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绿岸视界
拿着工作人员赠送的纪念品,王恪跟着费教授从航天局懵逼的走出来,就如懵逼的走进去一样,要不是手里拿着纪念品,还以为做了一场梦。
低头看着这个纪念品——这是一款国家航天局定制的盲盒,里面是一包拼图碎片,拼图内容包含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玉兔二号月球车、中国空间站、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等航天领域重大科技成就,工作人员告诉他,集齐八款拼图的用户就能获得中国航天cnsa组合实体徽章,其余盲盒可以在航天局官网购买,王恪一时间竟不知该说什么。
“别着急,慢慢凑,我那还有一盒,也送你了,早晚能凑齐。”费教授陪着王恪,沿着玉渊潭路边走边感慨道:“看样子你们航天事业的经费也不富裕啊。”
王恪收起盲盒,突然,他终于想起来那个老吴是谁了,不就是网络上常见的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和国际宇航科学院(iaa)双院士吴伟任嘛,这个人,是中国航天界的泰斗和执牛耳者啊,怎么会这么关注一段来路不行的视频片段呢?
他认真的看向费教授:“教授,我能请教你几个问题吗?”
“别着急,正好到饭点了,哎,航天局现在连饭都不管了,我知道这附近有家川菜馆不错,咱们先找个馆子垫垫肚子吧。”
掏钱请费教授吃完饭,也算谢师宴了,两人索性沿着玉渊潭公园开始边遛弯边消食。入园樱花正茂,满眼尽是素色海洋,花瓣随风飘落,就像一只只翩翩起舞的蝴蝶,与远处中央电视塔相映成趣,近处的昆玉河上,则时不时能看到河道上往来的游船。
“你知道吗?这里曾是金中都城西北郊的风景游览胜地,辽金时代,河水弯弯,一片水乡景色。其间有“养尊林泉”、“钓鱼河曲”等风景,清乾隆三十八年香山引河治水工程开掘了玉渊潭湖系,沙禽水鸟聚集此地,使附近逐渐水丰草茂起来。”
“......教授,你这样让我这个如假包换的中国人压力很大啊。咱能不能讲普通话?”
“好好好,有什么问题就问吧。”费教授一边扇着扇子,一边剔牙道。
“一是我看到的画面是两幅,他们为什么只问那颗太阳系天外来客,对另外一颗蛇夫座的类地行星置若罔闻?二是为什么只有我看到这些画面,好像这个视频就是这个高手专为我设计的,可我就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it码农啊,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二是突破屏蔽定点干扰在技术上是如何实现的,和现在世界各地的奇怪现象有什么关系?”王恪一口气把憋在心里的问题都问了出来。
费教授走到路边的一个连椅,拍拍身边的坐位让王恪陪着坐下,不疾不徐地道:“你说的这些问题,我一个也回答不上来。但我们可以聊点别的,作为天文爱好者,你一定听说过德雷克公式吧?”
“您是说那个计算外星文明数量的公式?好像是由美国天文学家德雷克在六十年代在绿岸镇提出的,所以也称为绿岸公式,其目的是推测可能与我们接触的银河系内外星球高智文明的数量。”王恪回忆了片刻,然后说道:“但那可能只是一种假设,按照这个公式,银河系中应该充满了文明,我们应该也能够观察和联系到他们,但事实是我们现在一个也发现不了。所以这个假设很可能不成立。”
“年轻人,不能因为现在还没发现就否定德雷克公式啊,宇宙是如此之大,如果只有我们人类存在,未免显得有点太过浪费了,你忘了我上课说的光速限制?”
“您的意思是...”王珂想起飞教授课上讲的话,一瞬间醍醐灌顶:“假设宇宙中有其他文明,他们看到我们的文明也需要时间?”
“没错,严格来说,人类科技爆发、真正步入文明社会不过几百年,且未必能够产生显著的观测差。我们假设,假设啊,宇宙中不乏其他文明,他们有的先进,有的落后,均匀分布在太阳系四周,那么远在250万光年外的文明,现在还只能看到地球上东非奥杜瓦伊峡谷的打制石器;而远在120万光年外的文明,也只能看到阿舍利手斧出现于非洲和亚欧大陆西侧,人类开始直立行走,在这些文明眼中,这个物种属于比较聪明的动物,仅此而已。”
“如果对方离我们近些呢?”
