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火热
第73章火热
“卫锦云,通过!”
随着一道响亮的锣声响起,卫锦云做了第二个入选的人。
她备好的碧涧豆儿糕不少,除了评菜人纷纷要求打包些,留给百姓的,还有剩余。
也不知她用了多少功夫,将一颗颗浸泡好的绿豆的外壳剥去,才制成这般口感细腻的碧涧豆儿糕。
分到糕点的围观百姓吃了,也纷纷赞叹不已。
“卫娘子真的太厉害了,这么好些绿豆,还剥壳,这得花多少时辰,太厉害了......她就该入选,这也太厉害了,我得夸她一百句太厉害了。”
“近年来我的厨艺比赛,我都有看,像卫娘子这般的,真是少见。也别说少见了,根本没有......我娘子让我剥个蚕豆壳,我都得剥半天,剥完那指甲盖还疼呢。高手,卫娘子真是高手!”
“......”
显然,卫锦云这道碧涧豆儿糕的呼声,如今已然超过了第一道雷勇的四喜蒸饺。
且先不说味道,光说用心就已经让人望尘莫及。到这会子,再去尝尝味道,更是出色得无可挑剔。
卫锦云能入选,实至名归。
接下来还有十三人,要争那仅存的三个名额。专门做点心的两位都入了选,让参赛者更加知晓了做菜不仅得煎炸烹炒,样样精通,还要所有样式的菜系都掌握一番。
若说此次点心像是在给这两位点心高手开了个后门,那就是错了。题目并不是一人定制,而是经过评菜人仔细商量斟酌后,才会采纳。
若卫锦云与雷勇只会点心,又怎么会在六十进二十时,凭借主菜杀出重围。
听闻雷勇在做面点师之前,给一个镇的不少乡村烧大席。他烧的大席,十里八乡没有一个不满意的。无论是主菜红烧蹄髈还是还是冷盘多吃,样样便宜又好吃。
逢喜事,来几桌,做白事,来几桌,是一位响当当的烧席大家。也是遇到一位面点师傅,拜入门下之后多年,才在面点方面有所成就。
而关于卫娘子,在她身上发生的,可谓是一段佳话。
听闻她的夫君,是一位极爱美食的大人。他年少时微服私访卫娘子的小镇,那时卫娘子还在摆摊卖吃食,他被卫娘子的酱香扎肉吸引了去,当然,也顺理成章地被卫娘子吸引。
后来二人喜结连理,卫娘子凭借祖上的糕点手艺,开了铺子,吸引了众多食客,生意越做越红火。
那大人是位临渊府的官员,而卫娘子又不忍离开她发家的小镇,这让他的夫君每逢休沐,就临渊府与小镇来回两地跑。
故卫娘子八成主菜的手艺也极好,不然又怎会用美食引来了夫君。
“李成,不通过!”
“钱八角,不通过!”
“陈月半,通过!”
“铛”得一声,锣声再次响起,又有人入了选。
“不愧是陈师傅!不愧是陈师傅!”
人群中呐喊得最响的那道声音,吴怀夕听着有些眼熟,她擡头一看,果然瞧见了那个熟悉的身影。
沈二贵虽然生得矮小,但他会蹦啊。
他可不管陈月半做了什么菜,只知晓他在陈月半身上下了好几文钱,如今他入了选,那他就是赢了。
只要将这次赢到的钱,再去押决赛,倒是,他岂不是赚得盆满钵满。
其实押陈月半的人,并不比押其他人的多。只因今年入了前二十的,都是个个都非常有实力。
押吴怀夕与杜芳娘的,可不少。押雷勇与卫锦云的,也是不相上下。
沈二贵则是不同,虽然他并不知晓为什么自从福娘离开他家后,越来越会做菜,甚至还闯进了厨艺比赛的前二十。但他就是觉得,福娘不可能赢。
更别说另外两位女子了。至于场上的谁更有实力,他也不知晓,他只知晓陈月半赢了好几年。
既然赢了好几年,那再赢一年,又有何不可?
如今陈月半入了选,这下子他心中的想法更加笃定,就押陈月半,只押陈月半。
陈月半呈上来的菜是樱珠毕罗,这是一道在桃源县不常有的菜,多见于广陵。
樱珠毕罗以樱珠为馅料,以饼皮裹制后蒸制而成。
将樱珠去核,混以□□糖与水,用藕粉勾芡为果酱。
面皮以米粉混以白糖,发酵后再裹以樱珠馅,卷成方形。而后将制成的樱珠毕罗放于屉笼蒸制。
樱珠毕罗外皮软糯,带有丝丝的米香味,而内里的樱珠果酱并是全部熬汁,而是在熬好后又切了不少樱珠丁进去,能嚼到一颗颗的樱珠丁,酸甜适口。
听闻樱珠还有煎炸而成的,外皮酥脆,一咬内里是柔软酸甜的樱珠果酱,更是不用的风味。
一是这道樱珠毕罗确实滋味甚美,二是评菜人中,很少有人吃过樱珠毕罗。广陵离临渊府极远,连口味都大不相同。
在这里,摘下来的樱珠大多都直接买卖,洗干净便一口一个尝了,又有谁会将樱珠裹进米粉里头。稍不留神,就会浪费许多精米。
从这道樱珠毕罗,就可以瞧出陈月半此人好游历,且会每到一个地方,就会认真学习当地菜系。谁知晓他这小小的脑袋中,究竟藏了多t少本菜谱。
陈月半,长相普通,为人随和,瞧着与陈福来有些相像,若是不问他做哪个行当,当真会以为是哪里做工的人。
可就这样一个走进人群中一晃就能找不见的普通人,做出来的菜却一点儿也不普通。
无人知晓陈月半是师从何派,只知晓他这人好美食,好游历。因喜爱桃源县的风景,又爱极了这宝地盛产的水蜜桃,故无论他游历去了哪里,只要一到桃源镇举办厨艺比赛的那几天,他都会前来参加。
他似是不好名气,因做出的菜五花八门,又滋味甚美,总是夺得魁首,而后又笑笑游历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