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未央 - 祚非图 - 坠雪笺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祚非图 >

夜未央

夜未央

长信宫,莲贵人捏着帕子,看着小厨房送来的安神汤在案几上腾起细白的雾。宫女晚翠刚要说话,就被她用眼神制止,窗纸外的竹影晃得蹊跷,分明是有人借着月色窥听。

“把这汤倒去廊下的茉莉花盆里。”莲贵人道,指尖在袖中攥紧了半枚玉珏。那玉珏边缘磨得光滑,是今早六皇子赵瑜从昏迷中惊醒时,死死攥在掌心的东西。

晚翠端着汤碗出去时,故意脚下一滑,整碗汤药泼洒,溅起的水花打湿了墙角的阴影。暗处传来极轻的衣料摩擦声,莲贵人隔着窗棂望去,只见一道黑影如貍猫般窜上宫墙。

“贵人,御膳房的人来了。”另一名宫女低声禀报,声音里带着颤。

莲贵人转身时,鬓边的银簪晃了晃。那簪头花蕊里藏着根铜针,三日前元渠托人递进来的东西,说若见药渣里混着晒干的紫藤花,就用这针挑开地砖下的暗格。

御膳房的小太监来收药渣时,眼神总是瞟向案上的空药碗。莲贵人看着他将药渣倒进竹筐,笑道:“劳烦公公替我带句话给刘管事,就说六皇子今日想吃冰糖炖梨。”

小太监的脸僵了僵,匆匆应着“奴才记下了”,转身时竹筐撞在门槛上,滚出几粒黑褐色的药渣。晚翠刚要去捡,却被莲贵人按住手腕,药渣里分明裹着星点紫。

竹筐晃悠悠出了长信宫,转过街角时,忽然从墙后闪出个穿灰衣的身影。两人在巷口低声说了几句,灰衣人塞给小太监个油纸包,打开时里面滚出颗鸽蛋大的蜡丸。

而此时的西侧角门,程允执正蹲在老槐树后数着宫墙上的砖。第三十七块砖缝里插着根枯树枝,是元渠说的记号。他看着御膳房的人将药渣倒进收秽车,忽然注意到车轮碾过药渣时,沾着压碎的紫藤花瓣。

收秽车刚出角门,就被两个巡逻的禁军拦下。程允执屏住呼吸,看着那赶车的老汉从怀里掏出块腰牌,禁军翻看时,他清楚地看见腰牌背面刻着朵半开的莲。

“这老头不对劲。”程允执摸着箭囊里的透骨箭,指尖刚碰到箭簇,就见收秽车忽然加快速度,赶车老汉甩了记响鞭,马蹄声在寂静的长街上敲出急促的点。

他追出半条街,眼看收秽车拐进条窄巷,刚要跟过去,却被身后的动静惊得转身,只见巷口的灯笼灭了,黑暗中传来弓弦绷紧的轻响,三支羽箭钉在砖墙上,箭尾的白羽还在颤。

程允执翻身跃上屋顶,瞥见巷子里闪过道明黄身影。那身影站在收秽车旁,指尖捏着片紫藤花瓣,月光照在他腰间的玉带钩上,映出个狰狞的兽头。

窗内,莲贵人用银簪挑开地砖。暗格里藏着个木盒,打开时,里面铺着层晒干的紫藤花,花下压着张泛黄的纸,正是穆徽皇后的遗诏。

遗诏表层用朱笔写着:“六皇子赵瑜,系陛下亲脉,性纯良。虽养于莲贵人膝下未习政务,然骨血纯正,当为社稷存续之基。今托莲贵人护其周全,待其弱冠,可凭此诏及半珏面见宗室,以固国本。”末尾附了三位宗室老臣的姓名,皆是些被当今皇帝赵启疏远的赋闲老者。

莲贵人指尖抚过“养于莲贵人膝下”几字,唇角勾起抹冷弧。谁还记得她当年只是丽皇贵妃身边的捧砚宫女,那年深秋在暖阁外撞见的事,成了缠她半生的梦魇——彼时丽皇贵妃正对着心腹哭诉,说陛下的坐胎药喝了三年都无用,分明是他自己年迈力衰,若再无子嗣,家族势力迟早要被连根拔起。末了,她咬着牙吩咐人去寻“干净可靠”的外男,说皇嗣必须在三月内降生。后来赵琰果然出世,丽皇贵妃借此固宠多年。

而她自己,正因撞破了这桩丑事,被丽皇贵妃视作眼中钉。是穆徽皇后暗中将她调离长信宫,更在她刚诞下赵瑜的第三日,就被陛下以“皇子体弱需静养”为由,一道圣旨送往京郊行宫。她那时才懂,皇后塞给她的哪是皇子,分明是块烫手的烙铁,陛下瞧着她出身微末、无依无靠,正好把赵瑜交给她养废,一个在行宫长大、连朝堂都摸不着边的皇子,自然成不了他独揽大权的阻碍,也是皇后早就算准的、能让这孩子活下来的盾牌。这些年她故意纵容赵瑜顽劣,看着他被京中权贵嘲笑,恰恰是照着皇后临终前托人传来的密信所嘱,把这孩子藏在最不惹眼的地方。

她取过元渠送来的药水,轻轻泼在诏书上。水渍晕开,纸面深处浮现出几行小字:“中宫非疾殁,实遭内外勾结所害。鎏金双鱼符分藏两人手,一为祸首,一为见证。青雀衔枝归时,旧人自会识得半珏真意。”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