“那远在30万光年外的文明,可能惊奇的看到尼安德特人在欧洲和中东演化,人类已学会钻木取火;远在6万光年外的文明,更是可以发现法国阿尔卑斯大区的韦泽尔峡谷中的壁画,人类开始以这种方式记录历史,在这些文明眼中,地球文明的火种还未点亮。”
“再近些呢?”
“那就有些麻烦了,远在1.2万光年外的文明,可以看到人类开始种植水稻、驯化动物,并出现永久聚落;远在4000光年外的文明,则会看到萨尔贡大帝的阿卡德帝国,最早的帝国已然出现;而远在2000光年外的文明,更是可以看到欧罗巴大陆上波斯帝国的兴起与覆灭,以及东亚大陆上你们汉帝国的兴起....在这些文明眼中,地球这个普通的星球已经出现了主宰,但好在只是愚昧和落后的智慧生命,在几十万年的时间里原地踏步,循环着王朝的兴替。”
“要是对方比这还近呢,比如...几百光年。”
“那就更麻烦了,如果文明足够近的话,在300光年以内的文明,就可以看到英国人瓦特发明了蒸汽机,人类进入化学能时代;在200光年以内的文明,可以麦克斯韦提出美丽如画的电磁方程组,人类进入电气时代;而在100光年以内的文明,则会看到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出现,标志着人类进外了信息时代。而任何进入信息时代的文明,都足以引起其他文明的关注,但可能还不会马上采取行动。”
王恪顺着教授的思路想下来,一种可怕的可能性出现在脑海中,“那要是连100光年也不到呢,远在50光年以内的文明,会不会看到人类在美国新墨西哥州霍尔纳达-德尔穆埃托沙漠引爆了第一颗原子弹,从而正式进入核动力时代;而远在10光年以外的文明,更是可以看到人类航天技术的飞速发展,很可能在不久的未来拥有跨星系远航能力,开启星际殖民年代。”
“没错,人类的科技在最近的100年突飞猛进,超过了过去100万年的成就,让我们保守一点,以化学能时代作为人类文明真正发轫的标志。那么,300光年就是我们的绿岸视界,不在这个视界内的文明,即使看到地球,大概率也不会视为威胁;而在这个视界以内的文明,则可能会对地球有不同的想法,特别是离我们越近的文明,可能就越危险,因为他们看到的是正在以匪夷所思的速度进行技术大爆炸的地球文明。”
王恪低头想了想,抬起头来,“您是说,文明越发展,就越危险?那有没有什么办法把自己隐藏起来,不让其他文明发现?”
费教授摇了摇头,“没有,光速就像涟漪,载着我们的绿岸视界像气泡般不断扩大。一旦文明觉醒,最好的策略就是抓紧时间发展和壮大自己,好让自己在被周围的文明发现之前有一定的自保之力。从这个角度看,也许光速限制是一件好事,它客观上形成了一种保护机制,让落后文明有一定的时间去成长。”
王恪的心里咯噔一下,试探着问道“您是说,我们...看到了什么东西?或者,什么东西看到了我们?”
“我什么也没说,我只是说我们又聋又瞎,发现的东西越多,理解不了的东西也就越多。人们总说,宇宙中最让人绝望的是尺度,但或许宇宙中最让人欣慰的也是尺度。过去我们因孤独而绝望,也许有一天,我们又会因知道自己不孤独而绝望。因为当你仰望星空的时候,星空也可能在仰望你。”费教授用一种悲天悯人的口气说完,然后忍不住又打了个饱嗝。
王恪抬头看着漫天繁星的夜空,消化着费舍尔教授的话,他觉得费教授肯定在暗示着说明,但又不确定和这次他的事有什么关系,索性直接问出自己最关心的问题:“那您说的这些和我的遭遇有什么关系?难道那个神秘的信号,不是从地球上发出的?”王恪想了想,然后自己都被自己的想法逗笑了,“那对方第一个发给我图什么,会写代码?为人老实?还是热爱加班?”
费教授深深地看了他一眼,然后说道:“不说了,早点回去吧,好好休息一下,我的直觉告诉我,我们应该很快就会再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