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打入圈子,跟谁都能聊得来 - 别输在不会表达上.2 - 李劲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6章打入圈子,跟谁都能聊得来

第6章打入圈子,跟谁都能聊得来

从陌生到熟悉就这么简单  用心听了,陌生感就没了

生活教会我们的,除了诉说,还有倾听。很多时候,主动、持续地倾听,并加以总结,就会给对方传递这样的信息——“我非常尊重你”“你的看法十分重要”。

俗话说:“一对灵敏的耳朵胜过十张能说会道的嘴巴。”能说会道固然重要,然而想要有能言善辩的口才,就不能忽视耳朵的作用。每个人在聊天时都想聊关于自己的话题,这是人类的天性。但是一个优秀的朋友,即使听到对方废话连篇,仍然会专注地倾听。

事实上,不是所有人都是那种特别会说话的人,也不是所有人都像演说家那样,能够轻松调动他人的情绪。但是,有这样一句话,我们需要时刻记住:在这个世界上,从来不缺夸夸其谈的人,缺的是好的倾听者。

我们有理由相信,当一群人急于聊自己的时候,那个认真倾听、适时说话的人,一定是大家最想交的朋友,因为这个人令人感觉到被尊重、被关心,这样的人是真诚的、可靠的。

你要知道,语言是人与人最直接的交流方式,而倾听则是接收、了解、理解外部信息的全过程,只有善于倾听的人,才能完善自己的语言能力,练就出色的口才。很多时候,一个会说话的人不但要有好的口才,而且在对方谈论的话题无聊至极的时候,仍能做到专注倾听,这样的人才是最能让别人感受到诚意和温暖的人。

许多人总觉得自己很难融入环境,不知道该怎么办。其实,对于这些为说话而苦恼的人来说,他们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急于融入环境,却根本没有放松下来,做一个好的倾听者。别忘了,90%的信息是靠耳朵获取来的,沟通就是倾听对方没有说出来的话,这样对方才会感觉到你是一个值得信赖并可以真诚交流的人。

不过倾听也是有技巧的,下面就列举几个倾听的技巧。

(1)把注意力完全放在对方身上,明白对方说了什么、没说什么,尽可能地消除外在与内在的干扰。

(2)善于倾听的人不会因为想补充一些细枝末节,或想修正对方说的话中一些无关紧要的部分,就随便打断对方说的话。

(3)真正会倾听的人善于从对方的言语中觉察出某些信息,包括对方的兴趣、情绪以及日常习惯,透过这些关键字眼,可以发现对方喜欢的话题,进而聊到对方的心坎里。

(4)用自己的话,简要地重述对方刚刚所讲的话,当然,前提是诉说对方说话的重点,这样势必会让对方觉得自己很重要,让对话不至于中断。

(5)用心倾听对方说话,可以帮你整理出其中的重点,删除无关紧要的细节,把注意力集中在对方想说的重点和要表达的想法上,并在心中熟记这些重点和想法。

(6)每个人都有自己对某件事情的看法、结论和感受,虽然你和对方的观点可能不一致,但是你仍然要懂得尊重对方的观点,这样才能做到彼此接纳,从而建立融洽的关系。

总之,很多时候,事情成败的决定性因素并不在于你的口才是否优秀,而在于你能否巧妙、合理地与人沟通。在这些方法中,一个最核心的技巧便是主动倾听、善于倾听。唯有这样,在对方眼中,你才是一个值得信赖并可以真诚交流的人。

保持好奇心,话题源源不断

每个人身上都有不一样的故事,如果我们能够把探寻每个人背后的那些精彩故事作为聊天的目标,那么我们自然就会有聊不完的话题。

世界上没有任何两片雪花是一模一样的,而且每片雪花,也就出现一次。

仔细想想,人不也是一样吗?世界上不可能有两个长得一模一样的人,就算再相像的双胞胎,也一定有不一样的地方。如果我们与人相处时,能时时充满好奇心,认为这个人是世上独一无二、无可取代的,就算没有说出口,这种意识也会自然而然流露在你的言行举止中,让对方感受得到。

有一次,ashley和高中同学聊起了心理学,因为喜欢,并且学习了好些年,所以ashley说起这个话题可以说是激情澎湃。

等到换她的同学介绍金融业务时,ashley又立马好奇地追问他各种知识。

这时,一直在旁边观察的另一个同学突然笑了,说:“刚才你还是一副自信博学的样子,转眼竟然像个无知的小孩。”

ashley倒是很坦诚:“是啊,在金融方面,我真是一窍不通。因为不知道,所以才很好奇呀!”

