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B星
会议结束后,顾涛向王恪介绍了叶剑锋将军。叶将军身材高大、体态威严,头发略显花白,但修剪整齐,显示出岁月的沉淀与风范。他的面庞棱角分明,眉宇间常带着一丝凝重和坚毅。站立时自然地散发出一种摄人的气质。
“欢迎你的加入,王博士。”叶剑锋将军友善地伸出手来。
“额…我已经有工作了,而且房贷还没还完…”一时没想好的王恪下意识拒绝道。
“这个你不用担心,我们会和你的单位交涉,相信我,国家现在需要你。”叶剑锋将军的话语斩钉截铁...送走将军,王恪的头都是晕乎乎的,脑袋里有太多的疑惑,昨天还是朝九晚五的it码农,今天就来到军事禁地,还被要求加入,任谁都有点转不过弯来。
顾涛拍了一下他的肩:“他让我加入的时候也是这样,别介意,其实,某种意义上来说,你早已经加入了。好不容易来一趟我的地盘,先带带你转转吧。”顾涛调皮的朝他眨了眨眼睛。
两人沿着从平台延伸出来的甬道信步而行,沿途是巡逻的军人以及一个个行色匆匆的人员。甬道设有双向车道和人行道,很像开车经过的山体隧道,虽然高度略低、但更加宽敞明亮,两边是四通八达的分岔口和安全门,连通着不同的功能区。甬道内还配备了通风和空调系统,以及随处可见固定电话、消防装置和一些安全标语。每隔一段距离,就能看到一道严密的防护闸门和荷枪实弹的军人,更增添了几分肃然的气氛。
“dsd——也就是深空部所在的这座山,你肯定认出来了吧,从建国初到现在,一直被军方管辖,从未对外开放,原因就是一直在扩建这座军事基地。”顾涛边走边指着周围介绍了起来:
“这座山的整个山体都是坚硬的花岗岩质,抗震能力高达6级,可以防止核爆和生化武器的侵入。最深处作业平台的指挥中心可以通过地下电缆和海底电缆直接与作战部队沟通联系,进行24小时战略值班。另外,基地内部还建立专用通道,可直通台国防部、小汤山空军基地、首都机场、南苑机场等重要军事据点。当然,除了军事设施,这个掩体里面还建有发电厂、摆渡中心、医院、理发室等配套设施,最多可容纳六万人长期生活,就是个小型城市,而且住在里面冬暖夏凉,还防晒,所以我们亲切的称其为“地宫”...怎么样,比前门那个地下防空洞牛逼吧?”
顾涛环顾周围:“这么牛逼的地方,为什么建在这么深的地下?”
“防止被看见。”
“被谁看见?”
“被我们不知道的东西看见。”
“……”
随着两人莫名其妙的对话,王恪跟着顾涛七拐八拐来到一块相对开放的开放平台——这里是一个下沉花园,种植了很多观赏植物,茂密的绿植错落有致,各种色彩缤纷的花朵点缀其间,形成了一片宁静而美丽的绿色天地。
两人在一处靠近喷泉旁的长凳上坐下。看着低头沉思、心不在焉的王恪,顾涛叹了口气,说到:“老同学,想问什么就直接问吧。”
“我能先问问贵部是干什么的吗?”
“2023年,为应对泛星际文明挑战,统筹深空探测、新一代先进武器研发与科学研究等工作,加快建设太空态势感知与监测网络,并打造近地太空防御体系和深空战略威慑体系,经中央军委批准,成立深空战略威慑部,并与国际各国设立联合作战中心,以确保地球及其周边区域在深空环境中的安全与防卫。其英文是deep-spacestrategicdeterrencedepartment,简称深空部或者dsd。”
“泛星际文明挑战?我怎么从没在电视或者网络上听说过这个部门?”
“因为你的级别不够呗。”顾涛一针见血道。
王恪被噎得差点一口气喘不上来:“为什么要成立这个部门?”
