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新优势和新红利的创造
第24章新优势和新红利的创造
一、如何看待原有红利的消失
所谓红利,实际上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特定发展阶段所具有的发展优势,以及利用这种发展优势所带来的好处。比如人口红利、资源红利和改革红利(或称体制红利、制度红利)都是发展优势及其运用所带来的结果。
红利的消失是指发展优势的消失。无论是人口红利、资源红利还是改革红利的消失,对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来说,都应当被认为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每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都会出现这种现象,原有的红利的消失并不是某一个国家特有的问题。
重要之处在于:经济发展方式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就必须转变,如果原有的发展方式不能及时转换,那么在原有红利消失后,经济便会逐渐陷入困境。所以,每一个国家或地区都面临发展方式相应转换,发展战略有待于重新制定,以及产业结构及时调整等迫切问题。通常所说的经济转型正是这个意思。经济转型及时、顺利,这一关就闯过去了,否则经济将继续陷于困境之中,难以摆脱。
拉丁美洲一些国家,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由于不及时进行经济转型,或者经济转型不成功,经济长期停滞、衰退,就是教训。
可以这么说,一些发展中国家如果认识不到经济及时转型的必要性,也就是如果只是留恋原有红利或优势而不愿尽力转型,那只会造成以下三个恶果:
第一,继续发展经济的信心丧失了,认为既然原有的红利已经消失,发展的优势已经不存在,那就很难再有所作为了。
第二,由于信心的丧失,国内实体经济领域的投资者将会纷纷撤走投资,或者把企业迁移到较晚发展起来的国家,结果,国内投资总额减少,使本国经济的发展面临投资不足的难题。同时,由于投资不足,与实体经济发展有关的专业人才也随之流向国外。
第三,或者由于本国实体经济空心化了,实体经济产业被投资者认为是没有发展前景的产业,大量资金转到虚拟经济领域,使经济中的泡沫增加,经济有可能陷入更深的陷阱中。资产泡沫的破灭,会使经济更加停滞不前,使以后的经济发展更加缺乏后劲。
二、从旧人口红利走向新人口红利
人口红利是指一国或一个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因人力资源的存在而产生的发展优势及其体现。
但人力资源的优势在一国或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是会转换的。常见的情况是,在经济发展前期,一国或一个地区人力资源的优势表现为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存在。当时,有四个就业条件适合于这些国家或地区廉价劳动力的运用,于是就出现了廉价劳动力资源所带来的人口红利。这四个就业条件是:
第一,国内自然条件合适于经营种植园,生产谷物、热带水果、棉花、橡胶等农产品,而国内的廉价劳动力大量存在,只要有人(无论是本国投资者还是外国投资者)愿意经营种植园,就不愁雇不到廉价劳动力。
第二,国内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包括铁矿石、有色金属、煤炭、石油、天然气、稀有金属、贵金属、钻石、宝石、建筑用石料等,有人愿意投资于采矿业,本地廉价劳动力的充裕供给可以满足投资者的需求。
第三,发展中国家在发展前期,在制造业方面主要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以轻纺工业、食品工业等劳动密集型工业为主,需要廉价劳动力作为工人,对他们的技术要求不高。这样,对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稍加培训就可以适应投资者的需要。除劳动密集型工业可以吸纳就业以外,大量个体手工业作坊和小商小贩的存在,也可以使劳动者获得就业的机会。
第四,建筑业在这个阶段的较快发展,也为廉价劳动力提供了就业岗位。如修建公路、铁路、港口设施、住宅、商店、工厂,以及其他公用设施的建设,这些廉价劳动力的使用带来了红利。这种人口红利是同廉价劳动力的大量存在和被使用分不开的。在发展前期,丰富的廉价劳动力资源成为生产成本低廉的主要依据。一些发展中国家正是依靠生产成本低廉来开拓市场,增加资本积累,进而使gdp由低收入阶段逐渐接近中等收入阶段,甚至迈入中等收入阶段。
然而形势是会变化的。在那些逐渐由低收入阶段接近中等收入阶段,甚至迈入中等收入阶段的国家或地区,廉价劳动力资源的优势逐渐消失了,原有的人口红利也逐渐随之消失了。工资低廉不再是这些国家或地区吸引投资者前来的独特的因素,因为又出现了一些较晚发展起来的国家和地区,那里同样存在丰富的廉价劳动力资源,而且他们的工资更低,生产成本更低,从而对外来投资者更有吸引力。加之,有些一直依靠廉价劳动力资源而使收入已摆脱低收入阶段的国家或地区,多年以来忽视人力资本的投资,即不注意提高自己的劳动力质量,仍然以提供廉价劳动力为满足。这就导致原来的人口红利下降了,最后甚至消失了,终于使这些发展中国家或地区陷入经济停滞的状态。这种例子并不少见。
怎么办?难道对今后的经济发展失去了信心?信心丧失能解决问题吗?这是一个需要解决的对人口红利缺乏正确认识的问题。
要知道,一国在发展的不同阶段都会有适应于当时的人力资源优势。廉价劳动力优势和旧人口红利消失后,熟练劳动力优势将取而代之,新人口红利将成为发展新阶段的特征,经济将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换而继续发展,这是已有先例的。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都应当有此信心。
再说,当人均收入不断随经济持续发展而上升的时候,特别是当人口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和城镇化率不断提高以后,人口增长率一般都出现下降的趋势,于是开始出现人口老龄化和青壮年人口在社会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下降的现象。这又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旧人口红利消失的原因。
对新旧人口红利的替代有了正确认识之后,再联系当前中国经济的现况作进一步探讨。
既然红利的新旧替代是不可避免的,而且这种替代又是大势所趋,所以我们必须坚定信心,争取早日实现人口红利的新旧替代。
新人口红利是依靠我们努力创造而形成的。形成新人口红利要依靠四方面的努力,并且四者缺一不可。
一是,增加人力投资,扩大职业技术培训,使工人的技术素质有大幅度提高。应当认识到,对中国来说,廉价劳动力时代的结束就是技工时代的开始。廉价劳动力时代通常是同低素质、低技术水平、低效率的劳工时代结合在一起的。为什么劳动力廉价?这正与他们素质低、技术水平低、效率低有关。所以把低素质、低技术水平、低效率的劳动力,通过增加人力投资转变为技术工人非常必要,这也是促进产业升级和自主创新,提高产品更新换代的基本条件。
比如说,中国相对于周边一些后起的发展中国家而言,制造业企业的职工工资显然要高一些,所以,在中国,在以廉价劳动力为依托的旧人口红利退出历史舞台的同时,周边那些后起的发展中国家则因廉价劳动力的存在而仍有旧人口红利。中国如果及时地以技工时代代替了廉价劳动力时代,一方面,相对于周边后起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将因进入技工时代而处于优势;另一方面,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中国技工的工资依然比较低廉,而且,中国技工工资要赶上西方发达国家同等技术水平的技工工资,还需要一段时间。这样,技工时代将使中国的发展具有自己的优势,新人口红利也将由此产生。
今后,当中国周边有些后起的发展中国家转入技工时代之时,中国已早做准备转向高级技工时代、专业人才时代,优势依然存在。这同样要靠连续增加人力投资。为了促使新人口红利的产生,连续增加人力投资是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