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中秋夜宴(一)
邓晚不确定肃王在离开沈宅后有没有改变计划,她不信沈晦的话,毕竟在沈晦心里家国百姓胜于一切,凡是影响晋国安稳的因素,他都会扼制在摇篮之中。
造反这样的事,他没理由置之不理。
不过从过程和结果上来看,沈晦前期的确没有插手,虽然邓晚也有意瞒他,不过以沈晦如今的眼线和势力,想从中做些什么实在轻而易举。
眼下看来,他前期迟迟未动,想必一是为了想放长线钓大鱼,二是想在所有事情尘埃落定给邓晚沉重一击,叫她功亏一篑。
除此之外,邓晚想不出一向家国为重的沈晦还能因为什么。
不过在众多理性思绪完整地在脑海里梳理完毕后,仍有些感性的思绪略带试探地从整齐的神经中弹跳,比如沈晦真的想在这临门一脚之际将邓晚辛苦筹备的计划分崩离析,为何还要特意解释他和肃王不曾见面,强调并未谈论其他。
邓晚不觉得沈晦是想做出什么假象来诓骗她,以如今两人也算知己知彼的关系,早晚都要揭穿的把戏,再过多扮演,显得毫无意义。
这便是邓晚感性神经唯一说服不了自己的矛盾点,若沈晦没打算阻止肃王,又为何要把肃王让磐王和项仲景将他带到自己的府上,目的是什么?
此刻已然是梳理不清,但好在她也没打算只走这一条路,毕竟在天子脚下筹集兵马意图造反这样大逆不道的心思瞒不了多久,加之疑心深重在京师各个官员家里都有眼线,稍有风吹草动就会警觉的太后早晚都会发现。
至于究竟要走哪条路,就要看肃王今夜的表现了。
“见到我,可放心了?”沈晦将身子坐直,中箭的那条腿有些抽痛,许是石板路颠簸亦或是刚刚骤然的站立,总之一处痛便牵引着全身的箭伤都跟着刺痛起来。
虽站的远,轻微的皱眉却也被邓晚尽收眼底。她的确是有意引沈晦过来,在刚到太后的上阳阁时就听葵嬷嬷和宫女交代,提早在殿宇里备上曼松茶。
那是皇家才准喝的贡茶,因冲泡后茶叶“站立不倒”隐喻江山屹立不倒之意,太后十分喜爱。每年进贡的不多,几乎全部留在了太后这儿,就连萧怀昭也只能是在太后心情舒畅之时才能在太后这里喝上一次。
唯独一人特别,便是沈晦。
只要沈晦来,太后都会叫人提前备上,甚至还会恩赏一些让沈晦带走。
因着对太后的了解,以及那日沈晦在橘园对她所说的话,再加邓晚明里暗里躲了他这么多日,以沈晦的性子,知晓太后如此为难她,想必会露面。
坦白讲,邓晚也没十足十的把握,人心本就漂浮,许多情怨皆在一念之间,她相信真情,却也清楚真情不能恒久。
偏殿大门从外面敲响,阳春往内院看了一眼,离得远听不见自家主上和沈晦在说什么,但瞧着两人都是风轻云淡的样子更是忧心。
沈晦不提,自家主人的风轻云淡内里可堪比的是血雨腥风。
抱怀而站的岳珂目光一直在院墙上那只喜鹊上,待接受到沈晦的暗示,松开手打开大门。
门外站着葵嬷嬷和刚刚被吓到脸色煞白的宫女,葵嬷嬷板着身姿,从挡在门前的岳珂身侧往里瞥了一眼,端着的神色渐渐松缓,并不提先前邓晚晕厥之事,只道:“夜宴要开始了,老奴来请沈大人和三小姐过去。”
岳珂点头,仍没有退让之意。
门外剑拔弩张,门内却以为祥和,邓晚走上前,推上沈晦的素舆:“我推沈大人过去。”
沈晦看着邓晚那狡黠的目光,清楚她突如其来的好意暗藏玄机,却也并不拒绝,含笑着点头:“那便请三小姐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
这话不轻不重,刚好能落到站在偏殿门外几人的耳朵里,本还想催促邓晚上轿辇的葵姑姑此刻也不好再开口,只能任由沈晦安排。
好在无论沈晦做什么事,他都能说服太后,所以善后的事也不用她过多忧虑。
而邓晚听到沈晦这话心底暗暗腹诽,不得不承认,沈晦太懂如何拿捏邓晚,邓晚若藏,他就攻,邓晚若攻,他就退,点到为止的分寸和进退得宜的尺度做得任何事都十分顺着邓晚心意。
这样的人若想讨好一个人,实在容易。
夜宴摆在御园,距离太后偏殿约有一盏茶的时间要走,因邓晚推着坐在素舆上的沈晦,步子略微放慢了许多,待到御园,正好碰上赴宴的亲王大臣。
这些人不识邓晚,却敬重沈晦,远远看到便折弯了脊背,挂着奉承讨好的嘴脸上前问候,趁人围上来前,邓晚松开素舆的把手,还没等离开,就被沈晦低声唤住。
“三小姐,送佛还没送到西。”
邓晚俯下身,极轻的语气回复沈晦:“我可没说自己是个好人。”
说罢转过身,步子还没开,邓晚忽地重新将身子转回去,压低声音:“沈晦。”
“嗯?”
“你把肃王带到沈宅是想让我主动见你?”
沈晦抬眸,对上邓晚过于认真的眼睛,唇角没由来地牵起了一抹笑意,他十分诚恳:“你总躲我,总该想些能见你的法子。”
邓晚若无其事地点头,朝着跟在后面站得极远的阳春招了招手,阳春白了一直压制他快走的岳珂一眼,加快步子走到邓晚身边。
不多时各亲王、官员及受邀的家眷都已入席,邓晚的位子中规中矩,坐在左侧第二排的第四桌,坐在她前面的是二哥虞砚。
中秋节是阖家团圆的节日,可在宫廷之中因着诸多忌讳和礼制须得叫人时刻紧绷。但虞砚的神情显然有些过分的紧绷,这种紧绷并不是因为邓晚,确切地说在御园邓晚看到他时,他便如此神情。
正想着寻个时机问下虞砚出了什么事,尖细又阴柔的声音响彻周遭:“皇上驾到。”
“太后娘娘驾到。”
这极有辨识度,让人听起来忍不住作呕的声音正是李因,他站在石阶之上,趾高气扬的架势似乎底下的人皆是他的臣子一般。
众人起身行礼,整齐划一的声音传遍御园上空,偶惊林上落鸟,扇动着翅膀丝丝啼鸣而飞。
一声慵懒又懈怠的声音缓缓而出:“今日中秋节,众卿无需客气。”他拂着宽大的黄袍,正想落座,忽地想起什么一样,停下要坐的姿势,往前走了几步。
转身望向一脸端肃的太后,笑着说:“孙儿还未给皇祖母行礼。
说完跪地给太后行礼:“孙儿无礼,还请皇祖母责罚。”
太后板着的脸这才露出笑意,她享受在人前至高无上的尊重和不容忽视的权利,任何逾矩都会让她感到失去掌控的威胁,即便威胁很小,她也绝不会容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