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表兄 - 藏岫 - 杨弯月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藏岫 >

第三十七章表兄

第三十七章表兄

李徽明记得,在孟澹宁主动找上她合作之前,他对她的态度一直是恭谨有余,甚至算得上冷淡。如今不过半月时间,他竟愿意做她的太子少师,听来有些荒谬,但却是毋庸置疑的事实。

从前李徽嗣身边还有几位侍读。只是自及冠之后,他们大都受荫封,领了官职,各自上任去了。如今正好独留她一人无所事事,每日读书批文,显得有几分勤勉。

自上次忤逆罚跪之后,李徽明着实安分了些日子,让大家都觉得太子殿下性情还是软和,上次之事不过一场意外。

至少,得让建元帝这么觉得。

是以,她的膝盖刚刚有些好转,便开始了到弘文馆读书论政的日子。只是李徽嗣从前是面对着一个老头,而李徽明面对着一只“狐貍精”。

孟澹宁空有一副好皮相,看着很好说话的样子,处处恭谨得体,毫不逾矩,实则教起学生来一点儿也不手软。

就在昨天,两人论及藩镇之祸,足足从午时辩至日落。他还留下一篇策论作为作业,题目称若淮州刺史阻漕,当用《尚书》‘敷求哲人’之策,还是《左传》‘威克厥爱’之术。

这已经是这个月的第三篇策论了。

李徽明想起自己当日问的那句“会听否?”,实在足够愚蠢。

她不仅听,她还得写。连宋霖兮都向她抱怨,最近东宫用纸用得过多。

想起从前身在归尘山的时候,她还觉得元真师父严厉,如今看来,孟澹宁才是真难应付。

如此足足两月,李徽明才得以有一个喘息的机会。

到了年中,依律淮州刺史卢德需要回皇城述职。只是这两年,卢德势力渐壮,不知从哪一年开始,彻底坏了这规矩。他不再亲自前来,而是让自己的儿子替自己前来。偏偏这卢德儿子不少,每年来得都不一样。

这次的述职本该在上月,只是那卢家小公子卢沛路上行程耽搁,足足晚了快一个月才到皇城。

今日早朝建元帝下了旨,让李徽明负责接待卢家一行,是以本旬她便不必去弘文馆听学了。

简单来说,儿子见儿子,老子对老子。卢德不来,已经是驳了建元帝的脸面,他自然不可能屈尊降贵去见一个刺史的儿子。

是以这几年的所谓述职,不过是卢德的儿子们递上一封冠冕堂皇的述职奏疏。剩下的,大抵就是由太子负责找上几个世家公子,陪着这卢家人在皇城四处玩乐几日。最后卢家人对着皇帝叩个头,谢天恩,带些赏赐就可以打道回府。

今年,这差事落到了李徽明的头上。

“往年兄长如何办,今年便依照往年惯例。”,李徽明对此事并不上心,交代宋霖兮安排人处理。

“你兄长不善交际,性格内敛,皇城中的权贵之子与他都称不上相熟,所以往年他也不曾参与过这些事情,都是吩咐给下面人去办。说起来,之前有几次还是俞家的小公子替他出面招呼大家饮宴、玩乐。”,宋霖兮:“不过今年有些不同。”

“有何不同?”,李徽明头也没擡,握着笔想着自己的策论,手指上都染了墨迹。

“今年来的这位名叫卢沛,严格来说,他不是卢德的儿子,而是卢德的弟弟卢怀的儿子。听说这卢沛在卢家可是十分受宠,卢德的亲子也没人能及得上他。他父亲卢怀和他兄长不同,是个谨小慎微的读书人,年龄也比卢德小很多,重要的是,卢怀的夫人是母后的堂妹。”

说起先皇后,李徽明才放下手中的笔,擡起头来,微微拧着眉头,“还有这回事?”

宋霖兮:“当年卢德归降朝廷不久,叛乱刚刚平定,先帝为了归拢人心,便打算从世家贵女中选出一位送去淮州与卢家结亲,用一场亲事化解朝中官员和民间百姓的不满和恐慌。”

李徽明:“最后便选了母后的堂妹?”,对于朝堂之事她事事关心,可对于这些家事,她向来知之甚少,特别是关于先皇后的。

宋霖兮点头,叹了口气,“当时母后是万分不愿的。那时候父皇还是太子,母后是太子妃,她比谁都清楚,父皇那时候便打定了主意要削藩。谁这个时候嫁去淮州,便是有去无回。但圣意难违啊,姨母还是带着丰厚的嫁妆嫁了过去。”

“这个卢沛是姨母的儿子?”,李徽明很快就捋清了这中间曲折的人物关系。

如此说来的话,他算是她的表兄。

宋霖兮点头,“姨母嫁过去的第三年便因为难产去世,后来没多久,卢怀也死了。所以他们唯一的儿子卢沛便一直养在卢德膝下。这么多年,怕是很多人都忘了,卢沛不是卢德的亲儿子。”

李徽明听到此时,才明白宋霖兮和她说这一桩往事的原因。

“如今卢德将卢沛派来皇城述职,这桩旧事恐怕很快便会有人想起来了。”,朝廷与淮州的关系这些年来愈发剑拔弩张,如今卢沛前来,也不知是好是坏。

宋霖兮自然也明白其中利害,只是涉及先皇后的事情,她总是不能轻放。她自然以为李徽明也是如此,却听她说:“不必特别对待,像以前一样就好。”

这样看来,李徽明是不想为了一个表兄徒增是非了。

宋霖兮微微蹙了眉头,转而又舒展开来,直白问道:“我以为你会想见他一面。”,毕竟就在前不久,她还为了几个与她毫不相干的学生大动干戈,闹了一通。如今事关先皇后,事关和自己有血脉相连的亲人,总不至于还不如几个学生吧。

李徽明重新拿起手上的笔,“没什么好见的。”,显然是不准备再和宋霖兮商量此事。

卢沛到的那天,李徽明依照惯例安排了礼部的人前去迎接,直接将人送至驿馆了事,她本人并未出面。

这让一众看热闹的朝官大失所望。

自上次制举事毕,谁都想知道这位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太子殿下还能做出点什么事来。如今看来,她是被上次的事情吓怕了,缩在自己的东宫继续做只缩头乌龟,安稳度日。

眼看一番风水,偏朝局人心瞬息万变,架不住我不找事,事来找我。

卢沛刚到皇城落脚没两日,“事”便找上门来了。

李徽明正在书房中读书,下面人通传,卢沛人已经到了东宫的门口,声称有事求见。

“他一个人来的?”

“卢公子称必要见到您,若您不见他,他便明日再来。”

李徽明脸上并无任何表情,随意摆摆手,“让他在花厅等着。”

东宫的花厅是有专人打理的,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花盛开。宋霖兮喜欢花,在这里培育了些稀罕的品种,光是牡丹便有数十种之多。

其中最爱的是一株绿香球,是李徽嗣从前费了好大一番功夫才寻来的,翡翠绿色的牡丹。这株绿香球和其他的牡丹不同,总是要晚上一两个月才开放,前几日刚刚结出花骨朵儿来,还没到开的时候。

李徽明到的时候,便看见花厅中有一男子,背影看上去有些清瘦,身量不高,正站在那株绿牡丹旁边。

还未走近,李徽明便听见一个清亮的声音,“这绿色的牡丹倒是稀奇,我还从未见过,不愧是东宫,真是叫我开了眼界。”

说着,他便要伸手去碰那绿牡丹,被一旁侍奉的侍女阻拦下来,“公子,这牡丹是我们太子妃的心爱之物,若是损伤了,奴婢没办法交代。”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