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季月明外出打工吕二狗乱说挨打 - 打工族 - 凌烟阁中又一书生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其他 > 打工族 >

第7章季月明外出打工吕二狗乱说挨打

自从季军、季胜两兄弟入了学,赵红叶便对他们充满了梦想和憧憬,由于自己当时家庭条件不好,她只上了几年小学便辍学了,但她心中始终有一个上学的梦,这梦便寄托在自己的孩子们身上,希望季军兄弟俩个能读书读出来,跳出农门改变自己的命运和家庭境况,实现阶层跨越,到时候她也可以母凭子贵呀,她心里想得美美的。

孩子们入学的那天晚上,赵红叶做了一个梦,梦见家里飞出了金凤凰,落在庭院的梧桐树上,扑闪扑闪着翅膀,展翅欲飞,在早晨太阳的照射下,一片金黄,闪闪发光……

叶紫英何尝不是这么想,谁家考出一位大学生,那就是光宗耀祖的事情,不但父母脸上有面子,就连七大姑八大姨也跟着沾光。比如村西头吕向阳、张红旗他们家,虽然他们大学毕业后只是在市里面教学,但他们父母的衣着派头,俨然像城里人一般,虽然说不上母凭子贵,但也是十里八村众人羡慕的对象。

比如吕向阳的父亲,走在大街上,双手背着,要不就是双手插兜,那派头好像县里领导下乡视察来了,对大家爱搭理不搭理的。他对女儿吕彩霞的婚事也开始指手画脚起来,对吕彩霞的男朋友阿水是这里不满意那里不满意,觉得阿水配不上他的女儿,总之是横挑鼻子竖挑眼的。

这也激发了村民上学的热情,总是教育孩子像吕向阳那样考上大学就好了。他们知道,农村孩子的出路基本上只有上学一条路可走,所以大家都会不计成本地要供孩子上学,要供孩子上大学,那是家族共同的责任。季月红看着两兄长家的几个娘家侄子都上学了,日子过得很紧巴,就对丈夫陈群达说:“大哥、二哥家孩子都上学了,正是用钱的时候,我们得想想办法帮衬一下。”

陈群达说:“我正寻思这件事呢,窝在家里能有多大的出息,听说临村的中学同学阿水不知道在哪里给别人干活,具体干什么也不清楚,挣了不少钱,前几天见他回来,小背头梳着,小皮带扎着,小墨镜戴着,皮鞋擦得油光铮亮的,谁能想到当初的阿水也能混得像这样人五人六似的,真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啊!”

季月红被他说的呵呵笑了起来,打趣他道:“要不你也去试试,你也能混得出来,挣了钱可别忘了本,别在外面找娘们儿;挣不了钱大不了再回来呗。”

“试试就试试,明天我就给村主任张建国说说,民兵连长、生产队长等村里的事不张罗了,那就是费劲赚吆喝——赔本的买卖”,陈群达说。

说干就干,第二天天刚蒙蒙亮,陈群达便敲开村主任张建国的大门,张建国恓醒着眼睛,披着衣服,趿拉着拖鞋走了出来,不满地对陈群达说:“你真是个急救车撞上了救火车,急上加急的脾气,什么事不能等到天亮再说?”

陈群达笑道:“主任,你也知道我的脾气,心里装不下事情,我都一夜没睡好了,好不容易熬到天亮才来找你的。”

张建国说:“那你啥事儿,火急火燎的样子,说吧。”

陈群达说:“我明天要出去找活干了,挣点钱,现在政策也允许了,光靠种地也养活不了一大家子人,靠种地也种不出花来。”

张建国沉默了,从心里讲,陈群达这个年轻人确实是他的好帮手,任何事情都能替他想着,敢干肯干又能扛事,省了他不少精力。

但从内心里讲,他也认可陈群达的话,本来嘛,他们村人均就一亩三分地,几个青壮年老力都待在家里侍弄那点土地,不是浪费人力吗,就算绣花那样种地又能多打几斤粮食呢,他觉得陈群达这个年轻人有想法、有思想。

于是他对陈群达说:“也行,你把你村里的事安排一下,先出去看看什么情况,活好找不好找,钱好挣不好挣,也给村里的年轻人趟趟路子,大不了再打道回府。”

他们的对话正好被路过的村里的“二溜子”吕二狗听见,他便凑上来说:“快别去了,你以为外面的钱好挣?听说临村有一个人在煤矿上挖煤,煤矿塌方被砸死在煤矿里了,连尸体都找不到,就你这样的,快别去凑那个热闹了,再有个三长两短的。”说完便不怀好意的笑笑。

这个吕二狗以前负责看管村里的池塘,不知道偷吃了村里的多少鱼,长得是肥头大耳,生产队吃大锅饭的时候,一贯嫌贫爱富,好逸恶劳,偷鸡摸狗,没个正形。而且专门打听别人家的事,搬弄是非,陈群达平时就看不上吕二狗的为人处事,再加上以前吕二狗的告状,他早就想收拾他一顿。

现在还没有出去打工呢,吕二狗一大早就给他说打工死了活了的事,也没有个忌讳,惹的陈群达怼他道:“我挣钱不挣钱,与你有鸡巴毛关系?村里谁像你整天吊儿郎当,没一点正事……”

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地互怼,越说越激动,正要抄家伙打起来,被旁边的张建国赶紧劝开了,两个人骂骂咧咧各自回家。

第二天,陈群达就把自己承包的十几亩果园转给了大哥季月明,买了张车票,登上了去南方的列车,这也是他第一次离开生他养他的土地,出远门谋生。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