“因为b星。”
“b星?就是刚才大家都在讨论的那个b星?”
“对!b星,全称巴纳德星b星,是其主星巴纳德星的一颗行星,也就是你通过灵境眼镜看到的蛇夫座行星,由于保密规定,费教授和航天局前期没有告诉你。这个星系距地球仅有六光年,是除了半人马座阿尔法星系比邻星之外距离太阳系最近的恒星。当然,巴纳德星系正在以每小时50万公里的速度朝着太阳系而来。科学家推测,大约在1000多年后,它就是离太阳系最近的恒星了。更重要的是,他也是人类发现的第一颗高度疑似存在智慧文明的行星。”
“什么?智慧文明真的被发现了?等等,第一颗是什么意思?”王恪一脸难以置信的表情:“听你的意思,难道还不止一颗?”
“不可思议吧?”顾涛促狭地笑着看了看他,不紧不慢的说到:“宇宙那么大,当你有能力发现第一颗智慧星球的时候,第二颗还会远吗?”
“怎么发现的?收到对方发过来的电磁波吗?”王恪迫不及待的问道。
“不是,是靠韦伯望远镜和巡天计划。十四年前,韦伯望远镜顺利抵达距离地球146万公里外的日地第二拉格朗日点l2,这个造价100亿美元、集合了最先进技术的望远镜睁开了“宇宙之眼”,开始向地球传输更遥远、更清晰的星系光谱图,为人类打开了前所未有的视野,也打开了潘多拉的宝盒。
起初,天文学家们都只关注于新发现的星系和未探知的角落,对原来已发现的星系没有过多关注。直到1年后的某天,准确的说是2023年7月19日,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空间望远镜科学研究所的某位资深研究员在分析某个新星系光谱图时,鬼使神差地拿出韦伯望远镜拍摄的巴纳德星光图谱进行比对,竟意外在其大气透射光谱中发现有疑似卤代烷留下的吸收线,且密度很高,这种化合物是典型的化工产物,基本不可能在自然界合成。为了搞清楚真相,科学家随后对这颗称为“b星”的巴纳德星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它不仅拥有异常浓厚的大气层和约为地球强度100倍的强磁场,还疑似有地下海洋的存在,因此,初步推测那里有至少达到工业文明的智慧生命。”
“但这些都是猜测啊。就因为这些,就确定对方有文明?”
“当然不是”,顾涛摇了摇头:“还有一个重要因素,但超过了你现阶段的保密等级。”
“...”王恪又被噎了一下,忍住气问道:“除了b星,目前还发现了几个外星文明?”
“根据专家建议,我们将置信率超过60%的行星定义为疑似,超过80%的定义为高度疑似,目前除了已经确定的b星,还发现了疑似的行星2颗,高度疑似的行星1颗,但均未证实。”
“为什么不向公众披露?”
“害怕引起社会动荡。我们的世界秩序是如此脆弱,经不起一点变化,一颗小小的石子就可能引起巨大的涟漪。我们不能冒险!”
这一刻,王恪努力消化着接收到的信息,突然想到:“费教授不是深空部和航天局的人,而且他还是个外国人,为什么他能知道这些?”
顾涛看了他一眼,“费教授的经历远比你想象的丰富,事实上,我刚才提到的一些事情,他还是亲历者,有些细节,你以后有机会可以当面问问他。”
“什么?”王恪没想到费教授也是局内人,想了想,又问起了关于自己的问题:“叶将军说,只有参加你们的活动,才能找出对方第一个联系我的原因,为什么?”
“因为我们计划带你去火星,直接去问那个信号的源头!找出我们想知道的问题答案。”
“去火星,我?”王恪愣在了当场。
“没错,没想到吧,码农也能上火星。应该说,你是全世界第一个上火星的码农。”顾涛调侃道。
“能不去吗?”
“不行,国家需要你。不过我可以告诉你一个好消息,”顾涛调皮地眨了眨眼睛:
“肖小雨也去。”
......
(上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