那位同学看ashley好奇的样子,也热情地跟她讲了许多。那天的见面,双方都觉得收获很大,也都有一股从内心深处冒出来的满足感。

还有一次,ashley从外地旅游回来,兴致勃勃地跟一位好友聊起她的所见所闻:“你知道那里有多美吗?”

这位好友因为几个月前刚刚去过,忙不迭地点头说:“知道!知道!”然后自顾自地说了一大通。讲完才看到ashley的表情从之前的兴致勃勃变得悻悻不悦,后来才惊觉原来ashley是很想跟她分享旅途见闻,却被她的一句“早已知道”生生地泼了一大盆冷水。

对比这两次交谈,不难联想我们平时和别人聊天时的状态,那么,为什么我们承认自己不知道会很难呢?蔡康永在他的书里曾这样写道:“每个人在聊天的时候都想聊自己,这是人类的天性。”看来,每个人拼命地表现“我能”“我知道”“我可以”,其实是为了突显自己。

不过为了能更好地聊天,不妨收敛一点,让别人的天性多释放一些,给人家机会聊聊自己。这就好比打开了沟通的闸门,聊天越聊越有趣,对方也会感觉自己受重视,对你这个人的印象会更加深刻。

或许你会说,只表现自己的好奇,对别人的行为或是话语没有一丝的评判,这又怎么做得到呢?其实,当你承认自己的无知,自然就会把注意力集中在我们渴望的知识或者答案上。那时,你的眼睛会渴望地看着对方,身体会不由自主地倾向对方,就好像在他那里我们可以得到宝藏一样。

和一个人聊天,如果你总能对对方总是保持这样一份好奇,你自然会变得妙语连珠,话题源源不断。这样不仅对方收获了他想要知道的,你也在这种沟通中得到了被认同感,想要和这个人有更多的接触。

事实上,很多时候,专注地听别人讲话,对别人感兴趣的话题表示好奇和关注,学会说“不知道”是很有必要的。知道就是知道,但并不过分强调;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也不过分掩饰。当一个人承认自己的无知,才能获得更多的智慧。这样的沟通才是质量最好的沟通。

不要先从反对意见说起

否定别人时,就算你是和颜悦色的,对对方来说也是“温柔一刀”。最和谐的交流模式,莫过于在互相尊重的前提下,以稳妥的语言各抒己见。

在交流过程中,当轮到自己表达观点时,不少女性总喜欢先否定别人的观点,而后再谈自己的观点。这种沟通在不知不觉中会使交流产生障碍,即便谈话进行下去,也很难使交谈氛围融洽。

让我们假设一下,如果对方说:“昨天,我看了一部颇受争议的电影,没想到很有趣呢。”

正好你也看过这部电影,但是你觉得实在没什么意思。

如果你只在意自己的喜好,你的回答很可能是这样的:“噢,那部电影啊,简直太无聊了,要我说,就是一部彻头彻尾的烂片。”或者说:“是吗?我没办法接受电影所表达的那种观点。”

那么,对话到此也就差不多该结束了。

其实,大可不必去攻击别人的观点,这样只会让别人感到不舒服。在你否定别人时,就算你是和颜悦色的,对对方来说也是“温柔一刀”。更何况,对方的观点也未必就是错误的。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站的角度不同,对事物的见解自然也不尽相同。

沟通中难免会有对立的观点,你要做的应该是先从对方的观点中找出你认同的地方并加以肯定,然后再委婉地提出你的看法。

还是以上面那件事为例,你完全可以这样回应:

“是啊,虽然剧情没什么起伏,但主演却很有味道。”

“演技如何,我也说不好,但是我觉得画面实在是太棒了!”

那么,接下来的话题就可以这样继续展开了:

“是的,我也觉得那个主演确实演得很好。”

“太享受那种画面带来的超强的视觉冲击力了,大银幕就是不一样。”

闲聊时不要一开始就否定对方,即使对话题不感兴趣甚至是讨厌,也要把“肯定回应”“表示同意”作为前提。事实上,聊一些对方喜欢的话题,对方自然会心情愉快地想再多聊些相关话题。最和谐的交流模式,莫过于在互相尊重的前提下,以稳妥的语言各抒己见,这样才能达到交流的最高境界。

再比如,如果你是一位数码产品的推销员,当客户跟你说“我要再考虑考虑”时,你会如何回答呢?

如果你这样回答:“这么好的产品还需要考虑吗?别犹豫了,快点用吧!”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