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真相
第66章真相
比赛的场外更加热闹了,虽说做好的菜也是能给围观的百姓尝,但叫他们尝完做出一番评价来还是头一次见。
叫他们评价并不会影响比赛的结果,名额依旧是杜芳娘的,只不过周大一直龇牙咧嘴地叫嚣着,又说了许多乱七八糟的话,难免会带动些谣言。且若是从桃源县的县衙里头放出来后,偏偏不服气,去找杜芳娘,又或是他人麻烦就不好了。
故这一做法,还是为的他死心,让他知晓这两道菜的差距在哪。
这两人做的都是汤,装在两盅大砂锅里,就算评菜人只尝了一口,也还剩满满的两大锅。这可便宜了坐在前头的百姓,当然,还有善于挤位置的吴怀夕和她带着的尹芳菲。
“还好吃冰的竹筒子没丢,可算派上些用场。不然就只能用手去捧了,我可没有铁手。”
两只竹筒里头的冰沙已被喝干,吴怀夕捧着两只,挤在前头,将竹筒伸了又伸,才将两只竹筒装满。
“你这筒看着清澈些,似是没加怎么料嘛,评菜人竟是喜欢你那筒。”
尹芳菲捧着一只竹筒,凑到吴怀夕的跟前,去瞧她手中的汤。
那是一盅清汤,混了两片切得极薄的冬瓜。冬瓜已经被炖烂,若不是最上头有一点儿绿色的纹路,似是融化在汤里,察觉不到。汤水中还切了几块深粉色的肉块,肥瘦相间,切得方正,用竹勺子一戳,能直接嵌进去,足以知晓它炖得软烂。
“我这筒很香,汤也浓郁,若是只闻香气,怕是这筒更胜一筹了。”
确如尹芳菲所说,她手中的那筒t里头的汤已是炖成奶白色,盛在大砂锅里头的汤还是滚烫,连同倒进竹筒里也是冒着丝丝热气,这只竹筒里传出来的香气还未品尝,闻着就叫人垂涎欲滴。
里头有虾、鲍鱼肉、瑶柱、海参、乌鸡、羊肚菌......
她用竹勺子搅了搅,将里头的切碎混在一起的东西数了又数,等吴怀夕开始尝了,她还没将里头的东西数清。
而后她也懒得再数,直接用竹勺子舀了一口,放在嘴里。
“挺好喝的,很鲜。”
汤汁的鲜味直冲味蕾,那口汤汁比闻起来的香味还要更香。
意犹未尽的她又用竹勺子舀了好几口,“这般滋味的汤,水准已是颇高,竟然入不了选吗?”
“那你试试我这份,这份也是不错。”
吴怀夕自然也是好奇尹芳菲手中的汤,故与她交换了喝,汤汁滑过唇舌时,是极致的鲜,与她手中的全然不同。
而那筒冬瓜汤,更是被尹芳菲喝了一大半。若说方才竹筒里装的,是海味与山野味炖出的极致的鲜,那她手中的这筒冬瓜汤,便是鲜得清甜,毫不腻口,还带着些似有若无的酸。
这般品尝下来,二人心中也是有了答案。
场上的周大听见百姓们夸赞自个儿的汤好喝,不免得意起来。方才还唯唯诺诺的样子,全然变了,心中愈发觉得这比赛定是造假。
在分汤时,还分了每人一只竹签。若是觉得杜芳娘的汤滋味更好,则将竹签放进那只砂锅面前的签筒,反之则放进周大砂锅面前的签筒。
也是现场有衙役在,放竹签时没有分汤时这般混乱,反倒是极有秩序。周大想要透过人群看一种签筒中的竹签,却被那女子钳制在原地,无法动弹。
“杜芳娘获签二十支,周大获签十三支,依百姓的意见,依旧是杜芳娘获胜。”
待裁判数了签筒中的签数,宣布了结果,这周大更是傻了眼。
“怎么可能呢?你们这些人是不是没吃过好东西?我这么一大锅山珍海味,竟比不过一个烂冬瓜炖出的汤吗?全是一群没有见识的家伙!”
