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教引嬷嬷
尽管她不想承认,可当接踵而至的消息浮出水面,她还是对复仇的信念产生了动摇。
上一世她身居高位,自以为看透大局,实则被人蒙骗其中,或看、或行、或反抗,皆由众人制衡。萧怀昭是傀儡皇帝,她又何尝不是被蒙蔽双眼任人制造假象欺骗的傀儡皇后。
这一世她深陷泥沼,自以为跳脱桎梏,却不曾想,跋山涉水撕开地是那风光旖旎后一层又一层假面,她触破的是自己的无知、是自己的护盾、是自己的自尊和那隐隐为傲的先机。
与其说这次重生是上天赐予她别重蹈覆辙的一次机缘,莫不如说是上天给她一次擦亮眼睛看透全局嘲讽她别再无知的指引。
叫她别爱错人,亦别恨错人。
“前面的路封了。”虞砚坐上马车:“我们从另一条路回去。”
“二哥哥,梁家那二姑娘......”虞馥嫣欲言又止。
“别怕。”虞砚显然不想过多谈论这个话题,虽然他瞧不上梁文翁这样的人,但死得只是个年仅十一岁的姑娘,不为别的,就冲此女子刚烈的性子,他也不愿和那些拿同情为引实则假意唏嘘的人一般,津津探讨。
看向掀起一半帏帽的邓晚,她神色始终平静,相比于此刻好奇心作祟又隐隐害怕的虞馥嫣来说,邓晚的表情可以称得上一句事不关己无欲无求。
虽幼时自家小妹也不是个顽劣的性子,可到底还有着几分天真灵动的影子。此次从漠北回来,虞砚深有感觉,自家妹妹有着超乎这个年岁该有的沉稳安静。
从大家闺秀的方面讲,他该欣喜的,小妹处事分寸得当,说话进度有度,既不过谦又不冒进,加之姣好的容颜和满腹的才气,足以在这京师城世家女子中有一席之地。
可从血脉亲缘上讲,虞砚又隐隐担忧,他始终感受不到自家小妹真正的情绪,她的这份安静带着不喜人过多打扰的疏离。即便年岁还小,但做事游刃有余,从不向他亦或是母亲乃至任何一个人提过分的要求,她竭尽全力付出,可以说称得上无微不至,但从没想当中获得什么。
既不要名贵珠宝,也不要同等关怀问切,没什么能激起那波澜不惊的心。
她不快乐,不灵动,不鲜活,像是他新栽种在橘园墙角的那几棵沙枣树,乍看上去枝繁叶茂,生机勃勃,可实则支撑自己活下去的只有那还在土壤里迎风飘动不稳的根茎中汲取微弱的养分。
没有人是她的依靠。
只有那薄弱的根茎。
“二哥?”邓晚唤第三声时,虞砚失焦的双眸渐渐清明,他并未挪开看着邓晚的目光,轻轻点头。
邓晚意识到虞砚没听到自己前面的话,重复了遍:“母亲说宫里的嬷嬷明日会来府里教我礼仪,我记得二哥你曾编修过一本宫廷礼仪的书,回去可方便找给我?”
“就在书斋。”虞砚应声:“只是那还是乾贞二十二年编修的,有许多制度景和元年修改了些许。”
“仲谨那里有最新的,明日我去他那儿借来。”
“不必麻烦。”邓晚拒绝的话脱口而出,她还没想好接下来要怎么和沈晦的相处,以沈晦的性子想必不会给她太多思考的时间,在沈晦还没有找上她之前,她需要将所有突如其来过往曾忽略的事情重新串联,在此之前,能拖一日便是一日。
虞砚微愣,刚刚还在思忖因自家小妹的平稳的情绪失神,眼下骤然的波动倒是让他忽地笑了:“好。”
宫里派到国公府的教引嬷嬷是太后贴身服侍的葵嬷嬷,因着太后的性子,她素来也十分嚣张跋扈,加之太后的提醒,秉承着在中秋夜宴让国公府三小姐出尽洋相的打算,她从进府的那一刻就做好了各种尖酸刻薄的教引方法。
邓晚配合度不算高,借着身体病弱的由头学一会儿就要虚弱地歇上好一会儿,葵嬷嬷喜不自胜,巴不得邓晚一无所知,趁着歇息的时候,会有意无意地扮出长辈的神情说些宫里的事。
大多都是宫里人心叵测,机关算尽的恐吓之语,虽有夸张的成分,但邓晚上一世久在深宫,对葵嬷嬷所说之事也皆有了解。
她配合地佯装,或惊叹、或惋惜、或可怜,却唯独没有胆怯。
待到第三日,葵嬷嬷在前两日的铺垫之下开始提起了萧怀昭,并不直接,佯装着说漏嘴的形式,吐露出萧怀昭品性低劣,不仅不理朝政,还好色昏庸。
在麓山行宫肉山酒海,穷奢极欲,放荡至极。
那是邓晚从没有见到过的萧怀昭,在她眼里那个胆小懦弱的傀儡皇帝俨然成了一个纵情声色的昏庸帝王。
葵嬷嬷说了许多各种夸张虚假的话想明里暗里达到让邓晚自行退婚知难而退的决心,唯独在萧怀昭这事上,没有丝毫夸张。
近来京师十分热闹,除了疯传内阁首辅沈钟熹小妾枉死上天报应分明之事,便就是傀儡皇帝萧怀昭夜访青楼荒淫无度之事。
这个王朝平静波澜的水面下,那波涛汹涌的混乱和肮脏在一夕之间冲破水面,滔天的气势凝结着人神共愤的情绪,笼罩在京师城中的大街小巷。
在经历了沈晦的开诚布公、二姐的假面后,即使出现如此失格行迹的是她上一世的夫君萧怀昭,邓晚也并没有太大的反应。
她很清楚,这一世的一切都和过去不一样了。
或许是沈晦篡改了这一切,也或许是她真正窥探到了真相背后的那片泥泞。
无论源自哪一种,她都明白,重生改变不了命运,先机也改变不了历史。
唯有的,只能尽力别再重蹈覆辙。
午后下起了雨,葵嬷嬷站在檐廊,看着依窗而坐阵咳的邓晚微微出神。她在宫中已有数十年,见过的人也称得上一句阅人无数,即便因着太后有意刁难的交代,但在与这三小姐相处的几日中,她还是能清楚地感受到,这女子是个十分可心的孩子。
她聪明,话少,做事沉稳,唯独欠缺的就是这犹如浮萍一般脆弱的身子。若不是站在对立面,她或许愿意辅佐在这样的人身旁,可天意弄人,她们注定是两个阵营。
站起身,冲候在一旁的琼娘交代了几句,借着天气不宜,让三小姐好好休养为由,葵嬷嬷移步离开了橘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