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全球广播 - 致敬三体的当代硬科幻 - 帅帅的大青蛙 - 科幻灵异小说 - 30读书

第14章全球广播

从航天局回来以后,不断回想着费教授的话,再加上自己莫名的遭遇,王恪感觉整个世界和原来的世界有了些许不同。于是,他开始有意识地查找一些天文学最新进展,结果发现关于这一领域的文章明显变少了,好像这十年,整个天文学都在原地踏步,包括韦伯望远镜在内的各大专业望远镜和天文机构也不再向公众共享数据,有的还以维护或者其他理由,不再允许民间机构申请使用。

与此同时,各国对于航天航空领域的投入显著增加,“阿尔忒尼斯计划”、“火星殖民计划”、“先锋计划”、“龙门计划”等搁置许久的深空探索计划均重新上马,并以匪夷所思的速度在推进。另外,各项基础工程和材料学创新也在不断提速,凝聚态物理、凝聚态物理、纳米技术和高性能材料的研究进展尤为显著,特别是在超导材料、智能合金和轻质高强度复合材料方面日新月异,推动航天成本不断降低,客观上加速了大规模航天基础设施建设时代的到来。综合以上情况,彷佛暗中有一张巨网,将这一切的一切都串联了起来,也将所有不知情的人都蒙在了鼓里。

林希也看出王恪心中的烦躁,工作之余,有意识地找他聊天,陪他散心。今天还趁着大周末,主动约他一同游览北海公园。

北海公园位于市中心,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东临景山公园和北京故宫,西邻什刹海,南门进门处有一片荷花池,连着北海,每年盛夏时节,湖中菱荷滴翠,碧水映天,呈现出”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真实景象。远处屹立的白塔,立于琼岛之巅,是公园的标志性建筑,历经近千年的风雨侵蚀、地震战火,这座白塔依然保存完好。它也曾出现在全国人民耳熟能详的儿歌中,“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讲述的正是这个地方的美丽景象。

穿过永安桥,来到琼华岛,沿着永安寺山路往上走,山势虽不高,但两旁的树林苍翠欲滴,殿阁错落有致,两个年轻人没走多长时间就来到了最高处。从山顶俯瞰,前方是浩荡的北海,湖面上三三两两的游船点缀其间。往远处看是盘古大观,上面大显示屏播放的3d广告即使在白天也清晰可见。北海中心的琼岛上,老人在跳舞,年轻人在玩滑板,小朋友在喂鱼,一片和谐的市井景色,还有几个年轻人竟然带着王恪公司的灵境眼镜,着实给了他一个小小的惊喜,说明这个产品正逐渐被市场所认可。

坐在山顶的咖啡店,看着温馨安逸的人群和眼前的佳人,王恪突然醒悟过来,想那么多干嘛,我就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人,该我知道的,早晚会知道,不该我知道的,知道了也没有用,我要做的,就是不辜负眼前的生活和身边的所有人!

将心中的烦恼挥散,王恪突然感觉前所有未的轻松,于是笑着对林希说:“我去给你买杯咖啡。”

“好”,林希柔情的目送他离去,突然,发现周围的人都在窃窃私语。

“你的也是这样?不会是中毒了吧。”

“还能打电话吗?”

“不行,就是这画面,反复播放。我重启后还是这个样子,一点变化也没有。”

“你说这画面啥意思?国家出的天文推广片屏保?就和反诈app似的?”

林希回头一看,发现是两名大妈拿着手机不知所措,再环顾四周,看到大家都拿着手机一副一筹莫展的模样,是出什么问题了吗?于是她也拿出手机,点亮屏幕,发现屏幕上竟然开始自动播放一段视频——

漆黑的宇宙背景下,数十颗冰冷的彗星,从遥远的夜空中突兀的出现,就像一颗颗出膛的炮弹,以风雷之势,向着内太阳系和地球的方向汹涌而来。在它们的身后,一条条模糊不可见的彗尾,正随着临近太阳而逐渐变得清晰可见,形成了一条条醒目的轨迹。视频的空白处,一个鲜红色的字迹触目惊心的闪动:warning!warning!

看着这个莫名其妙的视频,林希一头雾水,尝试着操作屏幕,却发现手机像死机一样,什么反馈也没有,只是循环播放着这段视频。对了,怎么王恪还不回来?林希抬头寻找着王恪,发现他正拿着刚买的咖啡杯,望着远处的盘古大观发愣,咖啡杯的咖啡也已经洒在地上...

