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一代君王一代臣 - 双面女帝,独爱相父 - 越苍山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第二十一章一代君王一代臣

李闰和傅政亲定博士楼新规。

愿入博士楼受教读书者,不论阶级不论男女。可尽数前往选部司报名入学,经审核后于春天入学读书。

再三令申:入博士楼者并非官运畅通,捷径之路。

若想入朝为官,需得在春时通过考试,合格者按名次高低决定官职等级。

报名入楼者众多,博士楼现有的规制不够必须扩大,令新建博士楼于追月门。

广招子弟之后面临着重要问题就是老师不足的难题。

在辕老太师的举荐下,选了几位学识丰富,人品高义的博士入楼为教。不止如此,傅政还遍访民间德才兼备,精通文史的贤良方正,入楼任教。

因冬日的一场呼啸北风,夏侯恪受了寒气重病缠身,熬不到春天开试,他就一命呜呼随着北风而去了。

李闰命鸿舻寺亲自筹办丧仪,还提拔其子为地方刺史,以五鼎之礼下葬给足了他死后的哀荣。

李闰亲自入夏侯府祭奠,于灵位前肯定他生前的贤忠。并亲自送葬,以表对这位重臣的珍重。

面子工程是最重要也是最简单的,只要你死了不碍事了,大手一挥天子什么都能给。

武宗留下的五位辅政大臣,现下只剩下傅政和端木良彘了。

端木良彘站在自家门口,看了看满地洒落的冥钱,心生无限悲凉,曾经他也是颇受天子看重的新臣重臣。

新老交替是个循环,没有人能一直顺应时代。

对于端木良彘,傅政打心底里尊重,因为他是长辈是武宗重臣。武宗时期的老臣只剩下他们二人了,他们曾并肩力扛武宗时期的经济和军事重任,他们共为武宗肱股,是政治上的伙伴。或许是因为老人都一个一个的不在了,所以更加珍惜眼前的旧人了。望此荒凉,端木良彘反而生出许多与傅政的惺惺相惜之情。

忆往昔!忆往昔!天路远!天路远!

北风徘徊话凄凉,涕下沾裳唇齿寒。

一抚满沟壑,人老去,心力瘁。

无期来!无期来!

先帝对他有知遇之恩,他曾受先帝恩惠一展抱负,怎么能悖逆先帝呢!

他还要坚守,坚守先帝,坚守他的过去,坚定他们的曾经没有错。

李闰也晓他们过去所施行的政策没有错,只是现在不需要了。不需要了还存在就是错。

她也是愿意善待老臣的,只要他们老老实实的。

夏侯恪下葬之后,李闰单独在太极殿御书房召见了端木良彘。

虽满头华发,脊背弯曲,神情却始终刚毅严肃,其步态平稳有力的踏上每一层石阶。他似是在强撑着代表着一个已经过去的时代,他的存在只是为了证明。

十年以前他可没有这么老,过去十年李闰认识的那个傲视群臣,高视阔步的老头,不见了。

李闰哪里会不惋惜。英雄迟暮,再无用武之地,晚景凄凉,总是叫人惋惜的。

忽而,李闰想到了相父,相父也会有这么一天。他也会老,会死,会先她一步离去吗?

“今日只有你我,大司农不必行礼。”

“君是君,臣是臣,礼制还是要守的。”

从前,端木良彘对李闰只有表面的尊敬,李闰心里气得很却只能强装笑颜。如今端木良彘从心底里尊敬守礼,反而让李闰心里难受得紧。

他的坚守是孤独的,明知不可为也要为之,孤独的对抗。那弯曲的脊背,塌下去的双肩,还担得住吗?

行完礼之后,端木良彘正襟危坐于李闰对面。

“不知陛下,召臣来有何要事。”

“大司农,我想铸造新币。”

“不知陛下,对新币有何要求。”

她还不习惯,他如此这般服从。

罢了,先安了他的心。

“大司农,我要继续使用苍山五铢钱。”

“陛下所言铸造新币,只是这个意思?”

“当然不是。父皇所创苍山五铢很好用,但是无法作为我登基之后的象征。”

“陛下,对新币有何想法。”

“我想在钱背刻上鹰纹,除此之外别无其他。”

您曾经和武宗一起创造的苍山五铢钱,虽是旧物但很好用,我会继续用。端木良彘,您听懂了吗。

“臣立即命人画几幅新币纹样,奉于陛下择选。待陛下选定之后,再由三官铸造新币发行。”

“很好,请大司农立即去办。”

“臣,告退。”

许是坐的久了些腰酸腿麻,端木良彘起身时竟撑着地扶着腰,捏了捏酸麻的腿。

“延秀,命人用轿子送大司农回府。”

端木良彘摆了摆手,拒绝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