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6“又变成穷光蛋了啊。” - 潮起渔歌 - 林不晚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潮起渔歌 >

??026“又变成穷光蛋了啊。”

026“又变成穷光蛋了啊。”

这两周,李渔歌忙得脚不沾地。一边重新整顿生产车间,一边联系厂家赶制新的玻璃瓶和标签,其中最棘手的,还是水产公司那边。以往给饭店供货时,饭店对于挂靠资质的审查并不十分严苛,何凯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许多事情能通融就通融了。但如今需要出具《分装车间备案证明》,这就超出了何凯的能力范畴。为了这件事,何凯多次去找分管副总请示汇报,可那位副总顾虑多多,不肯轻易答应。既然办公室里谈不成,何凯只能另寻机会,叫上几个人作陪,专门组了一个酒局。酒桌上,李渔歌堆着笑容,一边介绍自家产品的独特优势,一边详细阐述这条路走通后能给水产公司带来的好处。副总虽听得饶有兴致,但依然不肯松口。直到酒过三巡,他泛红的耳尖终于微微松动。李渔歌趁着酒酣耳热、气氛正浓之时,又不动声色地将事先准备好的“信封”悄悄塞进他的公文包中,这件事才算是彻底办成。这场酒局下来,李渔歌更加领悟到,酒文化的本质不过是权力的另一种形态。上位者举杯是恩赐,下位者干杯是本分。弯腰的弧度、杯沿的高度、眼睑垂落的分寸,下位者只有把姿态摆得足够低,让上位者看到你的诚意和“懂事”,才可能侥幸获得一丝机会。李渔歌打心底里厌恶这种应酬方式,但她有资格说不吗?显然没有。相反,她在洗手间吐得昏天黑地时,看着镜中双眼通红的自己,居然会觉得既狼狈,又庆幸。两周后,李渔歌带着全新的样品和全套的手续,再次敲开了沈莉的门。沈莉扫了她一眼,依旧像上次一样,带着审视与挑剔,毫不客气地从头到尾仔仔细细检查资质材料和样品包装。可这次,居然没有发现半点纰漏。检查完最后一项,沈莉摘下眼镜,镜腿在桌面上敲出清脆的“咔嗒”声:“看来这两周下了不少功夫。”李渔歌暗暗松了口气,忙不叠地打开样品罐子,用筷子夹出一点醉泥螺和蟹糊,放在小碟子里,双手捧着递到沈莉面前:“沈总,您再尝尝我们的产品,一定不会让您失望的。”沈莉微微挑眉,拿起筷子,夹起一点醉泥螺放入口中,…

这两周,李渔歌忙得脚不沾地。一边重新整顿生产车间,一边联系厂家赶制新的玻璃瓶和标签,其中最棘手的,还是水产公司那边。

以往给饭店供货时,饭店对于挂靠资质的审查并不十分严苛,何凯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许多事情能通融就通融了。但如今需要出具《分装车间备案证明》,这就超出了何凯的能力范畴。

为了这件事,何凯多次去找分管副总请示汇报,可那位副总顾虑多多,不肯轻易答应。既然办公室里谈不成,何凯只能另寻机会,叫上几个人作陪,专门组了一个酒局。

酒桌上,李渔歌堆着笑容,一边介绍自家产品的独特优势,一边详细阐述这条路走通后能给水产公司带来的好处。副总虽听得饶有兴致,但依然不肯松口。

直到酒过三巡,他泛红的耳尖终于微微松动。李渔歌趁着酒酣耳热、气氛正浓之时,又不动声色地将事先准备好的“信封”悄悄塞进他的公文包中,这件事才算是彻底办成。

这场酒局下来,李渔歌更加领悟到,酒文化的本质不过是权力的另一种形态。上位者举杯是恩赐,下位者干杯是本分。弯腰的弧度、杯沿的高度、眼睑垂落的分寸,下位者只有把姿态摆得足够低,让上位者看到你的诚意和“懂事”,才可能侥幸获得一丝机会。

李渔歌打心底里厌恶这种应酬方式,但她有资格说不吗?

显然没有。

相反,她在洗手间吐得昏天黑地时,看着镜中双眼通红的自己,居然会觉得既狼狈,又庆幸。

两周后,李渔歌带着全新的样品和全套的手续,再次敲开了沈莉的门。

沈莉扫了她一眼,依旧像上次一样,带着审视与挑剔,毫不客气地从头到尾仔仔细细检查资质材料和样品包装。可这次,居然没有发现半点纰漏。

检查完最后一项,沈莉摘下眼镜,镜腿在桌面上敲出清脆的“咔嗒”声:“看来这两周下了不少功夫。”

李渔歌暗暗松了口气,忙不叠地打开样品罐子,用筷子夹出一点醉泥螺和蟹糊,放在小碟子里,双手捧着递到沈莉面前:“沈总,您再尝尝我们的产品,一定不会让您失望的。”

沈莉微微挑眉,拿起筷子,夹起一点醉泥螺放入口中,细细咀嚼着,过了一会儿,喝口茶冲了冲嘴里的味道,又尝了一点蟹糊,脸上依然没有什么大的表情。

李渔歌试探道:“沈总,上次您说,如果两周内我能达到要求,您愿意给我一次机会,今天您看可以吗?”

沈莉不置可否:“上次我只是答应给你两周时间,并没作其他承诺。超市的海味供应商有八家,根本不缺,凭什么要添上你?”

“凭您那天在晚宴上说的话。”李渔歌不慌不忙道,“我记得您说,这个时代零售行业正在经历深刻变革,外资超市来势汹汹,消费者对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超市想要在竞争中取胜,必须要把好质量关。既然我能做到比您现有的供应商都出色,您又怎么会错过真正的好产品呢?”

