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九、媾和之凭
如此念头一起,桓阶的心底猛然生出一股活力。但他又怕自己妄想,并不敢说出来。正好此时孙坚颓丧,他亦不愿兵心士气消磨殆尽,当即心念一转,开口劝道:“主公勿要自责。当时战局,退入岘山亦是无奈之举。”
他替孙坚给出个台阶,自然引来其他将领们附议。
“是啊主公,当时若不退,说不定咱们都已经死在襄阳城下啦!”
“主公勿要伤心,待咱们杀出去,定能重整旗鼓!”
桓阶见士气渐稳,便又试探道:“敌军围堵不攻,未必是要将我等困死。也说不定……”
“难不成敌人还能罢兵休战,放我等活路?!”孙策忽的打断他,显然怒不可遏。
他可不会忘记黎丘葫芦口一战。正是那妇人卑鄙,才让自己的百余兄弟,埋骨沙场。
一想到自己如此少年英雄,却是连番败在一女流手中,顿时雌牙裂目,“管他围堵何意,但要敢来,我孙策定取她首级!”
他隐隐猜到桓阶想说什么,便抢先用强硬姿态阻断了某种“投降主义”。
在场都是聪明人,闻出军师和少将军之间的火药味,便都噤声不语。
“够了!自家人吵什么!”孙坚威严犹在。喝阻一声后,便只摆摆手,“诸位都散了吧。一切等天明之后再做打算……”
他并不会轻易支持谁,却也着实无计可施。只好摆出一副听天由命的态度,将矛盾暂且压下。
众人也都知时局危难,倒也无人再执拗。纷纷抱拳辞别,各去所部警戒。
唯独次子孙权,这回并没有如常安慰父亲。而是随众退走,在身影没入黑暗后,悄悄扯了扯桓阶的衣袖,“先生,萧家的女将军,真的会放我们一条生路吗?”
桓阶一顿,苦苦一笑,轻声叹道:“是生是死,有时候不仅仅是对方的态度……”
斗转星移,天光大亮。
岘山临时营地里一片肃杀,人人脸上皆是末路死气。
因为孙坚半宿辗转,终于做出了一个自认为非常英雄气的决定。
全军突围,生死由命!
他要像个英雄一样的活,像个英雄一样的死。于他而言,与其突围无望,受困屈死,不如放手一搏,杀它个够本!
桓阶初闻主将决定,一颗心猛然一沉。他想劝谏有可能议和,却发现自己根本口说无凭。唯有看着孙策等人群情激愤,慷概赴死的豪迈模样。
“知遇之恩,便以此命相陪吧……”桓阶默默立在人群中,再无一言。
然片刻后,他却笑了。
那是一种绝望的笑,亦是一种解脱的笑。
孙坚立在临时磊高的青石上,大声疾呼,“弟兄们!……”
他酝酿着鼓舞士气的豪言壮语,却在扫过孙权的时候终于湿了眼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