原来上盘古大观的3d显示屏上,正播放着一样的内容,只不过以裸眼3d的形式,展现出来的内容显得更为立体和逼真,连冰核周围形成的朦胧彗发和由稀薄物质流构成的彗尾也清晰可见。林希不知道的是,它们现在还只是一个由水、氨、甲烷等冻结的冰块和夹杂许多固体尘埃粒子的脏雪球,离太阳越近,随着在太阳辐射下分解的冰物质越来越多,其尾巴会越来越长,并最终被人们直接观察到,那时,人们会称它们为——彗星。没错,著名的哈雷彗星,就是来自他们的故乡-奥尔特云。

此刻,王恪的心里正翻江倒海,因为这正是他通过灵境眼镜看到的最后一部分内容,这是怎么回事?王恪拿起手机,发现手机上也是一样的内容,咖啡厅的显示屏上、甚至路旁的导览图上,都在播放着这段视频。这是...广播?那灵境眼镜会不会可以看到更多的内容?

王恪第一时间想找到刚才带着灵境眼镜的那几个路人,但人群已经开始骚动,周围乱哄哄的一片,大家都开始争先恐后的下山。没人知道发生了什么,但如今习惯于将所有一切都绑定在手机上的人们,一旦无法使用手机,就如同溺水般充满了不安全感。没法刷卡、没法支付、没法联系家人、没法查看消息,没有人关心视频的真假,大家更担心没有手机如何回家。

“快!快点!”一帮年轻人不断地回头催促着同伴,轻车简从地脱颖而出。

“让一让,有孩子。”有大人抱着孩子、推着小车小跑着前行。

“别挤、别挤,老人先行!”一群健硕的身影双手开路、一晃而过。

林荫道上,一些原本不急于离开的游客试图保持冷静,但他们还是被人流的惯性推向前方。人群的慌乱情绪在这种集体恐慌中不断升级,大家都只想尽快返回到自己熟悉的环境中。人流从各种小路汇集到主路,如同涓涓细流汇成大河,奔涌向着唯一的出口。

王恪拉着林希的手,也加入人潮大军当中,随着大家往山下跑,林希看着王恪焦急的脸,一句话也没问,紧跟在他后面。人群的洪流汇成了一个坚定的方向——出口,好不容易挤出公园来到大马路上,才发现这里更乱。

小汽车和公交车把马路堵的水泄不通,地铁刷不进去、公交车坐不上,连共享单车都扫不了,大家挤在地铁口让对方放行,对方说因无法调度车辆和监测车辆运行情况,所有的地铁也刚刚关了。目光所及的所有显示屏,都看到的是一样的画面。也许是因为所在的区域比较敏感,马路上维持秩序的交警明显增加,手持喇叭里要求大家不要聚集、尽快离开。

王恪和林希只能随着人流继续往回走,由于手机不能用,所有的交通工具也都不能搭乘,王恪搀着林夕,走一段休息一段,期间甚至背着林夕走了一段。终于从北二环走到了五道口,经过燕大的时候,还去跟师弟借了两辆自行车,先把林希送回了家。由于心里还是记挂着灵境眼镜,于是又蹬着自行车火急火燎地回到了单位,才发现上地倒是反而平静很多,一群周末还在这里加班的苦逼it男,竟然还有兴致讨论这次广播,看他们一个个见猎心喜的表情,好像发现了新大陆。

“难道是一种新型病毒?能同时侵入电信网、互联网和广电网,以及所有固定和移动终端,关键有些没有终端都没有连网,这也太厉害了,连我家电梯里的广告屏都中招了。这哥们太牛逼了,就是不知道抓起来会被判多少年。”一群it宅男兴奋的讨论着。

“你想想,能够覆盖所有设备和频段,谁有这么大的能量,会不会是...星链?”

“你是说,对方国家队出手了?那我们必须反击啊!”对方爱国情绪爆棚。

王恪抛开这些人,三两步进到实验室,带上了灵境眼镜,里面一切正常,没有雪花和箭头,再掏出手机,发现手机果然也恢复了正常。再向楼下看去,路上的秩序也开始逐渐恢复,车辆和行人又变的井井有条,彷佛刚才的一切都是一场梦,只有周围人的讨论和反应,让他知道某些事确实发生过...

回到家中,王恪第一时间上网浏览新闻,发现里面报道着各类交通事故和由此造成的损失,同时,各大论坛上也是各种理论满天飞,但奇怪的是,各大官网却都没有发声,这说明确实事起突然,相关部门也没有任何预案,甚至连原因可能都没有查清。

这时,手机突然响了,一看是林希的来电。

“喂,你回家了吗?”

“嗯,刚到家,外面乱哄哄的,晚上别出去了,早点休息吧。”

“嗯,”那边顿了一下,好像下定了某种决心:“我一个人在家,有点害怕。”

王恪一愣,我靠,机会来了!于是鼓足勇气,刚想跟对方说:“我这就过去陪你!”突然,门铃不合时宜的响了起来。

郁闷的打开门,一个身穿白色衬衣、外套灰色西装的青年正微笑的看着他,他身量挺拔、五官分明,是一个熟的不能熟的人——大学同学兼舍友顾涛。他旁边还站着一名身穿军装的军人,构成一对奇怪的组合。

“老同学,有空吗?”顾涛和煦的笑道。

“没有。”王恪砰的一声把门狠狠地关上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