没想到李渔歌竟会搬出她自己的话,沈莉眉梢微挑:“你居然记得我讲的话?我以为你就忙着做花蝴蝶,只顾着给那些男人敬酒递名片呢。”

“您讲的每一个字,我都记得。”李渔歌诚恳道,“您说好产品是超市与外界沟通的唯一通道,润和超市会坚定走品质零售的路线。还有您说过,您的采购原则是公平、公正、公开,这也是我有信心您会与我合作的原因。”

沈莉眼中闪过一丝惊讶:“我倒真是小瞧你了。”

李渔歌眼里满是真诚:“沈总,如果您允许的话,真心希望日后能有更多机会让您深入了解我和我们的产品,一定不会让您失望的。”

沈莉轻擡下巴,审视的目光依然未褪去:“既然对自家产品这样自信,何必绕这么大圈子?带着样品直接来找我,不比混酒局强?”

李渔歌微微一笑:“沈总,不瞒您说,润和超市我来过不下三次,可连您的面都见不到。我花了很多时间,想了很多办法,才走到您的面前。尽管有些您不认同,但今天能与您说上这些话,我觉得都是值得的。”

李渔歌的这番话,让沈莉的内心泛起了微微的涟漪。她垂下眼眸,陷入了短暂的沉思,片刻后缓缓擡起头,眼中第一次出现认可:“好,就冲你在两周内真能把所有问题都整改到位,我可以给你一个机会,先进行小范围的试销,如果市场反馈好,我们再商讨是否要长期合作。”

从润和超市走出来,阳光暖暖地洒在她身上,李渔歌仰起头,映入眼帘的是一片澄澈湛蓝的天空,几朵洁白的云彩悠悠地飘荡着,仿佛也在为她此刻的心情而轻舞。

尽管刚签完的合同几乎掏空了她所有的积蓄,进场费、堆头费、保证金,再加上前期生产要垫付的资金,银行卡上的数字又回到了起点。可奇怪的是,她嘴角的笑意怎么也压不下去。

“又变成穷光蛋了啊。”

她在心里对自己这样说,又忍不住笑出声来。因为她知道这次不一样,这次穷光蛋的口袋里,装着整个未来。

李渔歌花了几天,将资金筹拢到一起,一部分按合同向润和缴清了所有前期费用,一部分付给玻璃厂订购了一大批玻璃罐头,另一部分转给母亲,叮嘱她去水产市场多订一批货。

做完这些,她盘了盘手上还剩的钱,去了趟百货大厦。

她在柜台挑选了半天,买了一条丝巾、一条皮带,让专柜小姐用香槟色的包装纸仔细包好,系上墨绿色的缎带,然后踏上了回家的归程。

她已经好长时间没回家了,这段时间的摸爬滚打,她学会了在酒桌上适时举杯,学会了在谈判时以退为进,也让她对处理生活中的关系有了新的领悟。

她开始转换思维,如果把父亲当作生意场上那个关键的、必须全力争取的客户,面对意见分歧时,她还可能像以往这么强硬吗?肯定不行,就像她不可能冲到沈莉办公室,拍着桌子质问:“我的产品就是好,凭什么不用我的?”

这段时间的挫折与历练,将她原本横冲直撞的棱角磨得稍稍圆润了一些,她开始明白,这世上大多数事情,不是非黑即白的对错之争,不是有理就能硬着来,每种关系都需要经营,有些台阶更是要主动给。

何况,她知道母亲一直悬着心,她就算不为自己,也不想再看到母亲被夹在中间,左右为难、心力交瘁的模样。

果然,饭桌上李渔歌拿出两份精心包装的礼物时,李成志的筷子停在了半空,简直有些不知所措。

“爸,这两年让您担心了。现在生意总算走上正轨,以后会越来越好的。”李渔歌双手将礼物呈上,“里面是一条皮带,我看您的那条旧了,以后用新的吧。”

李成志盯着那条墨绿缎带,过了好半天才放下筷子,接过礼盒,脸却还是板着:“卖泥螺能赚多少钱?瞎嘚瑟!”

“赚得不少啊,能养活六七个工人,还能买下一辆东风小面包。爸,你觉得女儿厉不厉害?”李渔歌难得撒娇。

李成志鼻孔出气,哼了一声,却没有像以前那样强烈反驳。这段时间,他冷眼看着老婆越来越忙,女儿竟真一点点把生意撑了起来,心里不是不惊讶。

“你爸昨天还念叨呢,不知道你的生意怎么样了。”陈玉玲忙打圆场,“你看,这多好,父女哪有隔夜仇。”

李渔歌抿嘴笑了笑,又取出丝巾递给母亲:“妈,天气已经有些凉了,丝巾你刚好可以用上。”

陈玉玲笑着接过,嘴上却不停抱怨:“哎哟,我这天天忙里忙外的,你给我买这么好的丝巾干什么。”

这是大学出事以来,李家吃得最和谐的一顿饭。

虽然李成志依旧是那副爱说教的模样,嘴里不住地哼哼唧唧,可李渔歌却一反常态,没有像过去那样立刻反驳或是与他针锋相对。相反,她始终保持着温和的微笑,无论他说什么,她都轻轻点头,好脾气地应和着,让李成志过足了说教的瘾。

吃完饭,李成志照例双手一甩,出门遛弯,李渔歌帮着母亲一起收拾碗筷。

陈玉玲不住打量女儿:“今天这是怎么了?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李渔歌笑而不答。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