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第59章
两月后,眉江,敖州。
站在军营中的谢思安裹着披风,烧着篝火,想起了曾经,父母死前的最后那个冬天。
那年谢思安还很小,而王棠之已经长得很高,她矮的都不到这人的腰。
“王棠之,你记不记得那年我父母回洛京过年,你到谢家来偷……”
“眉江的鱼?”
王棠之拨了拨碳火,眼中立即有了那年的景象。
每年冬天都是前方战事最吃紧的时候,要不是先帝失心疯,那年谢圆冲和卫七也不可能回洛京过年。
当时朝中气氛剑拔弩张,但对王棠之和谢思安来说,谢圆冲夫妇回洛京只意味着谢家会有眉江的鲜鱼。
卫七每次回京都会叫人用等身高的大桶装满水养上十来尾鲜鱼,跟着马一路拉回洛京,到洛京时或能剩下个三四尾给谢思安尝鲜。
“眉江的鱼和洛京的不一样。”谢思安喃喃,越过篝火,耳边还能隐约听到眉江奔流不息的江声怒吼,“你知道不一样在哪吗?”
“当然知道,要是不知道,我去你家偷鱼干什么。”
王棠之也竖起耳朵,一起听那滔滔不绝的江声。
“洛京的水缓,鱼的肉也松,而眉江的水急,它的鱼也练得一身有嚼劲的肉。”
谢思安笑了起来,“我可爱吃了,母亲好不容易回来一次,才有那么几条给我打牙祭,结果你一口气就偷了三条,我当时真恨不得打你一顿。”
“可你也没打啊。”王棠之颇为鄙视地瞧了眼谢思安,“小安妹妹好乖啊,气得半死,都要气哭了,可眼泪就在眼眶里打转没有落下来,还和大人们说不要紧,你可以原谅我。”
“我可是洛京贵女典范,不过是眉江的鱼而已,当然不能为了这丢了分寸。”
王棠之捏着鼻子矫揉造作地学了句:“贵女的典~范~”
“王棠之,你找打吧!”
“你还是有点脾气可爱,小安妹妹,也不知道你忍那么多有什么意义。”
“有啊,后悔好多年的意义。”
谢思安有时候想起前世的自己也很不可思议,“但那时候,只知道那样才对,我很少见到从戎的母亲,身边只有高贵的洛京贵女们。就像我虽然知道眉江的鱼好吃,但不知道锻炼它们的江水到底是什么样。”
“现在都知道了。”
王棠之从碳火中取出一根燃烧的柴火,在砂地上画出眉江的弯曲形状:“敖州是千里眉江最窄的地方,突出部像一把尖刀插在南朝前线,但也因为这样水流最急。只有冬季,这里的水位才有枯竭的态势,有时运气好,眉江还会结冰,一旦结冰,一旦结冰……”
“一旦结冰,眉江就自然有了浮桥。”谢思安吸了吸鼻子,“前方探子说,南朝国都已经在下雪了。”
南朝气候湿润,他们的传说里,一旦国都下雪眉江必然结冰,而眉江一旦结冰,南北则必有战事。
“南朝也不傻,每年冬天都是他们戒备最重的时候,现在,国都也在往北线集结。”
他把柴火扔在自己画下的弯道上,盖住最曲折的段落,“要是南下,还是要敖州,只有敖州。”
“我知道。”
在南方前线已经驻扎一月有余,谢思安乔装打扮和容周历走遍了眉江沿线,也不得不承认南北打了百年最后聚焦敖州是吸取了充分的经验的。
尤其是若北朝要南下,敖州可以提供顺流而下的道路,同时靠近北朝的补给线又接近南朝的国都。
而要从其他地方打,粮草和船只的消耗都将加倍,且完全没有冬季冰封的机会。
“走到今天这步,我不得不承认丞相是奇才,他虽然损,虽然阴,虽然残忍,但确实雄才大略。”
王棠之感慨着:“用被满门抄家的卫家人做卧底,在南朝插一根钉子,直到最后让南朝不得不打开大门。然后又在关键时刻抛弃他,让他犯下杀姐姐姐夫的重罪,等于把他这个卧底架在了悬崖之上。哪天北朝真的下定决心要打了,他去南朝报个信,就能让高潇潇身败名裂,而北朝这里,卫家人杀卫家人,只会让军中群情激奋更恨北朝。”
“进退都是伯父,他能把持北朝多年,不是没有道理的。”
谢思安站起来,一脚踹翻了火堆。
“我们要不是他的后辈,根本不会有那么好的运气从他手上逃出生天。”
王棠之在谢思安要离开前拦住了她的去路,“先别回去休息。”
虽然知道谢思安这些日子东奔西走,已然快要被疲惫淹没,但冰期在即,时间不等人。“没几天时间了,我们到底怎么办?”
“准备给高潇潇写信吧。”
“还是谈?”
“不然,真打吗?”
谢思安的一句反问,把王棠之钉在了原地。
真打,就是倾全国之力。
但现在只是司马轲登基的第二年,先帝倒行逆施大肆铺张了十几年,北朝目下除了彪悍的民风外,只剩下个枯竭的国库,更别说刚刚过去的瘟疫才重创过一轮民生。
而且高潇潇虽然是叛徒,但是他是个卫家人,卫家人天生都是将才,只要南朝还可能用他,北朝定会付出惨重的代价。
王棠之前世活到死t,都没有看到北朝真正准备好南下,也数次见识过高潇潇在前线的勇猛。
高潇潇之前来信,除了说明当年真相,还有个想法便是和北朝谈和。
如果北朝一定要打,他希望能给南朝百姓一个体面的未来。
在一轮又一轮的眉江探查后,谢思安和王棠之都明白,眉江太难渡过,高潇潇开出的条件他们应该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