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百人斩 - 重生:疯批美人杀疯了 - 不二之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第173章百人斩

“他是想以此去做敲门砖。”

扶姬懂了:“那沈晦可会应允?”

“沈晦不会见他。”

“为何?”

因为邓晚不会让肃王安排送信的人能成功离开长乐坊,无论送出去的是什么,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何况现在此刻京师街头巷尾已经开始流传起当年沈钟熹陷害原内阁次辅蔡世贞之事。

当年先皇崩逝,因幼子尚小,特安排托孤大臣以此辅佐。本该清明的朝局因沈钟熹网罗党羽、勾结宦官,谄媚太后垂帘听政,哄骗幼帝架空皇权,独断专权的做法让晋国迎来最混乱的王朝。

无论是帝师原内阁首辅元恭贬回原籍,还是原内阁次辅蔡世贞被诬陷不臣之心亲友门生一律腰斩弃世,这桩桩件件皆禁不起推敲。

当年无人制衡,任由大雪覆盖赤诚之心,今朝有人平反,不甘数百亡魂孤苦难安。

“听闻太后正在查梁文翁那二女儿真正的死因。”扶姬道:“昨日把梁文翁叫到宫里问责了一番,连着接你进京的事一并好个数落。”

说到这她哼笑了一声:“他现在算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那祥瑞一病,倒成了烫手山芋,送也不是,养着也不是。”

“再加上他那二女儿的事,把沈钟熹得罪个干净,简直是焦头烂额。”

“叫沉罗小心养着,那只白唇鹿我另有他用。”

扶姬点头:“你不说沉罗也会小心养着,她对动物比对人还亲。”

“对了。”扶姬掏出夹在衣袍里的书信:“这是邓殊让写给你的。”

邓晚接过信:“南定怎么样了?”

“巫医一直在身侧照顾着,身体是比前两年好了许多,只是神智不知什么时候能好。”为了让邓晚放心,扶姬又多说了句:“不过你也别太担心,巫医说先把身体养好,神智这个东西要看天意。”

“真到了那个机缘,他会清醒的。”

邓晚点头,摩挲着信封上画着的月亮:“肃王那里要盯得再紧一些,后日中秋夜宴,他必会有动作。”

“你带谁去进宫?”扶姬跟着邓晚起身的方向挪动目光。

“阳春。”邓晚说完从屏风后的多宝阁下拿了两瓶药,再次走到扶姬面前:“红瓶外敷,白瓶内服。”

先前虽是和扶姬说着话,但邓晚大半的思绪还是在扶姬身上被艾叶气温隐藏下的药气身上,她隐隐闻到了马钱子、樟脑、松香的气味,这多用于治疗刀剑伤,定痛止血之效。

再看扶姬的脸色,相较来时更无血色,明显是在强撑。

扶姬不愿说,邓晚便不会强问,但她快马加鞭而来,身上伤口定会撕裂感染,普通的草药医治起来不仅需要时间,效果也极其甚微。

邓晚给扶姬的药是在北蕃深山采的雪莲加上多味珍稀药草炮制而成,仅剩最后一副。这种能在千钧一发救人命的良药本该是不到绝境绝不会拿出来使用,可偏偏邓晚全然不在乎,在她眼里,什么药都没所珍视之人平安重要。

这两瓶药虽不能说完全对症扶姬的伤口,但到底也能加快伤口愈合的速度,减少伤口穿刺的疼痛,如此,便足矣。

扶姬晃了晃手中的两瓶药,并不知有多稀贵,只当是普通金创药:“我跟着师傅那么多年,这点小伤能治好的。”

邓晚点头,不过多解释:“备着,总能用上。”

“也好。”扶姬本想起来,可撑桌的手刚用上力,腰腹便有了拉扯之感,身体的疼痛远没有她表现得那般云淡风轻,倒吸了口凉气,才发觉刚刚的反应可能被邓晚尽收眼中。

抱着不装了的心态转过头,只见邓晚不知何时背过了身,微抬着头在书柜中找画,唇角因邓晚的体贴勾起笑意,咧着嘴站起身:“真没那么严重。”

邓晚并未回头,只淡淡说了句:“从书斋后门走。”

“伞在门口。”这是叫她不要飞檐走壁地自讨苦吃翻墙。

因着肃王的推波助澜,京师城中关于沈钟熹的传言愈演愈烈,曾因沈钟熹或冤、或贬、或死之人的亲眷皆浮出水面联名告官,一时间风起云涌,提到沈钟熹便会下意识与那天道报应牵连一块。

沈钟熹虽上了年岁,但多年制衡朝野的手段狠戾,动作很快,为了将京师城中这抹人云亦云的风气扼杀摇篮之中,当即下令,打着图谶妖言的名义,抓到者格杀勿论。

毕竟是天子脚下,任谁也没想到沈钟熹竟如此不顾枉法。就在中秋节当日的晌午,长安街靠近护城河北面的一家茶肆有说书人讲起了梁家庶女嫁内阁首辅的事,抑扬顿挫的语气搭配着添油加醋的神话轶闻,听得人如痴如醉。

就在说书人拍下响木,讲到新娘故世后没有人愿意为她下葬,尸体摆在城外的破庙被人盗了去时,一群手持长剑的蒙面人冲进茶肆,毫不留情,将茶肆所有人杀得一干二净。

除此之外,城西的酒楼、城东的当铺、城南的药坊均被人屠杀一空。

一时间京师城中四处浓重黑烟漫起,裹挟着猩红的血气冲入九天,在这团圆的中秋佳节,那权势滔天之人用数百人的身躯献祭了一场黑色烟花。

世人皆知他们因何而死,可世人只能装作不知因何而死。

因为背后之人权倾天下一手遮天,今日姑且杀一儆百以示警告,待来日,便是杀千儆万。

或许该有人问,王法呢?

这世道是有王法的,可王法从来不在普通百姓手中。

彼时邓晚已在太后的上阳阁下跪多时,按着宫里的规矩,参加中秋夜宴是该早些时辰进宫,但因着太后一大早叫人去国公府传了话,想在夜宴前见一见邓晚,相较原定的时间,邓晚整整提前了两个时辰。

太后之所以选在这个节骨眼上见邓晚,绝非是接她进宫葵嬷嬷说得那般好听,邓晚十分清楚,太后是想在中秋夜宴前知晓邓晚真正的想法。

她若肯和太后站到一处,那日后便可顺遂无忧;

她若装傻充愣不肯和太后站到一处,那这婚,太后必会在中秋夜宴想法子退掉。

至于什么法子,宫里的手段可是多了,何况葵嬷嬷这几次去国公府教引一直给邓晚下着咳疾的药,那药虽不是毒,但长久地服用,也和服毒没太大区别。

总之,都是要人性命的。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