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七、渭阳董白
“师姐,怎么了?几年不见,都不认得云姬了?”萧凌温婉而问,连“云姬”这个让她一想到就不愿意用的自称都上了口。
蔡琰微微一怔,神情稍有惊诧。片刻,却是惊色尽敛,笑意靥靥。她面有光彩,自信不卑,亦端起一盅酒,回敬道:“阿凌说的哪里话。即便你我数年不见,又如何会认不得?”
话落,亦落落大方将酒一饮而尽,“只是不曾想分开数年,阿凌已经长成。这番英姿和气度,倒叫我一时不敢相认。”
此话并非虚言。须知她此番被汉帝征辟为经史女傅,虽说自身有才华不假,但多少也是受了蔡邕为董卓“歌功颂德”的回馈。南下随卢植来荆州,除却职责所在,更有一些小心思。那便是想在荆州见到萧凌,并以自己女子为官之事,在她面前炫耀一番。
她自幼饱读经史,才华横溢,处处不愿输于男儿。却在不知不觉中,同那时尚在豆蔻年华的萧凌较上了劲,直到十六出嫁,尚心不甘。甚至暗有埋怨蔡邕,缘何不能像萧岱那般宠女有加?缘何不许她习武,更甚将她早早的许配出嫁?
她自持才华,身上自然有傲气。若不然,也不会在丧夫之后受不得婆家闲话而一气归家。
这数年来,她虽然归宁在家,但读书用功更胜从前。
不但经史文章更进层楼,而且军略政要,也广有涉猎。若不然,先前也不会驳得卢植哑口,更不会在知晓“南渡武陵”为萧凌所谋后大起争胜之心。
但不曾想到的是,此刻再见萧凌,却同自己原先的设想大大不同。以往那个小她数岁性情略有张扬的小娘子变了,变得稳重大方,而且沉静谦和。
呆愣片刻,蔡琰忽然顿悟,原来是自己入了障。
好在她毕竟知书达理,两人之间的竞争又一直颇为良性,转念之间,她亦真诚道:“瞧阿凌模样,想必弓马骑射也一定精进不少。待此后稍空,教我开开眼见。”
“好。”萧凌感受蔡琰诚意,直爽应下。
两人各自露笑,又连饮三杯。引得一侧的卢植也忍不住插嘴打趣,“云姬,你先敬昭姬,却不来敬我,是瞧不起为师否?”
“恩师说笑了。”萧凌转头应对卢植,不急不缓,亦打趣道:“适才恩师身边围了许多人,我怕抢了别人风头,故而退避三舍。”
“你这丫头!退避三舍是这么用的么?”卢植一瞪眼,脸上却是掩不住的笑意。
忽然,一直沉默不开口的百里芊问道:“你便是萧凌,先帝亲封的万年侯?”
这一问来的突然,又明显语气不善,卢植、蔡琰皆是一顿。
“正是。”却不想萧凌似无惊愕,笑吟吟应下,又挑眉含笑,轻飘飘道:“不知小郎君有何指教?”
一句话语调轻柔婉转,话意却并不诚恳。带些淡淡不屑,叫一侧所闻之人,蹙眉更甚。
卢植适时开口道:“云姬,这位是为师新收的弟子,百里芊。”又转头说道:“徒儿,还不给师姐见礼。”
那百里芊脸上傲气不减,冲萧凌简单行了一礼,硬生生道:“你既然算我师姐,那想必有些真本事。”
盯着萧凌,又似质疑道:“听说这回荆州平乱,你孤身追寇,手刃贼首,可是当真?”
“不假。”萧凌平静应下,淡淡不屑,反问道:“敢问小师弟何意?”
“你敢和我比武吗?”百里芊傲然邀请,目中无人。
萧凌并未立应,而是嘴角勾了一道弧度,笑吟吟瞧人不语。
“看来你也不过徒有虚名。”百里芊挑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