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这阵仗……比当初收红薯…… - 清穿大福晋的那些五彩缤纷的日常 - 桃花仙子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76章这阵仗……比当初收红薯……

第76章这阵仗……比当初收红薯……

康熙也被这突如其来的童言逗乐了,威严的脸上露出真切的笑意。他看着阶下那个天真无邪、满脸自豪的小孙儿,又看了看侍立在一旁、因儿子这“红薯官”的称呼而略显窘迫的容芷,再看看御案上那份关乎帝国粮仓的奏报。

悬停的朱笔终于落下,在奏报的末尾,在容芷的名字旁,康熙以力透纸背的笔锋,写下了最终的恩赏:

【赐御笔“天下粮仓”匾额一幅,悬于直亲王府。】

【另赐金累丝点翠嵌宝“嘉禾”如意一柄,珍珠十斛,蜀锦二十匹,以旌其功。】

【钦此。】

“天下粮仓”四字,既是褒奖容芷寻种献种、推广农技之功,亦是昭示帝王心系苍生、祈愿五谷丰登之志。而那柄“嘉禾”如意,更是巧妙地将她的功绩,与社稷最根本的农桑稼穑紧紧相连。

弘昱不懂这些,他只看到皇玛法笑了,还写了字,便觉得自己的额娘得到了最大的夸奖,开心地拍着小手,又蹦又跳:“红薯官!额娘是红薯官!”塔娜也学着哥哥的样子,奶声奶气地拍手:“官!额娘官!”

童稚的欢声在庄严肃穆的乾清宫内回荡。胤禔看着妻子,眼中满是骄傲。胤禛的唇角,也掠过一丝几不可察的温和弧度。

康熙的目光扫过阶下其乐融融的一家,再望向殿外秋高气爽的天空,仿佛看到无数金红的硕果,正堆满那新矗立的“天下粮仓”,帝国的根基,在这一刻,仿佛变得更加坚实。

乾清宫暖阁内,金兽吐出的龙涎香气息沉静悠远。康熙端坐御案之后,手中朱笔的笔尖饱蘸了浓艳的朱砂,悬停在摊开的、关于皇庄红薯丰收及四阿哥胤禛功绩的封赏奏报上方。

“胤禛此次……”康熙缓缓开口,声音带着帝王的威严与嘉许,正欲在那份厚重的奏报上落下对四子勤勉务实、功在社稷的褒奖之词。目光却在不经意间,扫到了奏报下方压着的一份薄册——那是钦天监例行附呈的、记录着诸位皇子生辰八字及重要事项的简册。

他的目光掠过太子、掠过直亲王胤禔、掠过三阿哥胤祉、五阿哥胤祺、七阿哥胤祐……最终,停在了“四阿哥胤禛”的名下。前面的生辰、差事都记录清晰,唯独最后一项——“婚配”一栏,刺眼地空着。

那一片空白,如同骤然投入深潭的石子,在康熙平静的心湖里激起千层浪!朱笔悬停在半空,凝滞不动。

一股迟来的、混杂着愧疚与心疼的刺痛,毫无预兆地狠狠攫住了帝王的心脏。

眼前猛地闪过许多年前,承干宫皇贵妃佟佳氏病榻前苍白却温柔的脸,她拉着年幼胤禛的手,气若游丝地嘱托:“皇上……四阿哥……托付给您了……”那是胤禛最后一次感受到母亲的手温。

画面陡转,是永和宫那扇紧闭的、仿佛隔绝了所有生气的朱红大门。门内,是德妃乌雅氏那双被嫉妒和怨恨扭曲的眼,以及她试图伸向年幼胤禛那碗加了东西的羹汤……

那件事后,永和宫成了禁地,德妃被无声地软禁,而那个被生母毒害的孩子,从此彻底成了没娘的孩子。

十几年的光阴,如同走马灯般在康熙脑中飞速掠过。那个孩子,总是沉默地站在角落,身影挺拔却孤寂。

他像一块被深秋寒露浸透的石头,冷硬,沉默,无论赏赐还是责罚,都激不起他眼中半分波澜。

他把自己活成了一座孤岛,把所有的心事、委屈、渴望,都深深埋进了那片冰冷的沉默里。连终身大事这等关乎一生福祉的要事,竟也无人替他张罗一声!

康熙的呼吸有瞬间的凝滞。他想起前些日子,荣妃马佳氏还曾在他面前,委婉又热切地为三阿哥胤祉的婚事说了好几次话,字里行间都是为人母的关切。

可老四呢?这没娘的孩子,就像个锯嘴的葫芦!若不是此番红薯差事办得实在漂亮,让他这个皇父重新看到了这个儿子身上的光芒和能力,他……他竟真的险些忘了,这个沉默的儿子,也已经到了该成家立业的年纪!

