里多了许多诗会。有公子王孙的场子,也有北地才子才女的诗会。好不热闹。
郭府也接了许多请柬,大哥郭守忠,照历是不去的,自己是个木讷的,做不了什么好诗文。而且,他已然是朝廷的官员了,贸然参与诗会,少不了监察院的那帮御史口诛笔伐。自己公干的正事也在紧要关头,耽误了自己正事,得不偿失。
二哥郭守信,早就参加了几场诗会。不过也是兴趣缺缺,走个过场。后边的已经是不打算去了。
毕竟,诗会么,差不多就是贵族家的一群少男少女的相亲见面会而已,他自己心有所属,所以,一般实在推不过去的,也就走个过场,也不过多掺和。
大哥二哥不愿意多参与这些诗会,便一股脑的把嘉庆节前的几场诗会,都扔给了郭远。
“这里几个都是皇亲国戚家的子弟。不去不行。三弟,为兄不愿去了,就交给你了,先说好,不去不行的,去了可别惹事啊,哪怕去了喝两杯酒,直接跑路都行。”
自己两个哥哥的委托,不得不接,不过自己就这么纨绔吗?这要求都低到马里亚纳海沟里了。
郭远遂答应自家哥哥,一定不闹事,喝两杯就走。毕竟,除却前身,自己真的还没见识过五代时期这帮小青年的聚会呢。
三月十六日,李太后一族的一个郡主家开诗会,请柬早早的就递到了郭府,就是那几本不得不去的几家之一。
后汉李太后一族,本是晋阳的贫苦人家,人李三娘,这三娘长大后,家里家外的,是一把好手。
当时先皇刘知远还是一个小军卒,于晋阳郊外牧马,见了李三年的美貌,一时走不动道,当晚就带着手下的几个兄弟,跑到人家家里,抢了李三娘做了老婆。
谁知道,二十年后,当初的小兵成了皇帝,而那个貌美的李三娘,也成了当朝皇后。等到刘知远归西,她儿子刘承佑当了皇帝,她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了太后。
李后一族大多在晋阳老家,留在汴梁城的也是一些亲眷后辈,李后平日里也多加照扶。这些后族平时也比较低调。也就开些诗会,唱些歌舞升平过日子。
这次开诗会的,就是一个和李后比较亲近的郡主。
驾马车的人叫做郭九,是郭威府上给过来,专门照顾郭远安危的存在。
毕竟,出了截道的那件事后,郭威和郭远母亲就特别注意他的安危了。郭威把自家的侍卫好手郭九派了过来,而坐在车厢里陪着郭远的青衣侍女,便是母亲派给自己的。
“杜鹃,咱就参加个诗会,不至于后边还带着十几个护卫吧?”
鉴于郭某人有抢人妾室的前科,母亲李氏并没有给自己那个长的好看的侍女春花,而是给了一个柴火妞,也就是面前这个没有长成的丫头片子。
母亲李氏言说郭远回新丰的时候,再给他另外几个侍女。不过看到还没长开的丫头片子杜鹃,自己也就绝了和二哥抢侍女春花的年念头,母亲绝对不可能给自己的。
一路上幻想着宝马香车,美貌侍女的时候,郡主府到了。
下了马车,侍女杜鹃递了请柬,郭远一行便被请到后花园的连廊。
这里已经布置了一番,挂了许多遮挡风沙的纱帘。间格之间,也挂了许多前唐时期的文人墨宝。远处的另外的连廊还有更密的竹帘隔断,应该是为女眷准备的。
连廊之间又备了许多文房四宝之类的。想来是为诗会准备的。连廊中间有两三个供人休忝的亭子,里面已经坐了几个青年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