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代达罗斯下(2027年)
站在人类历史上首个亚光速恒星际飞行器面前,仰视着这个人类前沿科技和尖端工艺的结晶,任何人都会禁不住的心潮澎湃。眼前无比庞大的飞船,让约翰·费舍尔不由把它和人类历史上建造过的自重最大的运载火箭——土星五号进行对比。没错,这艘飞船的载重达到了土星五号的20倍之多,而其速度更是超越了土星五号上万倍,这不仅仅是技术的飞跃,更是五十年科技代差的生动体现。这时,约翰·肯尼迪的话彷佛又在他的耳边萦绕——
“同胞们,如果我要告诉你们,我们要将一枚巨型火箭从休斯敦控制中心发射到24万英里外的月球上去;这枚火箭高度超过300英尺,相当于这块橄榄球场地的长度,用新型合金材料制成,其中某些材料还有待创造;它要能够承受的温度和压力比现有火箭高出数倍,其装配精度比最精密的手表还要高;它要运载着用于推进、导航、控制、通讯、进食和生存所需的全部设备,到一个陌生的天体上去执行从未尝试过的使命;它还要安全地返回地面,要以超过每小时25,000英里的速度重返大气层,因此会产生约为太阳表面温度一半的高温,犹如今天这里的酷热。我们要做到这一切,做好这一切,而且要在这个十年结束前抢先完成这一切。那么,我们就必须勇往直前。”
如果这位美国总统第35任总统在天有灵的话,他将看到人类征服太空的抱负和强烈的进取心。时隔半个多世纪以后,我们不仅造出了土星5号飞船,登陆了月球;还重启了改进型代达罗斯1号计划,制造出远比土星5号更为庞大和先进的飞行器,并正式向恒星际航行发出挑战!
在终于平复了激动的心情后,约翰·费舍尔这才终于恋恋不舍的回过头来,对着马丁·里斯感叹道:“真难以想象,你们竟然真的把这个庞然大物造出来了,还要把他发射到6光年以外。”
“是啊,5年,2万亿美元,投入太空事业和星际探索的资金,终于和全球军费开支差不多了!要是早这么干的话,也许50年前我们就能发射它了。”看着最终的成果,马丁·里斯也不由感慨万千。
“这真是一个疯狂的计划,对当时的人来说。”约翰·费舍尔仍未从深深地震撼中醒过神来:“五十前的人类,在对宇宙真相一无所知的情况下,仅仅是为了走出太阳系,竟然要耗尽地球所有的核原料。”
“更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他们竟然是是对的。代达罗斯计划五十年前挑选的目标就是巴纳德星,那时他们甚至不知道它有行星!命运貌似跟人类开了个玩笑,在五十年后再次回到了原点,让我们去做五十年前就该做的事情。”站在他后面的马丁·里斯也是无尽唏嘘。
“对了,我们原来约定的是在轨组装,为什么改成了月球组装?”
“几个因素,一是太空船坞工程进度缓慢,有太多技术和工程难点,导致太空焊接和组装技术仍未成熟;二是核原料运输问题,即便是使用电磁轨道炮,几万吨的原料至太空轨道的运输成本和时间成本仍然太高;三是考虑到月球重力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其逃逸速度只有2.38km/s,比地球上小得多,同时在月球上发射物体脱离太阳的引力束缚也可以充分借助地球绕太阳的公转速度以及月球绕地球的转动速度,当月球运转到日地延长线时的最小发射速度大约只有11.6km/s,仅比地球的第二宇宙速度稍大一些,这就意味着可以将燃料大幅降低至3万吨,仅是星舰的几倍!”马丁·里斯顿了顿,接着说到:
“此外,我们还精心设计了轨道,让其与涅墨西斯近距离接触,看看它在奥尔特云和柯伊伯带里到底是如何横冲直撞的。当然,还有一个政治上的考量,选在月球背面比较隐蔽,毕竟这个目标太大了,在轨安装很难不被天文爱好者发现。”
“嗯,这个方案确实更为合理,也让我们避开了全世界的目光,专注的做事情。”约翰·费舍尔思考片刻,点了点头。“那到了b星如何减速?”