一股沉重的自责和迟来的父爱,如同潮水般淹没了帝王的心。他握着朱笔的手,微微收紧。

侍立一旁的惠妃,正恭敬地捧着一叠待选的秀女名册。她敏锐地察觉到了帝王气息的变化,那悬停的朱笔,那骤然深沉的目光,都让她心头一凛。

她顺着康熙的视线,也看到了胤禛名下那片刺目的空白。惠妃心头一酸,连忙垂下眼帘,捧着名册的手微微发颤,声音带着恰到好处的怜惜与谨慎:“皇上……老四的婚事……臣妾疏忽了。他额娘……唉,这孩子,这些年,太静了,静得让人心疼……”

惠妃的话,像最后一片羽毛,轻轻落在那早已失衡的天平上。

康熙缓缓擡眸,目光如深潭,落在惠妃身上,那里面翻涌着复杂的情绪。他沉默片刻,终于放下了那支悬停许久的朱笔,声音低沉,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清晰地回荡在寂静的暖阁里:

“着惠妃主理,为四阿哥胤禛拣选嫡福晋。秀女家世、品貌、性情,务必周详查访,拟出名册,呈朕亲定。”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案上其他几位成年皇子的名册,“三阿哥胤祉、五阿哥胤祺、七阿哥胤祐,年岁也到了。此次选秀,一并拣选,开府成家。内务府即刻着手预备诸皇子开府事宜。”

“臣妾领旨!”惠妃心头一松,随即又涌上沉甸甸的责任感,连忙躬身应下,将胤禛的婚事牢牢刻在了心上。

“儿臣等叩谢皇阿玛恩典!”侍立在一旁的胤祉、胤祺、胤祐几位皇子,也连忙出列谢恩,脸上难掩喜色。

只有胤禛,依旧垂首肃立在一旁。当康熙的目光落在他身上时,他撩袍跪下,深深叩首:“儿臣胤禛,叩谢皇阿玛恩典。”

声音是一贯的平稳无波,听不出半分即将成婚的喜悦或羞涩,仿佛这关乎他一生的大事,与他本人并无太大干系。那挺直的脊背,如同孤峰,沉默地矗立在暖阁的暖意融融之中。

康熙看着他这副模样,心中那根刺,仿佛又被轻轻拨动了一下。他挥了挥手:“都跪安吧。”

选秀!为几位成年皇子,尤其是为那位刚刚在红薯差事上大放异彩、深得帝心的四阿哥选嫡福晋!

这道旨意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瞬间在京城权贵圈中激起了滔天巨浪。无数颗心被高高悬起,无数双眼睛盯紧了紫禁城那道厚重的宫门。

直亲王府的门槛,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险些被络绎不绝的车马踏破。描着金边、熏着名贵香料的拜帖,如同雪片般飞入王府管事处。

“安郡王府太福晋请安拜帖,问福晋金安,附上苏杭新茶两匣。”

“步军统领费扬古夫人拜帖,问福晋安好,府上新得几盆魏紫姚黄,邀福晋共赏。”

“内大臣佟国维夫人拜帖,佟佳老夫人惦念福晋,特送来江南新贡的云锦数匹。”

“户部尚书马齐夫人拜帖,久仰福晋贤名,特来拜会……”

这些拜帖的主人,身份一个比一个煊赫,措辞一个比一个恭敬亲热。所附的礼物,也从寻常的茶叶、绸缎,迅速升级为名贵的古玩字画、稀有的珠宝首饰,甚至还有直接送上田庄铺面契书的!

目标不言而喻——直亲王福晋容芷,如今是皇上跟前炙手可热的“红薯功臣”,更是惠妃娘娘最最喜欢的儿媳妇!

最关键的还是四阿哥这些年都跟在直亲王身后办差,最是听容芷的话!她的只言片语,在四阿哥嫡福晋人选这件事上,分量可能重逾千金!

明眼人都知道,等确定了人选,康熙就要给几位阿哥封爵了,四阿哥身上有这么大的功劳,一个郡王跑不了!肯定比别的阿哥强!

一个个挤破头的想将闺女嫁给四阿哥,胤禛再也不是之前没人问津的光头阿哥了。

容芷看着春桃捧进来的、堆满了整整一红木托盘的拜帖和礼单,只觉得太阳xue突突直跳。

她揉了揉眉心,无奈地叹了口气:“这阵仗……比当初收红薯种还热闹。”

她随手翻开最上面一张,是某个满洲大姓的帖子,言辞恳切,就差直接写明家中待字闺中的格格如何贤良淑德、堪配四阿哥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