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混沌管理,合乎人性 - 管理员工的36个绝招 - 许燕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32章混沌管理,合乎人性

第32章混沌管理,合乎人性

§§§第1节过于分明导致人情味丧失

当我们一味追求专门、分离、特殊,可能会走进死胡同。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管理者最好具有“乱中取胜”的心理准备,在混乱中把握众人的心理,做到合乎人性的需求。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强调系统的思维方式,以求实现“破镜重圆”:让破碎的镜子重组成一面镜子,重视系统,观照整体;从混沌中求秩序,从片段中找整体,从而避免“系统的危机”。

有的公司看似管理得有些混乱,居然年年赚钱;有些公司,管理很上轨道,员工却纷纷跳槽离去,问其原因,竟然是气氛太单调。其实是没有人情味,留不住人。

旧金山有中国城也有日本城,前者给人的印象似乎又脏又乱,但是生意却十分兴隆,财源广进;日本城既整齐又干净,但就是人不够多,不够热闹。在大街上摆摊也一样,把一堆货物掀得凌乱,马上会围起一堆顾客争相挑选,摆放得整齐的摊位反而会引起顾客的畏惧心理,不愿上前。

于右任先生当年有美髯公之称,髯长而且美。有一次,一个小女孩好奇地问他:“你晚上睡觉的时候胡须是放在棉被外面,还是放在棉被里面呢?”

于先生平时没有注意过这个问题,所以没法回答她。晚上睡觉的时候,他又想起了小女孩的问题,他开始注意起自己的胡须,究竟是放在被子外面好还是放在里面好,结果折腾了很久都睡不着,怎么放都不舒服。后来,他实在太困了,干脆就不注意这事了,才睡着了。

当我们一味追求专门、分离、特殊,可能会让人在理解最终真理上走进死胡同。在一个组织里,大家由于心态、观念、能力的不一致,难以高效地完成组织目标,正所谓“百姓百心”,很多工作进展缓慢,领导者和管理者往往不知道员工究竟是“不会做”还是“不愿做”,还是由于资源缺乏而“不能做”,从而很难将员工的精力和才智拧成一股绳,高效地完成组织目标。所以管理者最好具有“乱中取胜”的心理准备,不一定非要恢复机械化的秩序,要在混乱中充分把握众人的心理,做到合乎人性需求的人性化管理。

§§§第2节混沌管理可避免“系统的危机”

如果管理者能够把若干问题在表面上消灭于无形,使其看不出有问题;把一些潜藏的问题引发出来,让大家去忙,然后提出解决的方案,很快予以解决;同时留下一些问题不去解决,让成员集中注意力,以消耗多余的精力和时间,那就称得上是掌握了“乱中取胜”的“混沌”之道了。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系统动力学家彼得·圣吉(petersenge)出版了一本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作《第五项修炼》,强调系统的思维方式,以求实现“破镜重圆”。让破碎的镜子重组成一面镜子,重视系统,观照整体,从混沌中求秩序,从片段中找整体,避免“系统的危机”。visa国际的创始人迪伊·哈克(deehock)也出版了一本重要著作《浑序时代的诞生》(birthofthechaordicage),创造性地提出了“混沌组织”这一概念。

混沌组织有这样的几个特点:

1.混沌组织具有包容性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混沌组织包容并且看重残缺的价值。有个热播的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当中有个和珅拍马屁的情节给人印象颇深:和珅准备送皇上礼,管家准备了一对古董花瓶。没想到和珅二话没说就摔破了一只。管家不解,和珅解释说:两个花瓶值一万两,但是一个花瓶可就值两万两了。可见聪明的和珅知道残缺的价值。万事都一样,往往残缺才是最美最合理的。难得糊涂比处处精明更有效。

完美无缺是相对的,聪明的领导者往往善于利用或容忍一些制度上的缺陷,让员工发现改进的切入点。组织的方方面面留有余地,互存不良,激发和创造组织自我净化和改进的能力,反而顺理成章,和谐有序。当你想水清一点,不妨浑一点;想图快一点,不如慢一点;想求好一点,不如差一点,这可能就是残缺美在管理实践中的表现吧。

2.混沌组织具有开放性

封闭系统理论虽然认识到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但它忽视了其与环境间没有物质、能量和信息之间的交换,因此这种系统只能是一种死的有机体,它只能维持暂时的平衡与稳定,很小的一个动荡和波澜就很有可能会置其于死地。

而混沌组织则是一个活的有机体,是一种开放的系统。任何一个组织除了内部各要素的相互作用之外,还有与环境的互动,相互关联、相互作用,不断地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才能更好地维持和生存下去。

这种混沌组织系统具有自组织能力,能通过反馈进行自控和自调,以达到适应外界变化的目的;融合各种性格和文化,让每一个成员成为组织机体中充满活性的细胞,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在团队中分享知识和信息,具有不断自我复杂化和自我完善化的演化能力。另外,还具有一定的抗干扰性,保证系统结构稳定和功能稳定,成员能够很快发现组织可能存在的隐患和疾病,并且自动履行自己的免疫、抗扰和新陈代谢的独特能力。

3.混沌组织具有动态性

系统是动态的,它不断处于发展变化中,而且系统本身对未来的发展变化有一定的预测能力。混沌组织最本质的特征是其成分具有某种程度的智能,即具有了解其所处的环境,预测其变化,并按预定目标采取行动的能力。

一个公司的员工来来去去,管理层也不断地在调整,公司不温不火地一直往前进。总被同行们担心的管理断层、群龙无首的局面一直都没有出现,这得利于公司自成体系的选人、用人策略。在什么阶段应该用什么人,公司自有章法。事后员工经常发现某些变动其实是长期计划和蓄谋已久的动作。而且公司的文化对性格迥异的员工和管理者有很大的包容性,并把员工多样化的差异性恰到好处地糅合成一种创造力和凝聚力。过程免不了混乱的争执,但是到了最后事情也会办妥,组织就是在这种动态的磨合中得到有序地发展的。

4.混沌组织具有灵活性、随机性

都说计划赶不上变化。现在商业竞争的激烈已经无法等待我们按部就班地规划,商机失去了就可能再也无法重现。所以迅速地做了再说,做了再完善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举动。更何况本身我们就无法预测到所有的变化,等到周密计划好,可能环境已不再适合。

我们把flexibilty(灵活性、可变动性)列入到企业文化。企业文化都有个性,因为它有个代名词叫做“混乱”或者“没有规矩”。但由于公司的高速发展,业务不断地复杂化,很多情况下都会缺乏相应的指导性文件来处理突发事件或者从未出现过的新问题。打破常规,随机应变是惟一而有效的方式。例如,物流经理会在1个月内4次修改仓库管理规定。这种环境变化的迅速,没有灵活性,单靠几页纸的规章制度是无法应付的。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