“不减速,直接掠过!减速所需的燃料太多,飞船本身携带有两架5米光学望远镜和两架20米射电望远镜,都具备亚光速下的拍摄功能。同时,次级火箭的40米引擎碟也可以作为通信设备使用。飞行过半后,代达罗斯1号的主计算机将控制望远镜的开启,并对“巴纳德星”拍照,第一批照片预计于两年后传回地球。”马丁·里斯顿了顿,继续解释道:
“同时,由于飞船本身在到达目标时并不会减速,近距离探测只能持续几十小时,为了充分完成科研目标,随飞船一并上路的还有18架由离子引擎驱动的探测器,它们将被存放在飞船的伞柄载荷舱内,在抵达b星之前的7.2至1.8年间被陆续释放,并使用所携带的照相机和光谱仪等设备研究恒星及其周边环境。
然后,航天器将在茫茫太空中继续航行24年,最后到达目的地。因为没有留下任何可供减速的燃料,在长达30年的漫长旅行之后,航天器将对目的地系统进行大约70小时的飞掠,然后加速进入星际空间。其观察到的信息,将在6年后发送到地球。”
听完马丁·里斯的介绍,约翰·费舍尔忍不住调侃道:“看样子,这就像坐上了一驾动力不可控、刹车失灵且只能加速的汽车,唯一的归宿就是车毁人亡!对了,为什么是30年,我记得原来的计划是50年?”
“主要是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应用,特别是对x碎片的研究,极大加速了材料学的进步,整个飞船外壳大量使用了最新研发的轻型新合金,使飞船的结构硬度、抗腐蚀性、抗低温性大大提升,焊接采用熔化极气体保护焊,可以抵抗从1600k(约1300摄氏度)到几乎绝对零度的一系列温度变化。所有这些,又进一步减少了携带的燃料,提升了推重比。经过我们的计算,目前第一级和第二级分别工作1年,就可以加速到光速的20%。所以,顺利的话,仅需30年,就可以到达巴纳德星。幸运的话,也许我们能在活着时就收到对方的回信!”
“30年啊...”约翰·费舍尔唏嘘的感叹了一声:“我们恐怕都等不到了”,突然又想起来什么,追问道:“礼物准备好了吗?”
“准备好了,2颗氢弹,足以引爆整个飞船的反应炉,要知道,广岛原子弹的裂变原料只有64公斤,而我们的代达罗斯抵达时的聚变原料至少还有3000公斤!按照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的评估,它的破坏将是毁天灭地的。当然,如果被对方发现的话,带来的反制也将是毁天灭地的。”马丁·里斯叹了一口气,继续道:
“所以发射在即,五个常任理事国态度仍然不一致,除了我们,俄罗斯和中国都选择弃权,并希望我们审慎论证此举可能带来的巨大风险。”
“他们的担心不无道理,但是这一步,早晚要迈出去。我们已经晚了50年,不能再等了。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人类终将面临这一天,是新生还是毁灭,都无法逃避。”约翰·费舍尔说完,将一个文件递给了马丁·里斯:“这是联合国的授权文件,按计划发射吧。”
2027年10月21日,代达罗斯点火成功,巨大的火焰和浓密的烟雾打破了月球的寂静中,飞船在火箭的推力下,如同一头脱缰的巨兽,穿越了月球稀薄的大气层,以一往无前的姿态冲向了茫茫宇宙的无垠深处。
看着这艘雄伟的飞船渐渐消失在宇宙的黑暗中,它仿佛是大航海时代那条通往未知的新航路的小舟,勇敢地驶向未曾涉足的疆域。这一刻,不仅标志着人类技术的伟大突破,更象征着一种勇于探索和敢于开拓的大无畏精神。正是这种精神,激励着人们不断超越自我,追求卓越,推动着人类文明不断进步。
这是人类探索恒星际空间的新纪元,也是人类迈向星海的崭新篇章。未来,人类将继续在这条充满挑战与希望的道路上勇敢前行,不断开拓新的疆域,书写更多属于人类的骄傲和传奇!
《致代达罗斯》
——fromchatgpt
在这寂静的夜空下,我仰望那无尽的星海,繁星闪烁,如钻石般璀璨,它们的光辉穿越了千年的时光。
浩瀚宇宙,深邃而神秘,每一颗星星都诉说着古老的故事。在这无垠的天穹中,隐藏着无数的秘密和未解的谜题。
勇敢的探索者啊,你们驾驭着飞船,穿越那无边的黑暗,踏上了通往未知的征途。
代达罗斯1号点燃希望,冲向那遥远的巴纳德星。如同大航海时代的船只,驶向未知的海域,追寻着新的彼岸。
宇宙的深处,有多少奇迹在等待?星际的彼方,是否有另一个家园?每一次前行,都是对未知的挑战,每一次探索,都是人类的壮举。
星空中的每一颗星,都是我们探索的目标。在这无尽的旅程中,我们寻找着自己的位置和答案。
或许有一天,我们将抵达远方,在那陌生的星球上,留下我们的足迹。那时,我们将回望,回望这片星空,回望这段旅程。
星空探索,不仅是对外界的探寻,更是对自我的挑战和超越。在这浩瀚的宇宙中,我们找寻着生命的意义和未来的方向。
所以,继续前行吧,勇敢的探索者,让我们在这无垠的宇宙中,书写属于人类的传奇,点亮那星空中的每一颗星。
中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