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 郎君骑马来 - 弦上孤鹤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郎君骑马来 >

第六十八章

在陈氏一族同辈中,陈君琮排行第六,故小名儿便被喊作“六郎”。

陈君琮唇角发颤问:“母亲可好?兄长和嫂嫂近年如何?寄的物什可都有收到?”

他问的略有急切,牵挂甚多模样。陈君承ψ呕赜Γ“都好着呢,母亲还叫你省些银钱自己用。京城比不得顺昌府,开销总归大的。”

说着,他又将弟弟看了一圈,越看越骄傲,尤其一身绯色官袍。嘴上更是毫不吝啬夸赞,“咱们六郎当真是有出息在京城做官的,瞧着要比在家中有气势了,是位风雅郎君呢。”

和这位胞弟不同,陈君乘淙灰捕凉书,却因为资质平庸,过了乡试就不得而上了。他倒也看得开,老老实实守着妻儿和家中田产。但陈家唯一的进士便是自己弟弟,又在京城做官。逢年过节族亲都要夸上一夸。

被兄长心情感染,陈君琮终于舒展眉眼笑出声。

“兄长尽哄着我呢。”

“哪里是哄,分明实话实说。”

陈君赤凉侄苑接幸馑嫡饣埃十分坦荡的反驳了回去。

二人寒暄完,才想起来还有个小的。

大人间的事可无趣多了,见叔父的期待早就被瞌睡虫吃的一点不剩。宁哥儿俯在木几上睡的流口水,稚嫩的脸上带着天真。

“这孩子,竟睡着了。”

陈君吃鸸值溃眼里却满是爱怜。

俯下身轻轻捏了捏侄儿白嫩的小脸,陈君琮让家仆把人不动声色背去客房歇息。

“兄长怎得把宁哥儿也带来了?顺昌府至京城甚远,平白吃颠簸之苦。”

谈到此事,陈君陈条斯理坐了下来,喝了口茶润嗓,然后才有些为难道:“宁哥儿已经到开蒙的年纪了,兄长找了几个夫子,不是绣花枕头,便是过于迂腐。我和你嫂嫂思来想去,觉得何必舍近求远,想着让你带着宁哥儿习书。你当年可是一甲进士及第,宁哥儿若能跟着你也是福气。”

其实还有一句陈君趁凰怠

原是不知宁哥儿当不当得这个学生了。

他的胞弟是进士及第第四名,除了没有前三位头戴绢花,脚踩马镫游街的风光,确也是悬进士及第锦旗,敲锣打鼓被贺金榜题名之喜的人。不说外地,就是怀京也有不少宁哥儿年纪的后辈排队等着做学生。

想到这里,陈君持迕技绦道:“只是你在京城琐事缠身抽不出空闲怕连累于你,想着亲自来一趟,若你真的……”

“兄长!”

话没说完便被陈君琮沉着脸打断,陈君承睦铩翱┼狻币幌拢想也不想就断了继续要说的话,却又觉得有些失落。然而那点失落还未来得及扩大,就听对方又开了口,语气略有责怪。

“弟弟不过离家三载,兄长与我说话就要如此生分了么?你我血缘至亲,合该互相扶持,更何况我也很喜爱宁哥儿。”

陈君骋汇叮复豁然开朗歉疚道:“竟是兄长糊涂了,六郎莫要放在心上。”

见他明朗了,陈君琮也神色恢复温和。他岂能不知兄长只是思虑甚多反而进了死胡同,并非真的疏远自己。

不过片刻,陈君琮又打趣,“兄长倒是放心做甩手掌柜回顺昌府,来日宁哥儿哭闹找爹,弟弟可不会大变活人。”

“嘿。”

面前这人和小时与自己贫嘴的胞弟无甚改变,陈君忱至耍顿觉亲厚如往日,大手一挥,很是大方。

“你莫要心软。这孩子在家中顽劣,整日疯跑不说,嘴里还净是些头头是道的歪理,兄长是管不了啦。”

此次来京,除了宁哥儿一事,还有就是看看唯一的弟弟在京城过的好不好。兄弟俩三年未见,抵足而眠,多的是想说的话。

不知什么时辰了,话头绕来绕去,突然转到了婚事上。

“你与陈润娘早该行了夫妻礼,只因着她父亲病逝才拖了三年。如今孝期已满,再拖不得了。”

一片黑暗中只有月光照进室内,隐隐能听到窗外的虫鸣。原本放松已有些困意的陈君琮立时绷紧了全身,无不在抗拒这个话题。

陈君晨床患他神色变化,自然也不未察觉异常,仍继续关心道:“兄长已算是晚了,但在你这年纪的时候,宁哥儿都会走路了。”

不用兄长提醒,陈君琮也记得。他离家进京的时候,宁哥儿还是个只会拉着他衣角奶声奶气喊“叔父”的小不点。

等了许久也没听见回应,陈君扯家怀疑对方是否睡着了。他刚要闭上眼,寂静的室内属于弟弟的温厚声响起。

“待殿试唱名后,弟弟便归家处理婚事。”

陈君琮拧眉将思虑多日的话隐晦说了出来,但再也没了聊下去的心思,翻了个身道:“时辰不早,兄长快歇吧。”

陈君尘醯谜饩浠坝行┢婀帧F湟皇俏何等到殿试唱名后?不过他是普通人,六郎是朝廷做官的,或许是官场有事拖着。其二便是用词,他琢磨了一阵“处理”这两个字,用在婚事上似乎僵硬又突兀。但陈君巢灰捎兴,六郎从小便事事有规矩,颇为顺从。

因着困意袭卷,加上与弟弟朝夕相处的信任,这些顾虑再没了下文。

然而陈君车接粲舳终的那一刻依然没能想明白,向来顺从不出格的弟弟怎会做出那般忤逆不得翻身的事来,最后竟落的与族中生了隔阂,几乎脱了关系。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