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南京、南京 - 一枚铜元 - 玖云门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一枚铜元 >

第45章南京、南京

马道街,潘记相馆,潘正荣站在晏如母亲的相前,很是宁静。

这几日炮轰声越来越频繁和激烈,尤其不远处中华门的炮声不断,街道上不断有一些溃逃的守军还有惊慌失措的市民。

上海战事开始时,一直都有市民陆续离开南京。那时大家还不紧不慢,上海被攻陷后,日本人转而直奔南京,消息传播并不及时,大部分老百姓对事态不是很知情,要么信任国民政府,要么笃信守军,要么就是对战争、对灾难没有具体的概念,心存侥幸,以为战争不会殃及老百姓。直到日本人已经攻到城门底下了,才发现大难临头,慌不择路地要逃。只是这个时候,许多出城的道路都被围堵,只能从下关码头的水路离开。

就这样,有一些人依然选择留在南京。

卖蒸儿糕的芳婆知道晏如带着孩子早早离开了南京,还很惋惜地说:“可惜了,早知道我多给她带些米糕的。”

“你也得找个去处躲躲啊。”

“我?能躲哪儿去?也不知道往哪儿走。再说了,即使日本人来了,大家都还要继续生活的呀,还是有人要吃蒸儿糕的呀。”

潘正荣一脸无奈地看着她。

潘正荣无法预测战事如何,更是无法判断南京城若是被攻破,大家会面临什么样的结局,是否还有芳婆口里的继续生活。

在南京住久的人,都有一种感觉,这千百年的古城,以最宽厚饱满的胸怀包容着南来北往,古往今来的人和事,这份热情和厚重那可不是任谁就能随意打破的。

南京街头忙碌的一天总是会开始,挑夫挑着担来来往往,忙着奔跑的人力车,挥汗如雨,妇人们提着竹篮穿梭在热闹的街道上、菜市场里。各种小摊人声鼎沸,成衣店形形色色的服饰,人们络绎不绝。看报的老爷们,水井里提水的主妇们,河边洗衣的女人,就连秦淮边那些女人,日上三竿慵懒地梳洗打扮,一切都各得其所,满足、安详,仿佛不是他们在生活,倒是生活成就了他们。

这所有的一切,却都因为这场战事,渐渐褪去。

前些日子,潘正荣还看到古德,依然在拉人力车。

古德路过潘记相馆,见着潘正荣,每次都急匆匆地抛下几句。

“潘先生,好多人,拖家带口的都去下关码头了。”

“潘先生,码头人满为患,许多人争相渡船,有人还落水了。真是可怕。”

“潘先生,街道上挤满了汽车、逃难的人。不可思议的是看见有些当兵的,从商店抢衣服混进老百姓,更可恶的是,有些直接去抢老百姓的衣服。”

“潘先生,这到底怎么了。”

潘正荣回答不上。

他问古德为什么不离开,古德笑笑:“我一个人,也不知去哪儿。这里,我很熟悉了,就算有个什么意外,哪儿都能躲。”

古德反问潘正荣为啥不离开。潘正荣也笑笑:“老了,走不动了。”

要说老,古德和潘正荣年龄相仿,古德可没觉得自己老,他这些年身子骨一向好,攒了钱,有了自己的人力车,南京给与了他以往想都想不到的生活,他喜欢这里,他可舍不得离开,舍不得他的人力车。

潘正荣看着古德离去,想着自己刚刚说的话。

其实,他送晏如他们离开南京时,就没打算离开南京。他认定了,无论南京如何,他都不会离开。

南京啊,南京,生活了几十年,祖祖辈辈都在这里讨生活,他舍不得,他也不信谁会伤害南京这座古城。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