原本评菜人的意见叫他不服,本是为了让他死心,才让百姓用竹签来决定,如今又是这般的结果,一点儿也没变化。这叫他更加不服气。
“我这道百味珍,里头不仅有鲍鱼海参,更有野乌鸡与甲鱼,哪一样不是菜中之最,比不过咸肉冬瓜?这岂不是叫人笑掉大牙!”
他在原地喃喃自语,丝毫不觉得是自个儿的问题,还是在为这已经是定数的结果找理由开脱,甚至责怪起围观百姓没有见识。
“你的汤确实好喝。”
吴怀夕从人群中挤了出来,手上还捧着竹筒,“正是因为好喝,所以你也有十三支竹签......可就是因为太好喝了,所以你的竹签比杜芳娘的少。”
愤怒与炎热让周大满脸通红,见到人群中站着离他并不远的吴怀夕,说出的话让他觉得错愕,他实在是不明白这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你这是什么意思?若是好喝,又怎么比不过她!”
他有些激动,看清了吴怀夕的样貌后,想上前走几步,却被钳着无法动弹,语无伦次地开口,“你是河边摆摊的那个女子,你也觉得我的汤好喝?既是好喝,为何选她,到底为何选她,还是说,你们也是一伙的!”
“想必在场的所有人,没有人会觉得周师傅你的汤难喝......用了这么多山珍海味炖出来的汤,是极致的鲜。你学厨那么多年,身上也是有本事,食材处理的都很好,这样用了这么多海味的汤,却尝不出腥味。你为了汤好入口,将食材切成了碎丁,只是舀一口,就能尝到各类食材。”
她满言满语,都是对周大厨艺的肯定,也有不少的百姓向他挥手,赞同了吴怀夕的观点。
那些便是将竹签投给他的,也确实被他的汤所征服。
吴怀夕见他十分不解,才一字一句慢慢道破其中的道理,“可周师傅,现已快到正午,安阳镇的天气又这般炎热。第一组中,抽到了好几位做肉菜的师傅与面点师......一只凉棚,不足以抵挡盛夏的暑气,而吃了肉菜与面点的评菜人,想必现下浑身腻且炎热,又怎么会格外欣赏你用如此多荤菜炖出来的浓汤?你自己试了汤,确实没问题,鲜美可口。可你是否考虑到评菜人与方才的百姓,已是被热了许久,又尝了不少菜品?”
尹芳菲自然也不会让吴怀夕全出了风头,她也挤上前来,走到吴怀夕的身旁。她的手里捧着的事周大的汤,与吴怀夕手里比起来,还有些剩余。
“既是办了几十年的比赛,这些评菜人什么菜没吃过,就连我家酒楼里头,接待富贵人家,也是鲍参翅肚。炎炎夏日,并不会因为一道鲜美的浓汤,让你入了选。若是你这道汤出于冬日,我定会投你一签......反倒是杜芳娘这道菜,清爽并不油腻,还隐隐带着丝丝的酸味。不仅解了方才菜的腻,还为下场比赛开了胃。”
这两日的话,让杜芳娘方才冰冷的面庞是泛起一丝浅笑。
“是青梅丝,我还在汤里放了些青梅丝。冬瓜汤的汤底亦不是普通的水,而是煮了各类菌菇的菌菇水。”
见到吴怀夕与尹芳菲,杜芳娘面色柔和起来,才悠悠开口,“我见吴小娘子昨个在风味斋时,风味斋的温公子,就给你炖了这青梅鱼。后来我自己尝试下,刨了些青梅丝在菜里,风味十足且解腻。”
因是代表风味斋参赛的缘故,小食摊朝食暂停,宵食减半,比赛当天又只卖冰,许离一人也能忙活过来。除了白日里会去许离那儿帮忙,到了黄昏,便留在风味斋里研究菜色。
杜芳娘也是宿在风味斋,刚好瞧见了温拂晓蒸的鱼。说是他蒸的,实则是吴怀夕多月前为孙大人做菜时发明的,只不过让他偷学了去。
也是这两日才知晓,她在风味斋做的所有菜,都叫温拂晓偷学了,还一日三顿的做给她尝。不对,一日五顿,包含了“下午茶”与“宵夜”,似乎将他自个儿会的菜,全都教给她。
“正是如此,正是如此。”
钳着周大的那女子放开了他的衣襟,摇着扇子对吴怀夕与她身边的两位女子投来欣赏赞许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