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朝后
第58章朝后
退朝后,皇帝大步流星地往内殿走去,忽而有种一朝扬眉的感觉。皇帝自娶了谢茜做皇后,倚靠谢家势力登上帝位后,谢家也不断日益壮大,处处钳制着皇帝,皇帝的耐心早就用完了,但奈何谢家几乎垄断了朝堂势力,谢太傅又是两代帝师,无人敢反驳他的话,故而只能任凭他独断专行,以至于今日竟将手伸到了后宫之事,率领群臣直言上谏,毫不顾忌皇帝的想法。
而历来楚相被尊为出世圣人,只对民生大计,天象奇观发表意见,从不在朝堂上多说一句话,可今日却站在了皇帝这边,甚至还将了谢太傅那个老东西一军。
皇帝想着,脸上不禁春风快意。
这时大内监迈着小碎步跟了上来,“陛下,楚相求见,正在上书房候着呢。”
皇帝本想去找如意,听闻一愣,虽不知楚相找自己是为何事,但今日承蒙楚相挺身而出,皇帝还是快步向上书房走去,并让大内监去告诉如意,好好用膳,不必等他了,待他和楚相议事后便去找她。
大内监应下了,手一挥,唤来两个宫人伺候着皇上,自己则往长安宫传话去了。
皇帝心里其实是有些忐忑的,他刚上位时,本以为被尊为圣人的楚宴之会给自己一个下马威,可没想到楚宴之全新辅佐,从不参与党争,也不似作伪,皇帝以为楚宴之是装出来的,但后来发现,还真不是,楚相既有治国之才,又性情高洁,丝毫不涉俗事。
这样的楚相,好,却也不好。
好就好在,楚相不涉党争,从不帮衬任何一方,一般小事,只冷眼旁观着看群臣吵得面红耳赤,彷若无闻,镇定自若,连一个眼神都懒得给。
而也有不好之处,例如当皇帝和谢太傅杠上,朝堂上气氛暗涌,皇帝眼看着最得民心的楚相,丝毫不帮衬自己,也不理会谢太傅,心头偶尔还是窝火。
不过今日楚相既然肯开口帮自己,是不是说明自己的治国之才已经得到了楚相的肯定呢?皇帝一时心里欣喜,步子更快了,后面的两名宫人险些跟不上他的脚步。
皇帝刚踏入殿中,便看见楚相不疾不徐地起身,恭恭敬敬地行了个大礼,楚相就是楚相,言行举止让人挑不出丝毫错漏之处。
皇帝双手扶起了楚相,自己落座后也赐了楚相软座。
皇帝身子微微前倾,率先开口,正色道:“楚相心思剔透,心比旁人多出一窍,必定也瞧出了我与太傅之间逐渐情谊淡泊,颇有些势同水火的趋势,今日肯在朝会上出言相帮,朕心中感激,一时不知该如何嘉奖。”
楚宴之微微皱眉,“我对党争之事一向无心,只用心辅佐陛下,今日是看着谢太傅实在过分,竟触犯天子之威,才出言指责,本是分内之事,陛下不必谢我。”
接着又好似想起什么一样,添了句:“若陛下诚信赏我,我倒有一事相求。”
皇帝忙不迭地问道:“楚相有何要事,但说无妨。”
楚宴之面容冷淡,眼里有着几分不耐:“陛下看管好皇子们,莫要让他们再来骚扰,便已是最大的恩典。”
皇帝被楚宴之的话说得一愣,随即心头火起,压着怒气问道:“可是他们谁招惹了楚相?好大的胆子,楚相尽管说与我听!”
瞟了眼怒火中烧的皇帝,楚宴之仍是漫不经心地道:“三皇子隔三岔五便拿着他那狗屁不通的文章,在下朝后私自拦住臣的轿撵,说是皇后和谢太傅赞臣学识渊博,于是他便来请我批阅,向臣请教治国之才。请问宫中是没有能批阅文章的太傅了吗?此等琐事竟也敢日日拦我轿撵!”
皇帝一听,恨得牙根痒痒,谢家权利如此之大,却还要来向楚相请教什么治国之才,不就是摆明了的拉拢之一意吗,皇帝稳住心神,安抚楚相道:“朕回去定要处置于他,皇后与谢太傅竟暗中撺掇皇子拉拢楚相,还好楚相人品高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当真乃俗世君子也。”
楚宴之却笑着摆了摆手,“陛下先别急着夸,臣还未说完呢。”
说罢抿了一口雨前龙井,不禁赞叹道:“当真好茶!”
“二皇子这点子让人厌烦的小把戏倒不算什么,倒是那四皇子,端王殿下,可谓是好手段。”
皇帝这回是愣住了,他素日不待见这个儿子,只记得他生性不爱朝堂之事,却寄情山水和字画,虽然在朝堂上平日并不出众,可下了朝倒是日日来请安,也不曾生事,算是个乖巧的,皇帝倒还真不知他能惹出什么事来。
楚宴之眼神突然变得冰冷而锐利,“陛下该记得膝下仅有一嫡女,被臣视若珍宝。”
皇帝一听,心里暗骂,端王这孽障莫不是惹了情债?还是相府嫡女,楚相怎么会放过他?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楚宴之却说道:臣前几日回府时,看见端王殿下在臣府内东墙外吹笛,笛音情意绵绵,似诉无尽相思,臣还以为是巧合,故而没有多说什么。而后一连几日,他每天入了夜便在墙外吹奏,市井之间流言四起,说是端王倾慕臣府上一位老嚒嚒,这才日日以曲倾诉相思,可那东墙后分明是小女楚翘的闺房!小女素日爱曲艺,端王这是投其所好,醉翁之意不在酒呵。若是正大光明地追求所爱也就罢了,但小女早与祁镇将军两情相悦,端王却偏要来掺上一脚,抹黑我儿名声,相府也被众人议论。‘
“臣本想直接写进奏折,在朝堂上参他一本,但想着此事乃是皇家之事,涉及陛下颜面,故而没有声张,忍着火气到了今天。”楚宴之面上丝毫看不出怒气,眼神里却全是刀子。
皇帝知道楚相一向将这个女儿宠爱得天上有地下无,况且上次在寿宴见了楚翘一曲,也明白她和祁镇的心意,于是心里将端王骂了个遍。
“楚相莫气,端王年纪尚轻,不懂事也是有的,还好尚未做出什么不可挽回之事,朕一定重重责备他,请楚相看在他平日恭敬有礼的份儿上,切莫动怒。”
其实皇帝心里倒觉得,正所谓人不风流枉少年,何况楚翘确实值得男人为她神魂颠倒,只不过是端王有眼无珠,倒也不是什么大事,骂了罚了,应当也就不碍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