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试?”
“试试?”
孟芫和秦秩出来时客厅只有秦母在,厨房飘来一股炸物的香味,陈姐和叶婶在厨房忙活晚饭。
“起来了?饿不饿?”文澜见小两口出来,面无异色,苏家那俩走了,王姐也没多待,她对小夫妻这会儿出来没什么意见。
休息嘛,不休息好算什么休息,再说了,谁家娶儿媳妇是为了立那些有的没的百八十条规矩。
儿媳妇好,她和老秦满意的很,当自个儿闺女看待,她闺女以前一觉睡晚上,吃过晚饭继续睡都是正常操作。
有啥可说的。
她巴不得孟芫将这里当自己家,怎么自在怎么来。
“不饿,妈。”孟芫说。
一句妈,吸引了粥粥的注意,他歪着脑袋,乖乖朝孟芫喊了一声,“妈妈。”
孟芫抱着伸手要抱抱的粥粥,轻拍他的背哄他,粥粥趴在妈妈的肩膀,软乎乎又喊了声妈。
“那爸爸呢?”秦秩刮了下粥粥的鼻子,粥粥皱着鼻子,埋在妈妈的怀里,“爸。”
“哎。”
听自己儿子喊爸,秦秩想起他爹了,“妈,我爸呢?”
望着她们t一家三口互动的文澜浅浅想了下,“你爸和小序领着几个孩子去供销社买吃的了。”
她嫌冷,不爱出去,粥粥又在睡,她干脆在家待着。
孟芫和秦母聊了几句,抱着粥粥去找阿爷,阿爷正在收拾行李,孟芫将粥粥塞给阿爷,顺手帮他将衣服什么的拿出来,换洗的一会儿拿去洗,干净的先放柜子里。
“感觉咋样?”孟老爷子问孙女。
“都是很和气的人。”秦父瞧着比较严肃,实际上没啥架子,秦母更不用说,脾气很好,对人很温柔。
“您是没瞧见,秦秩原先的屋子重新布置过,梳妆台和柜子是我和秦秩结婚那年打的,样式很好看。”
秦父秦母打梳妆台前和孟芫说过,问她喜欢什么样式的,说她们那娶儿媳妇,当父母的都要打几样家具,让她不要拒绝,所以孟芫提前知道有这么个家具。
亲眼见到,她还是有些惊讶。
占据半面墙的梳妆台大气不失精巧,有些地方特地雕刻了花纹,桌上摆放着几个瓶瓶罐罐,都是孟芫常用的。她一问秦秩,才知道是秦母得知她们要来,特地打电话问她抹脸用的什么,然后专门去百货大楼买的。
从秦家父母那切实体会到的重视化为感动,将孟芫紧紧包围,她休息前向秦母表示了她对她们准备的东西的喜欢以及感动,秦母轻轻抱了她一下,笑着说她喜欢就好。
孟芫将这些事说给阿爷听,是希望他安心,不要想太多。
“您看,我一觉睡到现在,妈见到我第一句话是问我饿不饿。”她坐在阿爷身旁,握住粥粥伸过来的手,“您就别担心了。”
“我有啥担心的。”孟老爷子嘴硬,他表现得有那么明显嘛。
与其说是阿爷表现得明显,不如说是,正如阿爷了解她,她也很了解阿爷好不好,明明在担心,还不承认,她嘴硬的阿爷啊。
“是是是,您没担心,是我看错了。”孟芫承认‘错误’,老小孩老小孩,家里有这么一个老人,不得好好哄着,毕竟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孟老爷子不和她贫嘴,但确实放心不少,他就这么一个孙女,自然希望她过得好。
汤汤和鱼鱼跟在爷爷和小叔身后回来,鱼鱼举着根糖葫芦,一进屋就飞奔到孟芫身边,献宝似的递给她,让她尝尝。
糖葫芦的味道大差不差,非要孟芫说的话,这根更甜,因为糖衣厚,她差点没咬动。
“好吃。”
“这可是我挑的。”鱼鱼骄傲,他围着卖糖葫芦的大叔转了好几圈,才挑到这根山楂大大的,糖多多的糖葫芦,看吧,舅妈都说好吃。
孟芫笑着将糖葫芦递到鱼鱼嘴边,鱼鱼张大嘴咬了一颗,没咬开,“啊唔啊……”
孟芫接收到鱼鱼小朋友求帮忙的信号,帮他将那颗糖葫芦从签子上拿下来,让他慢慢吃,她又给汤汤弄下来一颗,枣枣瞧见了,闹着要,眼看撇着嘴要哭,孟芫赶忙放她嘴边,让她舔一舔外面那层糖。
枣枣尝到甜味,伸手去抢糖葫芦,孟芫避开她不安分的手,给秦秩使了个眼色,秦秩大步上前,抱起枣枣跑到一边举高高,爸爸和她玩,枣枣沉浸在一下飞起来的游戏中,暂时忘了糖葫芦。
又是配合默契的一天呢,孟芫心想。
谁知一擡头,正正好对上秦父秦母的目光,怎么说呢,秦父是眼神复杂,像是在说‘这小子(秦秩)这么听话?’,秦母则是面带笑意。
孟芫略微不自在地举起还有两颗的糖葫芦,“爸妈,你们尝尝吗?很甜。”
文澜默默举起手里那串和孟芫一模一样的糖葫芦,笑道:“你爸给我买了。”
准确来说,是一人一串,只不过孟芫的那串是鱼鱼挑的,他非要亲手交给舅妈。
“是,是嘛。”孟芫不好意思地笑笑。
“吃吧,不够这还有,想吃什么和爸妈说,爸妈给你买。”文澜拧了秦惟胳膊一下,示意他收收目光,有什么好惊讶的,少见多怪,没瞧见儿媳妇都不自在了嘛。
秦惟轻咳了声,附和媳妇的话:“你妈说的没错,想吃什么就说。”
“谢谢爸妈。”孟芫说。
晚饭十分丰盛,色香味俱全的菜肴摆满了圆桌,孟老爷子和秦父先后以茶代酒讲了几句,便开饭,大人喝热茶,小孩子喝汽水或糖水,孟芫和秦秩秦序嘛,在大人面前当然属于小孩,是想喝什么喝什么的小孩。
孟芫有留意到,她面前放的都是她爱吃的那几道菜,她抿着唇笑了笑。
之后几天,除了拜访王家,在王家吃了一顿饭,其余都是由秦父秦母领着在外面转悠。二老专门买了一台相机和不少胶卷,方便他们拍照留念,她们在天安门前拍下了第一张大合照,真正意义上的全家福。
孟芫也见到了秦秩小时候的照片,白衣黑裤的少年站在屋前,戴着一副不太合适的眼镜,镜片并没有显得少年呆板,反而和他嘴角的笑相得益彰。
让孟芫来说,那便是—斯文败类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